(一)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一)理论价值和影响
人才培养成效获得了行业的广泛关注。先后在教育部中医药高等教育60周年新闻发布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通才教育理念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认可,建立委市合作“优才学院”开展400名第四批全国优秀临床/基础人才“强素质”教育和100名首批全国中医药外向型人才培养。
在教育部官网、人民日报、人民网等媒体刊发《多学科融合,培养中医药创新人才》等具有影响力的报道。近三年累计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等发表教学研究论文70余篇。
(二)实践效应和成效
1. 学生培养成效彰显
获得2018年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一等奖、2019年全国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团体一等奖、2021年全国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临床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个人全能一等奖等学术奖项。
获得2022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大赛一等奖、第六届全国医药院校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特等奖等科创奖项。每年有约3-5%的本科生通过科创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
大批优秀毕业生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海外中医中心、海外合作院校骨干;2019年中医学专业在学学生赴马耳他中医中心实习。
2.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荣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医学组一等奖、全国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等奖项。我校教师发展工作、推拿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2项。
学校14门课程入选国家首批一流课程,位列中医药高校首位。通识课《杏林探宝—认知中药》2015年在全国慕课平台和美国 COURSERA平台上线,覆盖 9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员。首套中医药文化通识教材和读本全国发行量近4万册。
3. 服务学校学科专业建设
学校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学科获评教育部A+学科,中医学、中药学连续两轮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医学等7 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校80%以上的专业为国家级、上海市一流专业。直属附属医院连续三年在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获得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类第一名。
(三)成果示范和辐射
每年接受香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百余名学生学习。马耳他大学、德国汉堡大学、马来西亚国际医药大学、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均引入我校中医学教育模式和课程标准。在软科大学排名中获评“全国留学生比例排名第一的中医药院校”。
(二)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我校特色人才培养工作的肯定

(三)我校特色人才培养工作相关经验在重大会议交流

(四)媒体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