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创新

(一)率先打造医文并举的通识教学改革体系

       把握“守正”的要义关键,坚守文化之根、坚守从医之道、坚守学术之宗,把握中医药文化基因、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重视道德情操、人文素质、创新意识、科学精神等因素对中医药人才价值取向的重要意义,并对接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全面建立以“文化浸润、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中医药通识教学体系,自然达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习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也为保持现代中医人才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夯实了基础。

(二)率先打通中医药与多学科融合的新路径

       激活“创新”的源流动力,注重信息化时代新兴科技发展对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体系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畅通中医药与现代科学互学互鉴的路径,坚持以开放办学、多方引智的方式与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科研院所、国外医学院校合作,优化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形式,改进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体系,提升中医人才的知识结构组合效应和探究世界科技前沿的视野和能力。联动教育部“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学科交叉教学改革项目,形成具有中医药院校特色的“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的雏形。

(三)率先探索贯通协同、分层分类培养的新模式

       面向大健康理念对未来人才的多元需求,整合“双一流”学科资源、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医疗资源、上海国际科创中心产业集聚资源,打破基础与临床、学院与研究机构、不同学院间围墙,构建横向交互、纵向贯通的协同育人平台和路径,确保医教协同、科教融通的教学模式在时间空间上的可行性条件和整体保障机制,实现培养未来医生科学家、临床大家、基础理论研究学者、中医药文化传播者、“中医药+“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提升新时代中医人才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个体水平和群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