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探究成为教学的动力――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1-04-21

  继“今天,如何上好课”,复旦大学的陈士安教授又为各位老师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4月8日下午教室内座无虚席,人人聚精会神,只留陈老师不急不躁的声音在教室里徐徐的回荡。陈士安教师是复旦的教学名师,学生心目中的“教学达人”,她对教学的热情不仅来源于她作为复旦教师的自豪,对教学工作的热忱,对学生的无尽关爱,也来源于对教授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对各种教学方法的恰当应用。在复旦她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中她使用的就是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所谓的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目的的学习,它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科学方法、拓展和积累知识。我国教育部于2000年在新高中课程计划中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现在许多高中已经开设了研讨型课程。而我国高等教育也慢慢开始开展这方面的课程。

  在讲座中陈教授结合自己的授课经验和亲身感受进行阐述,从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如何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性学习和课程收获这三个方面层层展开,在幽默的语句和详实的教学案例间,向大家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探究性学习。在讲座中我们感受到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学生是学习事务的接受者,是课堂的“听众”。而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是多元的,他们要完成文献阅读、研讨交流、论文写作等三项工作,以实现探究的深度与广度;学生不仅要听课,还要主动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泛读大量参考文献;不仅要善于独立探究,也要善于合作交流,学习相互倾听并修正自己的看法,培养学者素养。相对的,探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要求也较高,在课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学习引导者,是探究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者。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正确的引导,给予学生强大的推动力,学生在牢记重点的同时,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扩展视野,找到更多更好的信息分享给老师。此种方法真正促进了“教学相长”,使学生和老师双方都收益。陈教授也向年青教师们提出在课程中抽出部分内容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建议。

  一所好的大学不能指望所有教师以一种方法来开设所有课程。我们要发挥广大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研究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探索各种有效的方法。希望能有更多的教师投入到这一行列中来。

                                                    教师发展中心

                                                     201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