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寓中医经典著作于中医儿科学教学的必要性(教育教学内容改革论文22)

发布时间:2008-09-24

朱盛国  赵�  张慰

  摘要:笔者分析了目前儿科教学的现状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提出了寓中医经典著作于中医儿科学教学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中医儿科学、中医经典著作、中医教育。

  在浩如烟海的中医文献中,中医经典著作无疑是皇冠上的明珠,以其精湛的文字,正确的医学表达,神奇的临床疗效,二千余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因而成为中医院校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曾几何时,中医院校的毕业生都以能熟读背诵中医经典条文而自豪,无论某个病,某个证,几个证一出现,脑中就会顺口念出一串经典条文和方药。目前,中医院校适应现代中医学教育的需要,开出了大量的必修、选修课,学生上午、下午,乃至晚上都在寒窗苦读,相对来讲阅读、理解、背诵中医经典著作的时间大大缩短了。长此以往,中医经典原著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下降了,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及价值被埋没了。笔者是一名中医儿科学的临床老师,想谈谈如何寓中医经典著作条文于中医儿科学教学的一些想法。

  1.儿科学教学的现状:

  中医经典著作是中医学的基础,一般是放在大学二、三年级讲授,与解剖、中药、英语、计算机等现代工具课在同一时间段上课。按照正常人的兴趣,加上大学毕业时英语四六级考必须通过,以及计算机中级合格证成为毕业用人单位之首选,学生可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后几门功课上。中医经典著作课往往勉强上课,考前念一念,背一背,考后全忘光,加上枯燥的中医术语,深奥的中医理论,确实对初学者来说吸引力不如电脑、外语、西医学课程更大。另外,基础教研室的老师大多在学校以研究经典为题,下医院看门诊的时间不足,对经典原文的字面解释透彻,而对临床疾病的实用、新用体会不深,上课不生动,使学生难以对之感兴趣。

  2.医生重临床轻基础

  中医儿科学是一门临床中医学科。隋唐时期,在太医署内由医学博士教授医学,其中专授少小科,学制五年,促进了儿科专业的发展,扁鹊是我国第一位儿科医生。

  目前国内中医院校均开设中医儿科学,一般学制五年的大多放在四年级授课,课堂授课为50―60学时,临床见习8―12学时,共60―70学时。教材以新世纪“十五”规划教材为主。纵览本教材编写内容及近年来上课体会,课堂教育以临床辨证论治讲解居多,经典文献条文引用较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本身教材中文献摘录缺项,疾病正文中引用较少,另一方面当前中医儿科上课老师年轻化(中医儿科医生师资稳定性差),其本身中医经典条文阅读少,不感兴趣,备课、上课带教应用少,带教出来的学生就更不善用经典指导临床,加上中草药质控欠规范,临床医生感到单用“麻杏石甘汤”难以解决肺炎患儿热、咳、喘症状,于是“经方”变“时方”,“时方”变“自方”,方子越开越大,30-40味药一张的方子司空见惯,日久对“经方”兴趣全无。

  3.医儿科教育须与中医经典著作条文相结合    

  中医经典著作一般指的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温病学》。成书于秦汉年间的《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成为二千多年来历来中医人士登堂入室的必经之路。称之为经典一是因为成书年代早,二是因为中医内容精湛,文字精确,三是因为其理论与方药经过二千年临床应用疗效显著,尊之为经典。

  中医儿科学起源于《内经》,形成于古籍亦为经典隋唐宋,发展于元明清,分科著作成书年代相对内科较晚,著名的有《颅囟经》(唐末・佚名)、《小儿药证直决》(宋・钱乙)、《幼幼新书》(宋・刘�)、《幼科发挥》(明・万全)、《景岳全书・小儿则》(明・张介宾)、《幼幼集成》(清・陈复正)、《温病条辨・解儿难》(清・吴瑭),这些小儿经典著作是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经典指导下,结合中医儿科临床实际,由各大儿科专家总结毕生经验而成,自然对中医儿科指导意义非比寻常,也可尊之为经典。

  如中国第一本儿科专著《颅囟经》中“凡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提出了小儿纯阳理论;《小儿药证直决》中“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总结了小儿病理特点;“肝主风,心主惊,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首创了五脏证治法则。钱乙对小儿面部望诊提出“额属心,颏属肾,左腮属肝,右腮属肺,鼻周属脾”。《育婴家秘》中的“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疾”为中医儿科保健学的系统观点。《温病条辨》中的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提出了小儿稚阳稚阴理论。《幼幼集成》(清・陈复正)中提出了小儿指纹望诊法,“红紫辨寒热,浮沉分表里,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确为临床经验之总结。

  中医儿科临床教育应包括课堂教育和实践继续教育二大块。课堂教育则有专科、本科、研究生之别,应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实践继续教育主要指见习、实习和参加医院工作后各级医师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学习带有主动性,易加深理解,有“悟性”的同学读经典原文往往事半功倍,学经典的最终目的是指导临床,提高治疗的正确率,同时亦节约中药材资源,符合科学的发展观精神。

  4.何寓经典于中医儿科学教学中

  4.1寓经典于中医儿科临床老师的脑中

  首先要培养临床老师阅读经典原著的良好习惯,临床碰到难治病例,疗效不好的病人,首先应想到从经典中吸取养料,寻找解决的办法,在各级医师的带动下,见习、实习的同学会养成读经典的风气。

  4.2寓经典于教材中

  现授课之新世纪“十五”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一书,总论和各论部分经典条文较少,又缺乏“文献摘录”一段。中医院校七年制《中医儿科学》弥补了这一缺憾,值得推荐。中医儿科相关病种可以与中医内科学文献摘录文中引用互为参考,为临床老师授课选用。

  4.3寓经典于多媒体教育中

  中医儿科学课堂授课普遍采用多媒体课件,power point最常用。除重点的词句提纲警句外,一般教材文字不必做进幻灯片,但经典文献引用应做进power point并加以强调解释,以引起学生注意。

  4.4寓经典于考卷试题中

  在如今应试教育的大潮中,学生较为看中的还是试卷成绩,所以有必要将儿科各病种相关经典条文代表方加入中医儿科学的试卷中,形式可有填充、名词解释、问答题等,如马脾风一词解释,要求学生背《医宗金鉴》原文,“暴喘俗名马脾风,胸高涨满胁做坑,鼻窍煽动神闷乱,五虎一捻服最灵”。问答题试述小儿水肿与肺脾肾的关系,要求背《景岳全书・水肿篇》原文,“凡水肿一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要求中医儿科学经典条文分数占20%左右。

  4.5寓经典于中医儿科职业医师,医师职称考试,面试答辩中

  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自己开始诊治病人,处方用药,用经方治得一例,应沾沾自喜,兴趣油然而生,应鼓励青年医生仿经方处方,既能收效,又能节约药源。建议各级职能部门及专家委员会在职业医师考试中,在晋升考乃至面试答辩中尽量多用经典,以提高中医内涵,倡导国学,使祖国瑰宝中医学继续以精湛的医术造福人民,以精致的语言赐福双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