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药对配伍对方剂学教学及临床选方用药的影响(教育教学内容改革论文20)

发布时间:2008-09-24

王雨�

  摘要:方剂药对的配伍是中医遣方用药的关键,从方剂学的角度来看,对《方剂学》的理论教学与临床相结合是一个很好的切和点。通过药对配伍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整方的含义,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有利于临床的选方用药,是教学方法中的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药对 配伍 《方剂学》教学 临床

  中医方剂学的教学,一直以来是以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作为学习方剂学的主要方法,学生通过中医基础理论、各家学说、中药的学习,来掌握中医方剂这门理论课程,经常会感到无法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本人通过长期的临床经验和教学实践,发现运用方剂学中方剂的药对配伍,可以起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 药对配伍的掌握有助于对整方的理解

  有些方剂的组成是以2味或3味药物组成的药对作为核心配伍,分析这类方时,只要抓住核心配伍,就能深入理解该方的组成意义。例如:四君子汤,以补气的人参配伍健脾的白术,益气健脾;苦燥健脾的白术配伍淡渗利水的茯苓,健脾利水;补气的人参配伍甘缓的炙甘草,大补脾胃之气,组成益气健脾治疗脾胃气虚的基础方。这四味药中,有三味药对是补脾胃之气,为临床常用的健脾补益脾胃的药对配伍,掌握了四君子汤,既可联系补气的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香砂六君子汤等补气剂的配伍及其临床运用原则、适应对象。又如麻杏石甘汤,用辛温燥烈的麻黄配伍辛甘大寒的石膏,相制为用,既非辛温又非辛寒,而是两药形成核心配伍,加热煎煮,产生新的效应,再合杏仁降肺气,甘草调和药性,四药组成辛凉宣泄肺热的名方、名法。再如仲景半夏泻心汤(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大枣)可治疗小柴胡汤证因误用下法损伤中气,致寒热错杂、气机郁制结而成痞之证。方用半夏、干姜辛温散寒;黄连、黄芩苦寒泻热,寒热并用;因中气已虚,故用人参、大枣、甘草补益脾胃;三组药对配伍,共奏平调寒热、和胃降逆、散结消痞之功。这种寒热并用治疗中焦寒热互结的病证,还有如《伤寒论》治疗上热下寒、腹痛欲呕的黄连汤,方中用黄连配伍干姜、桂枝;治疗因误用下法而致上焦有热、中焦有寒之“微烦”的栀子干姜汤,方中栀子与干姜配伍;治疗胃热肠寒而致蛔厥证的乌梅丸,方中黄连、黄柏配伍干姜、附子、川椒。这些都是可以根据药对的配伍来更好的理解方剂的选方用药。

  二 药对配伍的掌握有助于对中医理论的进一步认识

  方剂学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了学术成就的发展,制方者的学术思想。在释方、识方时,只有从其学术思想入手,才能深入理解该方的组成意义,而药对配伍的理解能使我们更好的领会制方者的意图。“肝体阴而用阳”之说,首见于清代名医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叶氏指出:“经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故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气以培之,则刚劲之质,得为柔和之体,遂其条达畅茂之性……”。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完善,使“肝体阴而用阳”理论成为对肝脏生理特点的高度概括。四逆散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主治外邪传经入里,郁遏气机,阳气不能达于四末之阳郁厥逆证,故治以透邪解郁,调畅气机之法。方用柴胡疏肝解郁,升发阳气,透邪外出;芍药敛阴养血柔肝。柴胡配芍药,条达肝气,敛阴和阳,不仅能疏畅气机,恢复肝用,而且芍药柔肝兼顾肝体,使柴胡升散而无伤阴血之弊。柴胡疏肝散是明代张景岳创制的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治疗情志不遂,肝气郁滞之胁肋疼痛的常用方。以柴胡疏肝解郁为主,合香附、川芎、陈皮、枳壳理气疏肝、行气活血而止痛,助柴胡解肝郁,复肝用;又配伍芍药、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藏血充足则肝体柔和,有利于肝气畅达。由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傅山创制的完带汤出自《傅青主女科》,是治疗肝脾不和,脾虚肝郁,带脉失约,湿浊下注之白带的代表方剂。本方重在补脾祛湿止带,兼以疏肝。主以白术、山药、人参、苍术、车前子、陈皮等补脾助运、祛湿止带,配伍柴胡、荆芥穗疏肝解郁,白芍养血柔肝,且白芍用量大于柴胡、荆芥穗之量,使肝血充足,肝体柔和,以助肝复疏泄之职。肝体阴而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若阴血亏虚,肝体失养则疏泄失常,气机郁滞,进而克犯脾胃。因肝体肝用皆病,治宜补肝体且助肝用。如逍遥散是调肝养血之名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治肝郁血虚,脾失健运证,是因情志不畅,肝失条达,气血失畅,肝体失于柔和,肝气横逆克犯脾土而致,故治以疏肝解郁,养血柔肝,健脾助运。方用柴胡疏肝解郁以助肝用,配白芍、当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以补肝体。并合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助运,既实土防肝病传脾,又使气血生化有源以加强养血柔肝之功。本方既补肝体又助肝用,气血同调,肝脾并治,亦是妇科调经之代表方。再如一贯煎出自清代魏之王秀《续名医类案》,主治肝肾阴亏,肝气不舒证。因肝肾阴亏,肝失濡养,气机失畅,横逆犯胃,故治以滋养肝肾阴血为主,配伍疏达肝气之品。该方重用生地,配伍北沙参、麦冬、当归身、枸杞子滋阴养血柔肝而补肝体,既治肝肾阴亏之本,又育阴涵阳,柔肝舒郁而复肝疏泄之功。少佐川楝子疏泄肝气,顺遂肝木条达之性,平肝气之横逆,以助肝用。如此配伍,于大队滋阴养血药中,用少量疏肝理气之品,滋阴养血而不阻滞气机,疏理肝气而不耗伤阴血,使肝体得养,肝气条畅,诚为“滋养肝阴第一良药”。从以上这些方剂中,柴胡配伍白芍这一药对,疏肝体,养肝阴,对临床表现肝区隐痛、胀痛,嗳气叹息,腹胀,腹泻,四肢厥冷,女子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等症状,均可配伍相应的药物,对证使用。

  三 药对配伍的灵活运用有助于临床的选方用药

  许多名方尤其是仲景方在组方方面具有严谨的法度,现今研究方剂者通常都围绕药物之间的合理性来探讨方剂的运用,而忽略了药对配伍这个角度,只有灵活掌握药对配伍,才能真正把提高临床运用方剂效率落实到实处。例如:人参甘温,大补元气,益气固脱;附子大辛大热,温壮元阳,回阳救逆。二药相使合用,辛甘助阳,大温大补,最能回阳益气固脱。主要用于元气大亏,阳气暴脱,出现四肢厥逆,冷汗淋漓,呼吸微弱,面色苍白,脉微欲绝之虚脱危候。现代多用于治疗心力衰竭,休克等属心肾阳虚者。参附汤(《重订严氏济生方》):即本药对大其量用之,人参15g,附子30g,为阳气暴脱急救之名方。“治真阳不足,上气喘急,自汗盗汗,气虚头晕。但是阳虚气弱之证,并宜服之”。现代将汤剂改制为参附注射液,成为中医急症救治的一个极重要方剂。

  黄芪甘温补气,为补气要药;当归甘辛而温,养血活血,为补血正品。一补气,一补血,二者配对,平补气血。气血一体,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黄芪补气以生血,当归补血以载气,气血相互资生,更能气血双补。用于气血两虚,少气懒言,头目昏眩,心悸怔忡,面色无华,舌淡脉细等症。现代多用于各种贫血、过敏性紫癜及其它一些病属气血两虚者。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即本药对黄芪30克、当归6克组成。黄芪五倍于当归,意在补气生血。此方重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配当归养血和营,如是则“阳生阴长”,气旺血生,血充气固。主治劳倦内伤,血虚气弱,气浮于外所致的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或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收口。补中益气汤(《脾胃论》):本药对配人参、白术、炙甘草、橘皮、升麻、柴胡组成。功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脾胃气虚,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及一切清阳下陷之证。

  芍药苦酸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止痛,为治疗诸痛之良药;甘草性平甘缓,补中缓急。二药合用,协同增效,酸甘化阴,养血益阴,缓肝和脾,缓急止痛。对于肝脾不和,气血失调的脘腹诸痛,四肢挛急等证尤为适宜。也用于妇女痛经、经期头痛。现代用本药对加味治疗肌肉痉挛、肌肉及神经性疼痛等,如:腓肠肌痉挛、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偏头痛等。日人细野史郎报道芍药甘草合用,对横纹肌、平滑肌的挛急,不管是中枢性的或是末梢性的,均有镇痛作用。对身体的挛急有效,不仅对表在性的躯体和四肢横纹肌,就是对深在的平滑肌性的脏器,譬如胃、肠、胆囊、输卵管、子宫、尿道或血管等也能缓解其挛急,制止其疼痛。足以说明芍药甘草药对有广泛的解痉、镇痛作用。小建中汤(《伤寒论》):本药对配饴糖、桂枝、生姜、大枣组成。功能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止痛。主治中焦虚寒,脘腹拘急疼痛,时痛时缓,喜温喜按等。四逆散(《伤寒论》):本药对配柴胡、枳实组成。功能疏肝理脾。主治肝脾不和,肋胁胀闷,脘腹疼痛,脉弦。现代常用本方化裁治疗肝脾失调诸病。

  黄连苦寒,清热燥湿,去胃肠积滞之湿热,是清肠治利的主药。《本经》谓:“主……肠�腹痛下利。”木香辛苦温,芳香性燥,擅长于疏理中焦气机,行胃肠滞气而止痛,为行气止痛之要药。两药一清热,一行气,相济配合,既可清热澡湿,又能行气导滞,构成治湿热痢疾的常用药对,现代多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肠炎等的治疗。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本药对加芍药、当归、槟榔、大黄、黄芩、甘草、官桂组成。能和血调气,清热燥湿。主治湿热痢疾,腹痛,下痢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尿短色赤,舌苔黄腻,脉滑数者。

  泽泻甘淡渗湿,利水除饮;白术甘苦温,补气健脾,燥湿制水。两药相伍,一者重在利湿,一者重在健脾,水去则脾燥,脾健则水湿不生,相辅相成,利水健脾之功益彰。常用于脾虚水湿内停所致的眩晕、水肿、泄泻、小便不利等证。现代常用于治疗美尼尔氏病、肾性水肿、急性肠炎等。半夏白术天麻汤(《脾胃论》):本药对加黄柏、干姜、天麻、苍术、茯苓、黄芪、人参、神曲、大麦芽、橘皮组成。能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主治脾胃虚弱,痰湿内阻,浊阴上逆所致的痰厥头痛,目眩头晕。五苓散(《伤寒论》):本药对配茯苓、猪苓、泽泻组成。能渗湿利水,健脾温阳。主治停湿蓄水为患,小便不利、水肿、泄泻、痰饮等。

  对中药药对配伍的研究,是对方剂学理论的补充和深入研究的一个新的思路,也是对我们方剂学课程教学和临床相结合的一个枢纽,本人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和近来的教学体会,发现配伍药对是掌握方剂学的关键和临床选方用药的主要选择。故在方剂学的教学中应予以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