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全球化与中医药高等教育上海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内容改革论文13)

发布时间:2008-09-24

亓曙冬  周青  王美意

  关键词:全球化;中医高等教育;新机遇

  “全球化”这个概念到80年代中下叶才在知识界、传媒界、商界和其他各界被广泛使用,对全球化的理论探索也因此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热点之一。在有关这一理论的学术探讨中,最为纷繁的就是经济全球化,继之是文化的全球化。由此派生的教育全球化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国外才开始涉及,而全球化与中医药高等教育问题的探讨,尤其从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角度,探讨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000年初国内学术界还鲜为人见。目前我国加入了WTO,中医药高等教育要面向世界,与全球化联系的问题日益凸现出来,从而研究全球化与中医药高等教育就更具有现实性。

  1全球化与中医药高等教育的联系

   全球化就是知识经济时代,也就是知识者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讲,知识经济是全球化的主要经济标识,这一主要标识就是一种大学经济。面对全球化的浪潮与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成熟,大学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对社会的影响会越来越深,因此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也将是大学的时代。这是因为知识经济是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型智能经济,这种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创新,创新的主力是具有知识和能力的优秀人才,而这样的优秀人才恰恰来自于大学。人才的培养、人才素质的提高.这种开发对象由实物向人力的后移,正是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而人才的开发主要是在大学;特别是由于知识;更新的加快而随之出现的终身教育,使得大学与社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更多地融人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知识经济时代是个大系统,不但经济生活全球化,政治、文化等领域也必定全球化.这样面对全球化的大领域大学更是发挥专长的大舞台。由于知识经济的逐步到来,社会权力正在发生悄悄转移。即在工业社会完成从资源占有者向资本拥有者转移之后,又在向知识拥有者转移,当知识真正生产权力而不是权力生产知识之时,权力才找到了它的当然载体与合理定位,才能最佳程度地发挥对于社会的组织调控工作。而大学正是知识的生产地和人才的聚集地。随着发达国家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日渐昔及,我国大学必将加快自身建构,在完成人力资源生产开发的良性循环后,更全面地长入社会。未来社会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首先表现为大学的竞争,谁掌握了大学,谁就掌握了未来。由此来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医事业的发展走向与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未来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培养中医人才、研究中医科学的大学决定了中医事业在全球化时代的命运。中医具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它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全球化的时代将日益被充分显现。纵观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其扎根的沃土,是其最深的社会依托,大学正是这种精神的策源地。由于知识经济的实质不过是知识“后”经济,是社会基础环境使科技知识大显神威,因此伴随着知识经济的辉煌必将是大学的复兴。

   全球化是肇始于欧美的现代化进程在当代的深化与扩展,对于所有国家来说,愿意加入与否、擅长驾驭与否,它都是一个铁定的事实。是一把无法回避的“双刃剑”。所以我们面对全球化这一命题时,应当具有一种“创造性融人”或“选择性进入”的视角;并以这一视角探讨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改革,从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结合点看待中医药高等教育在全球化中的“创造性融人”和“选择性进入”,这样才可机敏地看到在全球化中中医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机遇。

   首先是新知的传播。全球化的主流实际上是创新知识的传播。中国加入WTO后,创新知识的价值或价格在全球市场上将便捷地获得极大提升。中医

  科学的发展所积累的成果在此时可以有一个向外播扬的时期。中医药高等院校是创造新知,培养具有新知人才的场所,中医药的新发明和新发现所具有的科学价值,将在高校的临床和理论的锤炼后,随着新知的传播渗透于整个社会。

   其次是新知的转化。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新知的生产场所,进入WTO除进一步促进国际教育交流外,还是一个出售知识、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大市场。特别是中医药高等院校作为一个展现民族智慧、显示民族传统特色的窗口,全球化给中医药高等教育带来的深远意义是不能低估的。

   第三是新知的生产。全球化的发展象全球互联网络构造了一个虚拟的平台。它一方面隐蔽了交往者个人的面目,同时又自由地接纳所有的创新见解和观念,打破了不同门类、不同领域的隔阂,为知识创新提供了丰富养料,在市场高价值的激励下,全面启动新知生产与新产品的更新。目前,中医药高等院校的改革和发展无不以运用现代科技,促进中医学创新和现代化为主要任务,中医药的现代化更是遇到了一个良机。我国科技部争取建立我国中药研究开发和生产的标准规范体系,并争取使之成为国际传统药物研究开发的标准规范,培养一批跨国中药企业集团,增强中药的国际竞争力,将我国中草药市场占有率从目前的3%提高到15%,使其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推动医药产业向我国支柱性产业方向发展,所以经济领域的方向,给教育带来的机遇是显而易见的。

  2全球化对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挑战

   全球化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观限制。它所追求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创作性等正对教育内容、教育体制等产生深远影响,打破了以往教育的学校垄断局面,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甚至世界的联系,一个开放的、个性化的教育系统正在形成。但在推进教育全球化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尤其是对中医教育这种民族色彩相当浓厚的领域产生的震动和挑战是不容忽视的。

   中医学及其教育无论内容抑或形式,其民族性是毋庸置疑的。中医学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充分吸取了中华民族文化各个方面的营养,结出了古代科学中科技含量最高、至今在某些方面仍能与现代科技相媲美的累累医学硕果。中医药教育也采取其极具民族特色的传承形式将这一成果保存、发展至今。现在的中医药高等教育虽有一定程度的现代特点和对外开放,但仍以传统教育为主导,在相当程度上处于单一、封闭、固守的状态。在当今变革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背景下,中医药高等教育能否对自己进行科学的定位,就意味着它在新世纪能否把握发展契机。

   中医事业要发展,中医药高等教育就要面向世界,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怎样才能在新的历史时代及社会环境中将中医文化科学技术特长发挥出来,而不致被文化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所淹没,这是正确处理好现代与传统,解决全球化与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关键问题。

   传统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形成并得以发展的重要根基,无论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全球化有着怎样的冲突,它们都必然要在现代化中寻找某种整合和进入,从中建立起符合时代需要的新教育。因为教育全球化不可能在文化空白中开始或启动,不可能把历史彻底抛开,它必然要基于原有文化的传统为基础,也必然都要在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基础上推进和发展,这也就是传统始终是“现代”的传统,它总是在特定时代中有资格落入时代未来期望中的东西。这是一种历史的规定性和社会存在,也是教育全球化既不是西方化,也不是本国传统教育发展的简单延续和原有本土发展逻辑的直接后果的关键所在。因此现代化必须面对并解决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即如何认识传统、挑战传统、吸收传统,并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现代。

   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改革实践一再证明,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支撑。重视传统文化研究,就要更深入地批判传统中那些保守的、与现代化格格不入的东西;强化创新意识,就要把培养创新精神作为改造传统、建构时代教育精神的关键;就要根据中医实际来推进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时代塑造,并以此为基点建构既有民族特色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教育文化和教育人文精神。

  3全球化给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思考

  3.1应把全球化理解为一种“面向世界”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行为模式,即始终面向全球,走向世界。实际上,中医现代化一直是个十分重大的课题,也是长期以来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反思的问题。“面向世界”是时代的趋势,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也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只有顺应潮流中医事业才有生存发展的希望。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这个时代要求教育一定要国际化。事实上,经济全球化最难搞的就是高教国际化。怎样在这方面迈出一大步,如何适应人世后中国经济将发生的巨大而又迅猛的变化,是中医药高等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中医药学要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过程中保持自己的特色,就要处理好全球一体化与民族多元化的关系,这样中国传统医学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发展,中医药高等教育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目前各中医药院校的发展理念都在以走向世界为宗旨,然而这一思维理念的树立,不仅仅在于认识全球化,还在于适应全球化。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不仅中国未来的国际地位将取决于我们今天对全球化是否适应,中医科学的国际地位也将如此。

  3.2全球化是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潮流,更多地注重对效率的追求与相互依存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医药高等教育要给自己定位,要在其中一个类型里面达到最强,达到世界级。中医药高等教育专业性质强,特色突出,虽不能与世界级的综合性大学相比,但却能以自己的灵活和特殊性,在国际大学中游刃有余。其关键就是要将自己的专业特长发挥出来。全球化对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世界性需要。教育同其他社会服务一样,都被WTO定位为贸易。教育市场的字眼已经占据世贸的所有文件,将教育定位为商品,用商业方式管理大学的这种商品化趋势,为教育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但为了迎合市场,学校也需在传统的教学与管理上做出某种让步。中医药高等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一样,也存在社会需求问题。以往以职业导向为主的课程设置同中医的学术特点有不相适应的地方,这对中医的学科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当社会需求与中医学科发展出现矛盾时,如何做出选择是一个现实问题。实践告诉我们,片面强调社会需求和一味固守学科传统都是不明智的。只有调整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才能使中医药高等教育真正适应全球化的要求。

  3.3全球化同样对人才和教育形成尖锐挑战

   如果说,过去的人才竞争属于“远距离竞争”的话,那么加人WTO以后就将变成“直逼前沿”的竞争了。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应采取什么对策,我们的课堂调查表明,中医大学生对全球化的认同反映是复杂的。有的偏激,有的盲目乐观,有的将全球化等同于美国化,对民族化的传统医学的生存很悲观。但大多数学子认为,全球化虽然也影响到我们的传统医学,但正如它不能取代各国的民族经济一样,它也无法取代我们对传统医学的传承。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一种倾向,不少在校大学生都把目光瞄准在国内的紧缺专业上,把技能学习和获得职业资格认证作为主要目标,把实战性培训和获得交叉学科的高等学历看成是适应全球化、迎接进入WTO的能力。这种倾向对中医大学生影响很大,使他们对中医科学和中医药高等教育专业的信念淡化,过多地考虑个人在时代变化中的适应问题,较少地考虑中医专业在时代中的适应度。

   实际上,我们很难估计新经济会对中医事业带来怎样的变化,会对中医药高等教育产生如何的推动,中医药高等教育需要思考的是培养什么样的未来人才。

  3.4中医药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是在21世纪不落伍的人

   首先,要有新观念。这个新观念包含怎样进行不断改革的问题。改革有两种导向,一种是利益导向,一种是危机导向。后者对中医大学生来说更现实。民族医学要保存和发展就要有更大利益的改革,就要有危机导向的改革。其次要能创新。与综合性大学的学生相比,中医大学生潜能不够。要有创新就要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就要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其三,要想立足市场,就要不断开拓。要利用市场就要懂得管理。中医大学生今后也可能从事科技研究和医院管理,也可能从事医药市场经营,因而管理学应是中医大学生量基本的知识。  其四,是凝聚力问题。未来的人才应有团队精神,要强调对群体的认同感。中医药高等教育也应强调这种教育,这对守住这份民族的传统产业和科学,是会有新理解的。

   全球化是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最佳办法,拒绝全球化就等于经济自杀。中医药高等教育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把握全球化带给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机遇。

   参考文献

   l杨福家.教育一定要走向现代化.文汇报. 2001,9,27

   2全国第六届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新华文摘.2000,4

   3拒绝全球化等于经济自杀.文汇报.2001,10, 28

   4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中国社会科学.1989,2

   5中国传统教育探讨.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1,4

   (收稿日期:200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