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光:坚持全课程育人深化课程思政改革 |
发布时间:2017-04-18 动态浏览次数:16 |
贯彻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上关于“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讲话精神,践行韩正书记“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能力教育结合起来”的讲话要求,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命题。学校充分认识到,思政课与专业课同为育人主阵地,只有牢牢把握专业成才和全人教育的共通点,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形成“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的工作思路,才能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在每一堂课程。为此,学校通过全方位教学设计、全过程引导推进,将思想政治工作“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育教学,实现了“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身。 学校的课程思政工作,是党委领导下的一把手工程、举全校之力的顶层构建工作。学校建立了党委统筹挂帅、教学分管领导牵头执行、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组织架构,对“教书”结合“育人”的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教务、人事、教师发展中心、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积极配合学工、研工和学校德育中心的工作,有效发挥行政职能,将课程思政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予以推进。校院两级分管思政和教学工作的条线紧密结合,坚持立德树人与专业教育齐头并进。学校社科部、通识教育研究中心、科技人文研究院、交叉科学研究院也积极整合资源,为课程思政工作的实施、研究和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在课程思政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学校始终遵循教学规律,不断挖掘有效路径和载体。首先是立足学科的学术内涵和传承脉络,发挥专业课程本身的特色,提炼出爱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要素,转化成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具体、最生动的有效载体;然后从小处入手,就细部落脚,注重课堂话语传播的有效性,力避附加式、标签式的生硬说教,悉心点亮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专注度,也引发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认同。例如,《人体解剖学》增加了“大体老师”的感恩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医学责任意识的审视;《医古文》对古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伦理思想进行解读,成为医学人文的导引课;《医学英语》课程跳出了语言工具课程的狭窄范围,更多地倾注了全球化视域和跨文化交流的指导;《中药饮片鉴识》设计了进入社区宣教的实践内容,将专业技能服务社会的职业价值观春风化雨般传递给学生。 强化课程思政的学术研究和效果评价,是建立育人长效机制的关键举措。一是强化教学策略的引领,绘制德育“教与学”目标地图。学校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阶梯式成长特征,以及学生遇到社会问题的复杂度,系统设计德育递进路径,并固化于教学大纲中,推进思政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全覆盖。二是调整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将课程教学评价、学习效果评价从单一的专业维度,向人文素质、职业胜任力、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延伸,细化了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测量。三是发挥优秀典型的示范作用。在全校各类教学演示、成果表彰、课堂竞赛中,均设置德育的评价指标,大力弘扬课程思政的成效,全面引导教师从无意识的参与转变为有意识地实践。四是组织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研究。学校教务部门在每年的课程建设中,专门设立“德育实践专业课程”重点建设项目,促动专业教师进一步优化课程思政的内容和形式。三年来校院两级建设课程已达到60余门,“课程思政”的学术内涵探索不断深入,涌现出一大批文理结合、医儒相通的示范性课程。 学校课程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依托的是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的配套保障。一是借力实践平台。学校将实践环节作为德育渗透的重要阵地,充分利用三学期制的优势,每年设置10周的临床实践环节开展“服务性学习”,当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社区、服务病患时,自然而然地提升了使命感和责任感,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二是重视师资发展。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在“文化引领”的理念指导下,积极响应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通过“学习、对话、实践与反思”的培训模式,将育人要求和价值观教育内容融入专业教师的话语体系,强化了教师作为学生领路人的影响力。三是加强协同育人。学校通过教务、学工一体化管理路径,将专业教师、思政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凝聚成“全员育人共同体”,以导师团队的形式服务学生,实现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职能互补、优势叠加,真正做到了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统一。 目前,学校已经成立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以及书记、校长双组长负责制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继续强化党政主体责任、整体推进学校课程思政的改革工作。同时,在对接“双一流”目标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中,设立了“构建大思政格局的课程德育改革项目”,提出“100%的课程建立德育目标并渗透德育元素,专业课程德育重点建设项目达到100门”的建设目标,将立德树人的工作纳入一流大学建设规划中,通过进一步提升和完善课程思政的工作方法、实施路径和评价激励体系,构建起“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校园文化。 责任编辑:陆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