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台前上一堂人生大课 |
发布时间:2017-04-13 动态浏览次数:13 |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每年的清明都会有一个集体参与的仪式。所有医学生,都向他们的“大体老师”——为医学事业捐献遗体的志愿者致敬、祈福。这一校园风俗,起源于中医大解剖教研组的教学场所——解剖楼,并且不止于清明追思,而是变成了一门充满人生况味的专业必修课。 解剖楼大厅里扬起《生命之歌》的音乐,张黎声正和教研室老师一起,带领一个留学生班级向一位遗体捐赠者道别。此前一天,他刚刚接受死者老伴的托付,在校代行遗体告别仪式。但张黎声嘴里说的不是“悼辞”,而是“感恩辞”:“老先生是工程师,76岁因肝癌病逝,生前成功进行了两次手术。”“二老携手走过50多年,他的老伴说若干年后也要捐献遗体,继续相伴同行。”张黎声告诉全班学生,老人家最后就说了两句话,“拜托你们、感谢你们”。他于是问,“同学们,你们担当得住吗?” “标本教具”仿佛还有生命 张黎声拥有30多年教龄和党龄。他2000年到上海中医大基础医学院执教人体解剖学。一开始,张黎声只是本着敬重逝者、尊重遗体的初心,与学生们一道在课前围绕解剖台肃立默哀、敬献鲜花。渐渐地,他发现这样的生命仪式对学生有着很大的教育作用,便将这种无意识的自发,变为了有意识的自觉,和教研室的每一位老师以及每学期每一批学生一起,将其发展为融合专业与德育内涵的“人生大课”。 有一次,一位老伯伯坐地铁找到位于张江的上海中医大,他拖着病体有意捐献,想到校内遗体接收站看看。巧遇之后,张老师立刻将老伯带进教室,请他讲了十来分钟,结果把学生说哭了。有学生说,“那一刻,汗毛是‘炸开’的,热血转得飞快。”一位同学在感恩卡上写下:可以在我身上划错几十、几百刀,将来千万不能在病人身上划错一刀。 在张老师的解剖课上,学生们约10人一组,动刀极其耐心、细致、谨慎,不损坏生理结构。万一开错了刀,可以听到学生口中念叨着“老师,对不起”。课后,医学生完成的实验报告,所见所得描述清晰,五六页长,好几千字。 来自内地高校的访问学者崔涛涛告诉记者,之前不论学习还是教学,都没上过如此人文关怀的解剖课,“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在普通人眼里的‘标本教具’仿佛还有生命一样”。 “色调是冷的,心却是暖的” 想象中的解剖楼多少有点让你害怕,而当你穿过楼里的“遗体捐赠文化走廊”,见到张黎声及教学团队和学生们一起收集的种种“大体老师”图文故事,一切都会不同。有一位欧洲来华的留学生,第一次用了10分钟才走完这条30米的长廊,他说,“色调是冷的,心却是暖的”。还有一位家住宝山的老先生,夫人先他去世,并捐献遗体,于是他几乎每周来校,在展厅长廊坐坐,“把这里当家,陪老伴说话”。 第二课堂中,从上门家访、座谈分享、志愿服务到网上纪念馆,在张黎声、邵水金、于波、牟芳芳等任课老师的带教下,师生们与健在的遗体捐献登记者也结为忘年知己,天气变化时还发发微信、嘘寒问暖。一位捐献者的女儿本与家人意愿有点相左,但见到此情此景,她说:“爸爸的决定是正确的,他能帮到这些未来医生,我释然了。” 人心总是相通的,正是基于双方互信互托,校红十字会统计表明,以往需要从外调拨遗体标本的现象已发生改变,去年全校接收50名“大体老师”,全部是志愿献给医学教育事业的。 今年,张黎声要退休了,但他的课程还在继续,课程的影响也在持续。目前,全校立项为“德育实践专业课程”的课程已增至60余门,包括《中医各家学说》《方剂学》等均在开展试点,引入思政价值,共育良好医德医风。 本报首席记者 徐瑞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