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体老师’写封感谢信”
发布时间:2015-06-26   动态浏览次数:986

医学生们献给“大体老师”的书信。 张黎声 摄

我不知道您是谁,但我知道您为了谁,您也让我们明白了将来为了谁!”上海中医药大学上过人体解剖课的10个班级学生,给他们的特殊“老师”认真写了封感恩信。这些值得医者与患者尊敬的遗体捐献者,被他们称为“大体老师”。今天是中国医师协会医师节,该校的1600余名准医生以他们独特的方式纪念毕业季,纷纷写下一封“毕业信”,给自己,给母校,给同仁,给未来,也给新生,有些学院自发致信的比例超过半数。


毕业生王雪菲在上课期间参加了一位王姓奶奶的遗体捐献仪式,她本来就特别感性,当最后见到奶奶家人痛哭着不肯离去,她的眼泪也止不住了。为此,她在最后一次课送别“大体老师”时,花了两个小时,亲手绘制并写就了心形的感恩卡。“起初曾经惧怕过冰冷的您,但现在我常会想象您生前慈祥的笑脸,是您的无私和豁达为我们铺平了艰难的医学之路。”她说,“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无惧‘死亡’,因为您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在我们身边。”


人体解剖学是任何医学生都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他们对“大体老师”的情感是复杂而变化的。以前,身边学医的同学都会觉得解剖楼晚上很阴森。可临近毕业时,对每天自习途中必经解剖楼的吴冠锦来说,“哪怕周围没有一个人,我也不会有什么不安,甚至觉得温馨”。


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未来医师感悟着“大体老师”为何选择全盘托付于医学教育,甚至是生命教育、感恩教育与价值观教育。当学生黄海拉开“大体老师”身上拉链的那一刻,心头一紧,三分钟的低头默哀让他想到很多。古人说“入土为安”,一人死后还去动他,是一种“大不敬”。然而,“这些您都能接受,是您告诉我纵然‘千刀万剐’,也要为培养下一代医师贡献自己的全部”。学生李蔼欣第一次对“大体老师”进行解剖时,手一直在抖,心里也不踏实。她说,教科书就是“藏宝地图”,自己在“大体老师”身上小心翼翼地“寻宝”,从外到里进行探索,但一不留神或者心急就会破坏“宝藏”。“在此向他们道歉,因为我们不是故意而为。”


学生叶圳在网上认识了一位“大体老师”李先生,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告诉医学生们:“你们将来会成为医师,我要把我的身体交给你们——你们可以在我身上划错几十刀、几百刀,将来千万不能在病人身上划错一刀!”学生周映帆同样记住了“大体老师”留下的心愿:“一般病人到医院挨的那刀,为的是保住自己性命;而我身上所挨的每一刀,也许可以救活好多条人命!”


作为中医大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教师,张黎声在教学一线度过了32个春秋,他的“腧穴解剖学”成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和全国中医药院校标杆性课程。教研室在新的教研室课程网站设立了德育文化栏目和网上悼念大厅,学生除了写信还可将自己感想直接上传。被学生称为“黎哥”的他说,当前社会上遗体捐献者尚为极少数者,呼吁医学院校校园建立“大体老师”纪念碑,或设立纪念日,设计相应活动,鼓励医学生自发参与其中,感悟人性医德。


记者 徐瑞哲


Copyright 2011-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中医药大学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蔡伦路1200号 联系电话:86-21-51322222 邮编: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