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本草魅力感知匠心传承——沪港中医药教育交流 再谱新章

发布时间:2025-06-27

为深化沪港两地中医药教育合作与文化交流,2025年6月24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务处统筹安排下,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20余名师生赴沪,参访多处中药文化与制药实践基地。本次交流活动由浦东新区中医医院和光明中医医院联合承办,为香港师生搭建一座深入了解本草文化与现代中药工艺的交流桥梁。


本草园体验:从自然中认识中药之源

当日上午,师生一行首先来到益大本草园。在环境雅致、药香芬芳的种植园内,百余种常见本草植物错落有致、生机盎然。在专业讲解员带领下,师生们现场学习了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生长习性、药用部位及临床应用,大家尤其对沪港两地药材形态的差异表现出浓厚兴趣。

在随后开展的中药香牌手工制作环节中,同学们亲身体验了草药研磨、压模、包装等工艺流程,感受到中药文化从疾病治疗延伸至日常生活美学的独特魅力。“香牌虽小,却是我们第一次把书本中的药材变成手中的作品,很有成就感。”一位港大同学这样表示。

 

 

一把火识真伪:海金沙“烧”出中药鉴别的温度

在中药饮片鉴别教学环节,光明中医医院药剂科胡爱红主任为港大同学带来一场沉浸式的“识药课堂”。她以生动讲解和现场示范结合的方式,系统介绍了中药饮片的感官鉴别方法。

最令同学们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海金沙火烧试验”这一教学瞬间。胡主任取出海金沙饮片后点燃,火焰腾起。她解释:“优质海金沙易燃烧,会发生爆鸣声且有明亮的火焰。这是一种传统而实用的真伪辨识方法。” 这一场面令同学们深感震撼,不少人表示:“没想到中药鉴别不仅靠仪器,也可以‘烧’出真伪,传统中药鉴别可以这么有温度、有气味、有判断力。” 



中药博物馆参观:传统智慧的沉浸式体验

在本草园参访的另一重要环节中,师生们参观了中药文化博物馆。馆内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医药的发展脉络,收藏了丰富的中药材标本、古代药具、复原药铺场景等,生动再现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演进。

特别是在“药食同源”展区,同学们了解了中药材在香囊、药膳、代茶饮、药酒等生活化形态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拓展了对中医药融入现代生活方式的理解。“这种跨越古今、融入生活的展示方式,让我觉得中医药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未来。”有同学如是说。

中药饮片厂参观:现代工艺的第一现场

下午,师生们前往益大中药健康产业园区,走进现代化中药饮片厂房,实地参观标准化生产流程。在康桥药业质量部徐亮经理引导解说下,师生们依次了解了从原料筛选、清洗切制、蒸炒炙制,到剪裁成型、包装储运的全过程。

同学们不仅见识了传统炮制技艺与现代自动化设备的有机融合,也对中药产业标准化、系统化、可追溯的质量控制体系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以前只在课本里看过中药制备流程,这次现场看、现场问,特别有收获。”一位学生感慨道。

 

赠书仪式:共促中医药文化传承

在活动尾声,浦东新区中医医院与光明中医医院联合举行授书仪式,向每位师生赠送了《神农本草经笺注》,并题写寄语,以此表达对中医药文化薪火相传的重视。此举不仅象征着两地医教合作的友谊,也寄托了对未来协同育人的美好期待。

“我们非常感谢大学和两家医院的热情接待与周到安排,让我们实地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现代活力。”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带队老师姚韧敏博士表示,“未来我们希望在师生交流、临床实习、教学科研等方面能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的中医药人才。”

 

沪港携手,共谋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持续推进中医药“走出去”战略,沪港两地在中医药教育科研、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化。此次港大师生来沪参访,不仅是一次教学实践活动,更是一场跨区域、跨文化的理念融合与学术对话。

依托我校浦东新区中医医院和光明中医医院的临床教学基地,未来双方将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推动中医药教育共同发展。在沪港中医药人共同努力下,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之路,必将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撰稿:教务处实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