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通知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7月31日上午,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组织召开“2020年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上海中医药大学作为上海市课程思政改革“整体领航校”之一,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共九所高校同时开设了课程思政研讨线上分论坛,联袂搭建起上海高校课程思政交流研讨的大平台。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处长舒静介绍了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领航计划总体工作和成果经验等整体情况。
2019年,学校以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整体改革领航校”为契机,学院、团队、课程“三位一体”共同推进领航计划,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改革,打造六大工作模块。一是分层推进,完善校院两级课程思政工作制度;二是规范为先,以“五个一”推动课程思政规范化建设;三是医教协同,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群;四是抓住主体,实施结果导向的课程效果评价;五是强化特色,改革中医特色思政选修课;六是德才兼修,打造课程思政师资培训基地。
入选领航高校以来,学校马院教师在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斩获多个奖项,“我心中的思政课”获得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二等奖。课程思政领军人物张黎声教授在国家行政教育学院的网络培训课程数月点击播放量达到14万多人次。学校在《中华医学教育》等杂志发表20余篇课程思政改革的论文,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在全国各个高校做了90余场专题报告,学校通过培训班、学术会议、教育论坛等形式培训辐射2000余人次。
2020年5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发布后,学校课程思政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召开专题研讨会,对标要求明确下阶段学校工作重点,将育人与育才相统一,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卓越中医药人才。
围绕课程思政建设,学校基础医学院教授张黎声、岳阳临床医学院推拿教研室主任龚利、中药学院袁颖副教授、曙光临床医学院副教授金涛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张黎声教授采用人体解剖学案例,生动地讲述了通过课程学术体系发掘,提炼思政价值的方法与路径,深刻地阐释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专业教育课程的建设要求——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
推拿学以推拿名家严隽陶的“人无德则不能立信,医无仁则不能疗疾,师无诚则不能以教,学无悟则不能成才”为学科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融入学科建设中。龚利主任以推拿学的传承为主线,介绍推拿学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将“流派”和“非遗”相结合,在学科建设中处处彰显 “仁心仁术、以人为本” “为医先为人”的学术文化。
袁颖副教授分享了中药学课程传承-守正-创新的实践与体会。她分别从专业教育课程思政要素的融入要求、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中药学课程思政要素、中药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药学课程思政的评价与反馈、以及案例分析等多方面,完整地展示了中药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金涛副教授就内科学课程思政探索做了主题发言。围绕“深度、温度、梯度”等关键词,内科学教学团队将专业课学习目标与育人目标、价值观引领有机结合,教学设计时重点关注:一是课程教学团队抓住典型学习场景,有力提升课程思政冲击力和感召力;二是以服务性学习为核心,强化“以己推人”的人文关怀意识;三是呈现有深度的case、凝练有温度的故事,强化学生探究和反思意识;四是设计难度递进的作业,将学业压力转化为自主学习动力;五是推进“任务导向”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育团队荣誉感和文化自信等;六是打造和谐共生的教学团队,推动教学改革持续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共有来自全国50多家高校的500多位教师参与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分论坛,其中近20所医学院校,参会教师反响热烈。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与传承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特点相结合,持续推进以“百门示范课程”为先导、“百分百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功能”为核心,以教师教学学术和育德意识同步提升为关键,以“三全育人”质量保障体系为推力的工作模式,有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总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