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级中药专业《药用植物学》天目山野外见习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19-06-12

2019520-25日,2018级中药学专业121名学生在浙江省天目山-上海中医药大学野外实习基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药用植物学野外见习教学活动。见习课是中药学院坚持开设的优质实践课程之一,多年来深受学生的喜爱。由理论课野外见习两个模块构成的《药用植物学》,2011年被评为上海市市级精品课程。

上海市育才奖获得者、生药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赵志礼教授数十年坚持本科教学一线,以本为本,带领团队不断进行植物自然属性的把握及凸显课程中药学特色科研反哺教学等方面的思考与尝试;并将思政内容有机融入教学之中,取得显著教学效果。

五月的天目山,阳光灿烂,满目绿色。教学活动以老师们提前一天进入野外基地备课拉开序幕。教学过程中学生须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常见药用高等植物100种,准确描述植物的形态学特征,把握相关物种种内个体变异幅度;掌握标本采集记录的书写方法,能采集、制作植物腊叶标本。通过实习教学,认识药用植物野外考察的必要性;具备自主拓展学习能力。

每天上午:上山考察与采集;下午:压制标本;晚上:辅导答疑,鉴定植物标本,梳理要点并拓展学习。体力消耗大,学习任务重,工作节奏快但大家感到很充实。同学们增长了知识,收获了友谊。

教学总结会上,老师们扎实的野外工作基础、严谨的教学作风、丰富的教学内容得到学生一致好评。赵志礼教授还收到一位同学手写的一封信及自制的小徽章,对老教师的为人,为师,为学给予充分肯定。有同学写到:是爱吧,所以我们舍不得。是幸运吧,所以我们成长了许多。感谢这里所有的一切!”“赵爷爷,乃至整个生药教研室,在同学间,真的是被当做偶像看待。对学术,待人接物,你都能感到他们骨子里的那份真诚,他们感染着多少追梦赤子心!

百味草药,根茎叶花果各具形态,当代神农尝百草,体悟其中五味,增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使命感,理解鉴百草的科学内涵及其必要性,进一步提升社会责任感(中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