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二期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项目申报的补充通知

发布时间:2015-03-19

各研究所、中心、实验室:

为了推进骨干教师激励计划,鼓励科研反哺教学,现就第二期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原则

 1、通识教育应围绕学校“一体两翼”的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既有专业知识技能又有健全人格、既能全面发展又富有社会责任的人。

2、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应做到“三个结合”:引进课程资源与自主研究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鼓励跨学科、跨院部组成教师团队共同申报。

二、基本条件

 1、建设目标

1)有利于学生在最基本的学科领域掌握认识世界的不同思路、视角与方法。

2)强调课程内容的价值导向性,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科学素养的培育。

3)有利于在自然、社会和人文领域培养、拓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国际视野,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批判和创新能力。

2、建设方向

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人文与社会、自然与科技、文化传承与发展、人生与价值观四个方向,有意申报通识课程的教师原则上应在上述范围内选择申报,已在上述研究方向内的原有开设课程原则上不再此次申报建设范围内。

1)人文与社会:包括哲学、历史学、文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文化、艺术与经济管理类、国际问题研究等。

2)自然与科技: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数学等领域的研究。

3)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华文明体系价值观研究、思想与价值的探索等。

4)人生与价值观:心理与现代人格构建、社会与人生、人生价值观构建等研究。

3、申报教师的资格

申报人一般应具有硕士学位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希望教师能对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有深入系统的把握,对研究前沿动态有敏锐的眼光,积极参与课程的建设和规划,并善于深入浅出地讲解,保证课程既有深度又有新意,同时对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学生有广泛吸引力和思维启发性。

三、申报程序

申报老师填写《上海中医药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项目申请表》(附后),并于327日(周五)前提交到教务处课程计划科。

四、建设周期及经费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项目周期为一年,项目资助经费为3000元。

 

 

附件:《上海中医药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项目申请表》

 

 

上海中医药大学   教务处

科技处

二�一五年三月十一日

 

上海中医药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

课程名称

 

开课学院

 

学分数

 

学时数

 

开课对象

 

使用教材

 

申请教师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学位

 

职称

 

学术专长

 

所属模块(打“”)

1.人文与社会    2.自然与科技    3.文化传承与发展   4.人生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100

 

 

 

课程简介200

 

 

   

   

   

教学策略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学生阅读资料等,不少于1000字,不够可附页):

 

 

 

 

 

 

 

 

 

 

 

 

 

 

 

 

 

 

 

 

 

 

 

 

教研室意见:

 

 

 

 

 

 

 

 

 

 

 

院(部、中心)评审及推荐意见:

 

 

 

 

 

 

 

 

 

所在学院(盖章):

 

     

教务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