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国家级教学名师――严世芸教授

发布时间:2011-10-26

一、个人简历

严世芸1940―),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上海市第八、第九届政协委员,曾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曾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召集人,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卫生部医学教育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委员。现为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会长,上海市名中医,第四届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名中医继承班指导老师,香港大学中医学院名誉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名誉客座教授,英国伦敦都市大学荣誉博士,《辞海》中医学科主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目前担任国家教育部医史文献学重点学科、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重点学科带头人。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

专业: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学术发展史、中医基础理论、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临床。

学历:19581964年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

教学和研究简历:

19641972年上海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任教师,19781983年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各家学说任教研室主任。

主要从事中医学术发展史、中医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及学术经验研究。临床医药方面:擅长中医内科,对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疑难杂症,疗效显著。目前主要负责中医学术思想史、中医中药治疗心律失常、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医藏象辨证论治体系研究、中医综合心脏康复对急性心梗后心室重构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强心饮防治慢性心功能不全MMP1 TRIMP3调节机制研究等国家自然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海市科研课题。担任国家教育部医史文献学重点学科、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重点学科带头人。曾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中医中西医结合科技成果二等奖2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卫生部高等医药教育教材编写委员优秀教材三等奖等。

高等中医中药教学方面:二十年来,不断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围绕构建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系列改革,包括锲而不舍地探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高等医学教育中率先全面推行了学分制教育管理制度,实现多规格、多模式地培养人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研究和实践了高等中医人才“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培养制度,建立临床基地网络和导师队伍,着意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转变体制,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建立全校性的教学实验中心,以科研引领教学,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路、动手能力;主动与各类综合性大学联合办学、办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地培养中医药的创新人才;大力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开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对传统的中医基础课程进行分化、整合,形成了内涵清稀、科学合理的新的中医基础课程体系;深入探索教学方法改革,认真开展PBL教学法实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努力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着力基地建设,升华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修养。与此同时,为优化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加强机制改革,实行了以“教师岗级考核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和后勤社会化的管理体制改革。经过长期努力,1999年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优秀评估中通过为“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同时也成为教育部的理科基地,全国高等学院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武术培训基地。

5年来,主要负责和承担的科研项目有30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主编《中医学术发展史》,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412月。

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中医学术史及医家学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9月。

主编《中医各家学说》(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7月,第二版。

主编《宋代医家学术思想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38

主编《中医学术史》,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895月 。

主编《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

对本科生、研究生、西学中高级班、师带徒班开设各类讲座。

临床一线带教本科生。

指导硕士生8名、指导博士生19名、博士后5名、本科生实习指导多名、西学中高级班1名、中医师承班学生5名、培养名师工作室继承人3名。

成果、荣誉和奖励

11984年“心肌梗死的中医治疗”上海市中医、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二等奖(1)。

21986年“张伯臾教授治疗冠心病的智能程序”获上海市中医、中西医结合科技进步二等奖(1)。

31986年 “教师实绩水平考核标准”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

41990年 “中医人才优化培养的尝试”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

51993年“中医基础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优化”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

61995年“宋代医家学术思想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

72001年 “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获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学研究科研项目、论文二等奖(1)。

82003年《中国医籍大辞典》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

92004年《中国医籍通考》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学术著作三等奖(1)。

102005年《中医学术发展史》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著作)三等奖(1)。

112005年《中国医籍大辞典》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

122005年“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

132006年“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优秀教育成果二等奖1)。

142006年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中医各家学说》获卫生部优秀教材三等奖(1)。

152008上海市教学名师奖;

16. 2009年“以学生为中心、继承和创新并重”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

17. 2009年“以学生为中心,继承与创新并重”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获国家优秀教育成果二等奖1)。

182009年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各家学说》获全国高等中医药优秀教材奖1)。

19. 2010年《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总集》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1)。

二、名师心得

教授提出应不断变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创造能力、应变能力、参与社会活动能力及跨国工作能力。培养符合“三个面向”要求的中医人才。为此,中医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处理以下一些关系:在对待基础和专业关系上,更加重视基础。因为基础理论应用面广,也较稳定,抓住这一点,可收到以稳应变,以简御繁的效果;在对待知识和能力上,主张变“信息传授教育”为“方法论教育”;在对待当前和未来的关系上,更加重视未来。此外,还提出了“博才取胜”、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途径、加强外语及国际化教育等观点。认为要摈弃把专业划分过窄、知识分割过细的观念,强调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素质教育;摈弃单纯传授具体知识的观念,强调分析、启发思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摈弃灌输式教育方式,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方法和技术进行双向教学,使学生具有自我开拓和获得知识的能力等等。

三、名师寄语

在强调培养对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改革信念,着意学生的个性发展贯彻教育的“个性化原则”是传统和现代教育观念共同的重要特征。破除狭隘的育才观,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高等教育的任务是为国家各行各业培养高层次接班人,文化素质教育必然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四、名师名言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五、名师先进事迹

严谨治学、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为人师表,这是严世芸老师的一贯追求,也是他人格的真实写照。作为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带头人、教授、博导,他在上海中医药大学讲台上辛勤耕耘了40多年。多年来严世芸教授一直从事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学术发展史、中医心血管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以及中医科研思路与方法的研究;并致力于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和“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以学生为中心、继承和创新并重”等方面的研究,为祖国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创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勇于创新,着力中医基础课程体系改革

作为医史文献学科的带头人和博士生导师,严教授充分利用医史文献重点学科这个平台,并根据多年从事《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学术史》等课程课堂教学工作的经验,为更好的促进学生中医思维的形成,着力改革中医基础课程体系。他结合学生知识掌握进程,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经典课程)、中医各家学说的进行改革,将原先单一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进行了分化、重组,形成了以中医学导论、中医藏象学、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诊法学、中医辨证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预防和治疗学总论等为核心的中医基础系列课程,为学生建立完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打下基础。严教授主持的“中医基础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优化”1993年获得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 “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获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学研究科研项目、论文二等奖。

为了体现中医学术史、各家学说与临床应用相结合,主编了《中医医家学说及学术思想史》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2006年《中医各家学说》获卫生部优秀教材三等奖、2009年获全国高等中医药优秀教材奖。

教授带领团队开设系列具有中医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围绕核心知识与拓展知识的有机结合,在梳理原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通过“统筹资源、优化调整、重点建设、分类管理”等原则,逐渐构建符合中医药院校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完善了本科学生中医基本知识构成体系建设。培养既有专业知识技能又有健全人格、既能自由全面发展又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完整的人。

(二)勇于开拓,与时俱进,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提高《中医各家学说》课堂教学质量,严教授带领教研室团队首先在以讲解学术史和名家经验为主的《中医各家学说》课程建设中引入多媒体手段,课程还建立了立体化教学体系,通过虚拟校园提供的教学网站,将现代网络教学手段运用于传统中医经典课程中,拓展教学空间,充分发挥学生自我学习、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严教授还率先提倡将PBL教学带入中医基础、中医经典教学中。在他的引导推动下,中医学术发展史等相关课程也相继开展了PBL教学法改革;同时还探索讨论式教学的新手段,在课程中应用导读式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代文献和古汉语应用能力。引入PBL教学法这种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大大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这些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开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实际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信息掌握和管理能力。

教授非常重视课堂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的联系,在中医基础理论和各家学说课程教学中引入实践性教学环节,把部分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到临床,由教师带教中医、中基专业的本科生到附属医院去临床实践,在门诊和病房里选择病人,运用古文献及四大经典中辨证方法和治疗原则给学生讲解,使古典理论变得更加鲜活。

在此基础上,按照中医学科构成要素、学生中医思维和认知规律,严教授提出建立贯穿于基础和临床教学各阶段的递进式中医基础系列课程,以及“导读、精读、临床升华”三段式中医经典著作课程模块。

(三)勇于探索,积极开展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严世芸教授认为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中医药事业继承和发展至关重要,他积极授课之余积极申报各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先后负责完成了“九五”、“十五”期间国家教育部课题“面向21世纪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和“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在全国医科院校中率先实行学分制改革,并在历时十余年的研究中,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医药专业特色学分制改革理论体系,完善了各项配套工程,使其在中医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不断显现。同时率先提出以产学结合模式改革中医实践教育,将“三学期制”引入“早临床、多临床”教学体系,并设计完成了中医院校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和中医药实验教学体系,对全国中医院校起到示范作用。“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05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6年获国家优秀教育成果二等奖。2009年“以学生为中心,继承与创新并重”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获国家优秀教育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研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有“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及有效形式的研究”,上海市教委“中医学本科教育高地项目”等项目。

(四)言传身教,培养学生树立良好医德

为了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在严教授的主持下,利用“严世芸名中医工作室”,率先建立了本科生临床导师制度。鼓励本科学生随侍临诊,让学生体会理论联系临床的经验,从临床上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还定期给学生做关于临床用药经验的专题讲座,把自己的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受益匪浅。在临床带教时,严教授身体力行,不仅医术高超,且对待病人耐心细致,不管病人态度如何,严教授始终温和耐心的给病人以解释,所以病人都很信服他,同时严教授还处处为病人考虑,为许多年老体弱、或从外地来的病人中提供方便。每次门诊,不管多晚,只要还有病人,严教授都要坚持看完才吃午餐,经常不计报酬来为病人服务。这些良好的医德医风,都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使学生不仅在医术上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在思想上也让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

虽然严教授在教学、临床、科研中做出了卓著的成绩,得到了广大学生和病员的认可,但是他依旧保持着谦虚、和谐的本色,他总是将所取得的成绩归功于他的同事、老师、学生,他有着博大的胸怀,他爱才、惜才,甘为人梯,甘当中医教育事业的一块铺路石。然而,在学生的心目中,他的学术地位是至高的,因为他始终走在继承和发展中医事业的前列,走在教书育人提携后学的前列。

六、所属专业领域和学校介绍

我校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19801982年起,学科点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医古文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中医各家学说专业招收博士生(二级学科博士点),1995年建成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正式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一级学科博士点), 2005年成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011月至200712月,本学科点共培养博士50名,博士后6名,硕士生近百名。

本学科点科研基地质量规模具有较大优势: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古医籍善本、孤本、刻本、抄本数量在全国中医院校图书馆中均名列第一,为本学科深入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可靠保证。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隶属我校)为中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中医药博物馆,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文化建设基地、全国和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浦东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规模和藏品量在全国同类博物馆中位居第一。本学科点在多个学术领域中居全国领先地位。由裘沛然教授主编、严世芸教授副主编的《中国医籍大辞典》。严世芸教授任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医家学说及学术思想史》主编,吴鸿洲教授任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医学史》副主编。张玉萍教授任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文献学》副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20056月成为上海市第二期重点学科,以基础医学院、中医文献研究所、中医药博物馆、校图书馆为依托,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近年的努力,本学科点基本形成了一支由3040人组成,硕士、博士学位比例达到65%,其中博士学位比例达到30%的高层次学科队伍。并建立起以校级终身教授、院级学术顾问为主的、由45位德高望重老专家组成的学术顾问小组。

上海中医药大学创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高等院校之一。学校位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占地500余亩,教学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学校各类在校生有6500余人,与1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短期留学生,每年600余人次。学校拥有600多名专家和教授,工程院院士、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全国名中医等。全校系统在职教职工5000余人。有17个二级学院及部门;3所直属附属医院,曙光医院、龙华医院、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普陀医院和上海市中医医院;13个附属及共建研究所;8个研究中心。

七、学生评价情况

为全面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学校除对每学期开设的课程进行全面的网上评教外,还利用抽样调查问卷、学生信息员评价反馈等多种方式对教师的教学风范,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医学技能、中医思维、职业素养以及医学人文态度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抽样调查。在历年网上评教中,严世芸教授深受学生好评,评价结果均为“优秀”。学生普遍反映严世芸教授知识渊博,治学严谨,视野开阔。他讲课生动风趣,思路清晰,有感染力,课堂气氛活跃,对问题的阐述简练准确,重点突出,并能引发学生对中医热点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思考。

对于将PBL教学元素运用到课堂中,以及各家学说课程教学中引入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教学改革的跟踪研究表明,有75%以上的同学认为这些措施对提高学生中医学术思想和经典理论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帮助,有86.67%的学生认为对其动手能力培养和增强团队精神有帮助,80%的学生认为有助于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有73.33%的学生认为对其协调和交流能力培养有积极意义。

严世芸教授主讲的《中医学术史》、《中医各家学说》专题讲座录像也被用于上海市高校西南片区跨校辅修中医学学位的教学中,对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近百名的同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家对严世芸教授的教学效果普遍认可,学生按照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以百分制为单位,总体评价分为91.32分。

此外,严世芸教授主编的《中医各家学说》、《中国医学史》等规划教材在全国中医院校内推广使用。在20092010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主办的“知名作家校园行”活动中,严世芸教授作为有影响力的教材主编,受学生推荐应邀到广州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学院等多所院校就所编的教材作专题讲座,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进一步扩大了严世芸教授在相关教材中的影响力。

八、教学内容更新或教学方法改革情况

严世芸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学术发展史、中医心血管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以及中医科研思路与方法研究工作;从事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和“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等方面的研究。

(一)各家学说系列课程体系的创立和持续建设

80年代开始,严世芸教授和教研室同仁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相关的科学研究,编著了一系列教材和著作,逐步奠定了各家学说教研室在国内学术界的领先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将单一的《中医各家学说》发展为以《中医学术思想史》为主线的系列创新课程,开全国同类课程的先河。

1、编写《中医各家学说》教材,奠定全国影响力

  各家学说是我校最早开设的课程之一。《中医各家学说》是中医专业中反映历代中医学成就,具体阐述医学家的学说及其经验的一门后期提高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了中医学各科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与掌握中医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学术理论、临床经验和主要学术流派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提高理论水平,丰富临床知识,为今后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打下扎实基础。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用性和研究性,对中医辨证思维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严世芸教授担任各家学说教师和教研室主任,对当时各家学说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异议,认为该教材中的学派的划分不能清晰反映医家的学术思想和学术发展的脉络,这个观点得到了前辈的首肯。严世芸教授决定重新编写各家学说教材。随后出版了由裘沛然任主编,严世芸任副主编的《中医历代各家学说》,在全国中医院校使用后获得了广泛好评。

   在此基础上2003年严世芸主编新世纪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各家学说》出版,并获2005年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三等奖(教育部),2005年严世芸主编新世纪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各家学说》(第二版)出版。该教材的编写,除了充分反映历代各医家提出的新的学说之外,较其他各版教材进一步充实了临床辨证论治等方面的内容,并着重增补了一些与其学术理论相关的医案,以期加深医学生对该医家学术思想的理解,继承前贤精湛的医术。书中选录了医家的部分原著,包括正文中未涉及的内容,供学习时参考,有助于学者对该医家学术思想有更全面的了解。

2、构建《中医学术思想史》课程,逐步形成课程群

教授提出按照学生中医思维形成的规律,结合知识掌握进程,将中医经典课程与中医各家学说课程进行了重组,拓展适合不同教学层次和进程的要求、形式多样的课程群,使之贯穿于基础和临床教学各阶段,开创国内中医基础及经典课程改革之先。为了体现中医学术史、各家学说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因为他认为单纯的各家学说不能全面掌握中医学术发展规律和脉络,只有把各家学说与学术史相结合才能找到其中的规律,而各家学说是古代医家在实践中发展和总结的,必须应用到临床中去,故在1989年主编了《中医学术史》,该书中同时增加了临床实践的内容,使学生能把各家理论知识和临床结合起来,同时掌握临床思维与方法论。

该书属于史学的范畴,编写以历史演绎为经,以学术成就为纬,较之医史增加了学术的深度和广度,较之各家学说强调了学术发展的脉络原委。并在全国中医院校中,首先在研究生中开设“中医学术史”课程至今2005年严世芸又主编新世纪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医家学说及学术思想史》。该教材适用于七年制学生,是以往《中医各家学说》教材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更加突出了中医学术思想的形成、传承、发展、演变的轨迹,凸现了学术发展的脉络及其对医家临床实践、所取得的医学成就的影响,注意阐明其学说形成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彰显其学术创新的思路与方法。这门课程的开设,对提高医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术素养,激发其科学创新精神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与实际意义。

2004年严世芸教授编著出版了《中医学术发展史》,该著作在原来《中医学术史》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化和拓展,加入了较多最新研究成果,作为《中医学术史》教材的拓展和延伸材料,依据历代医学文献,寻流溯源,概述了自春秋至清末的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轨迹;论述了中医理论与临床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总结了临床各科的形成、发展及各历史阶段的学术成就,是学习、研究中医药的重要参考书。 

(二)率先提出进行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体系改革的设想

1、传统的中医课程体系主要依赖于“一本书论学、一本书开课”的模式。通行的中医知识体系有其整体性优势,但较少地考虑学科的有序分化和学生知识构建的规律,学生在高度抽象而又边界模糊的中医知识海洋中学习往往会迷失方向,悟出真谛的可能只是其中的少部分人。为此,严世芸教授思考着要对中医学科体系进行必要的分化和重构,使古老的中医也能适应现代多学科发展的趋势。作为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医史文献学科的带头人,他提出了进行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体系改革的设想。在其倡议下,1984年起我校率先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实施以中医基础学科及课程分化为先导,探索新型学科和课程体系。严世芸教授提出了按照中医学生认知规律,将传统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基础课程、临床课程相互封闭独立的教学进程转变为三条主线并行交融的教学组织形式,分化重组形成新的中医基础系列课程的改革思路和设想,并在临床实习阶段强化中医基础回归教学,设定临床讲座学分用于学生中医基础理论和中药、方剂临床运用能力的提高。最终形成了以中医学导论(中医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中医藏象学(中医特色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理论)、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诊断和辨证学、中医预防和治疗学总论等为核心的中医基础系列课程,为学生建立完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打下基础。

2、中医经典著作是培养学生掌握灵活的思辨能力的核心课程,是几千年来中医伟大成就的集中体现,不仅包含有经典的中医理论和哲学方法论,同时也是临床实证的重要文献。严世芸教授根据经典著作语境古奥,临床实践性强的特点,按照基础课程改革思路,在学校提出打破课程跨度,将集中封闭的组织形式按照学生中医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拓展进程,将中医经典课程拓展为以适合不同教学层次和进程要求、形式多样的课程群,并贯穿于基础和临床教学各阶段。为了是经典教学不断线,严世芸教授还提出了三段式教育的设想,据此,我校在全国中医院校中率先形成“导读、精读、临床升华”三段式教学。学校此举在于重点完善传统中医经典课程教学模块:按照中医学科构成要素、学生中医思维和认知规律,建立贯穿于基础和临床教学各阶段的递进式中医基础系列课程,以及“导读、精读、临床升华”三段式中医经典著作课程模块。通过修订指导性教学计划,完善“精读”阶段,单列“中医经典课程”模块,重点建设内经、伤寒、金匮、温病四大经典,力争实现经典课程教学全覆盖,并且对于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开设不同的教学班次。

4、为配合课程体系改革,1987年,由严世芸教授牵头主编了国内第一套中医基础分化教材。经过不断的充实发展,由他本人主编或指导学术继承人主编《中医基础理论系列改革教材》、《各家学说》、《中医医家学说和学术思想》、《内经选读》、《中医诊断学》等基础课程先后被列为“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世纪规划教材。

5、这些改革,起到了辐射全校的作用,学校已成功建设校级精品课程6门,上海市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在全国中医药院校具有示范效应。

 

(三)率先提出创立基础与临床融合的中医实践教学新模式

中医,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一方面要继承,要保护,但另一方面更需要不断地发展与创新。传统作坊式的师承教育能够把一些中医名家的学术特点继承下来,因此在培养中医特色人才方面,有它的长处,中医是属于社会的,是要为社会服务的,如果仅仅是局限在某一流派之中,固步自封,对于本学派的知识传承来说,或许很有价值,但是对于整个中医的发展,却是弊大于利了。严世芸教授从自己切身体会中悟到了临床的重要性,认识到中医教育是带有经验性、感悟性很强的一个学科,中医的最终目标不是放在博物馆里供人欣赏,而是要融入社会为人民服务。他经常思考让学医之人多下临床、早下临床,而且多接触急诊,多接触病例,在扩大视野的同时获得尽可能多地操练实践机会,可能是知识转化为能力最为有效的途径。在借鉴现代医学临床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应充分吸收传统师承教育的长处,以中医临床基本思维培养为主体,改革临床教学模式。所以,严世芸教授首先提出在本科生中引入导师制,就是希望能够在高等教育中吸收师承教育的优良因子,把两者糅合起来,在高等中医教育尽可能地保持中医特色。而这一做法延续至今,成为了中医教育界的共识。在他推行学校环境下导师制度的二十年后,国家又在在上海、北京等地又开始了新一轮师承教育与专业学位教育相结合的试点。

1、创立基础理论实践教学新模式,坚持一线带教本科生

他把这种设想首先在各家学说课程中实施,近年来各家学说教研室开设了《近代名医国手临床经验谈》以及《中医药古今理论与实践的对比分析》优秀本科生实践指导课等课程,这些课程将各家学说中历代相关的理论加以比较分析。该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自由结合形成若干专题研究小组,由教师分别指导,对历版教材中五脏功能的描述进行比对分析研究,并形成小论文交流,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些名医的临床经验也加深了学生对各家学说理论的理解,使学生能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运用此知识。

在前期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各家学说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围绕提升学生中医继承能力,不断探索“早临床、多临床”实践新模式,严世芸教授提出以“早期导入临床,后期基础回归”为主线的教学改革思路,结合中医师承教育的优点,构建并组织实施了理论与实践相合、基础与临床结合、从基础到临床的全程中医临床实践教学体系。以中医临床基本思维培养为主体,融合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基本意识,在国内医科院校中率先实行“三学期制”改革,实现阶段式、递进式的反复临床实践教学从第1学年开始,每学年分2个大学期(各15周)和1个小学期(10周),并在小学期集中安排临床实习和中医四诊等基本中医思维训练项目。

严世芸教授身体力行,多年来坚持开设普通门诊,并在门诊带教指导优秀本科生,针对具体病例,结合经典理论加以讨论,让学生对经典知识有了切身的体会和感悟,在实践中理解了中医辨证思维的魅力。

小学期临床实践加强了学生与临床医师、患者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促进了学生医德及职业素质的养成。据统计,有8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实践教学中找到了引以为道德榜样的好教师,七年制学生在小学期实践外继续参加课余跟师的比例达50%-60%

2、提出各家学说课程在临床阶段的强化及中医传统病房建设设想

严世芸教授意识到,强化学生中医整体思维能力培养,在多元化医疗的基础上,有必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打破现行按西医学科分病区的体系,跨学科地将中医内科、针灸、推拿、康复等学科整合在一起,彰显中医药特色,着力于发挥中医整体诊疗特色,并能在短时期内向学生集中展示名老中医风采。在他的倡议和具体指导下,各临床医学院在名老中医诊疗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在全国中医药院校率先建立了传统中医教学示范病房,使其成为名医汇集、特色鲜明的“教学特区”。与此同时,结合名老中医工作室跟师活动,要求学生开展名老中医医案整理工作,藉以训练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中医辨证规律的习惯,学会对传统中医经验的整理和传承能力。目前由学生整理的近40万字的老中医医案已经正式出版发行。

与此同时,在中医基础理论和各家学说课程教学中也引入实践性教学环节,并将中医各家学说与传统病房的综合教学改革相结合,建立了“中医内科-各家学说(学术思想)-老中医带领下的临床实践”融为一体的中医传统病房教学模式。严世芸教授亲自担任病房顾问和指导教师,把部分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到临床,由教师带教中医、中基专业的本科生到附属医院去临床实践,与临床教师结合,在门诊和病房里选择病例,运用古文献及四大经典中辨证方法和治疗原则给学生讲解,加深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加强临床基本技能与基础知识的有机融合,使古典理论变得更加鲜活。

为有效把握中医灵活思辨能力和学科交叉特征的教学内涵,并提升传统课程教学的规范性、稳定性,2007年起严世芸教授又提出将有关课程中业已成熟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参照国外经验,逐步建立主干课程的教学策略和细则(learning benchmarks),推进标准化建设,目前学校已完成的教学策略达十余册。

严世芸教授牵头主持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历经我校二十余年实践,确立了在国内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领先地位。1999年通过首批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估;2007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结论;2008年顺利通过中医学专业试点认证专家组考查,学校在十个方面42个领域73个指标都达到了必需的标准,专家组一致认为上海中医药大学能对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起到引领作用。

(四)基于中医人文特点,建设具有中医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

作为国家级医史文献重点(培育)学科的负责人和本校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严世芸教授十分重视中医专业学生中医特色人文课程的建设,认为是学生中医思维和职业素养教育的“基础之基础”。为了完善本科学生中医基本知识构成体系建设,严世芸教授带领学科团队在原有人文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围绕核心知识与拓展知识的有机结合,对于传统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进行重新筛选,2001年起重新设计了中医学专业中医文化课程总体思路,并开始建设系列中医文化及人文类拓展课程群,学校也据此意见对传统课程教学重点和时数作了调整,从2006起,在必修课中强化了人文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力度,目前基本建立了社会类学、管理类学、法学类、艺术类、语言信息类、交叉学科类、专业类等七大选修课程,及中医特色人文教育课程,《古文观止》、《四书导读》、《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类讲座课程》等选修课,2001年起在新生中开设中医特色人文社会实践课程,每年开设人文讲座。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基础性教育, 除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兴趣外, 重要的是在人生观、价值观、人文精神、爱国主义、科学态度、敬业精神等等方面影响、教育学生。

2010年严世芸教授依托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的资源,向学校建议开设具有中医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学校采纳此建议,在梳理原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通过“统筹资源、优化调整、重点建设、分类管理”等原则,逐渐构建符合中医药院校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涵盖5大课程模块,:文史经典与现实体验、哲学智慧与批判思维、中医药学与现代科技、社会服务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视角,培养既有专业知识技能又有健全人格、既能自由全面发展又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完整的人。

九、教学手段开发、应用情况

1、为提高《中医各家学说》课堂教学质量,严世芸教授带领教研室团队首先在以讲解学术史和名家经验为主的《中医各家学说》课程建设中引入多媒体手段,通过声像教学课件的运用,第一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充分运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第二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教学气氛;第三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便于学生自学和提高;第四在具体教学内容上通过相关学术内容的前后贯通以及与现代临床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中医理论及临床的认识能够更深入一步。同时,为促进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该类课程还建立了立体化教学体系,通过虚拟校园提供的教学网站,将现代网络教学手段运用于传统中医经典课程中,拓展教学空间,充分发挥学生自我学习、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2、为体现中医学强化悟性培养的教学要求,以及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着重将单纯灌输式教育向研究、讨论式教学转变,推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理念,严世芸教授率先提倡将PBL教学带入中医基础、中医经典教学中。提出“基于问题为中心学习”教学模式,抓住探究式教学的精髓,进一步研究中医药知识传承的教学特点,从发现和解决具体问题入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性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探索中医药知识传承与探究式教学的新途径,创造中医药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模式。在此基础上,将相关研究成果有效辐射,引导教师主动把探究式教学理念融入其课堂教学改革,在中医药及医学相关专业中不断深化以探究性学习课程群建设。在他的引导推动下,《中医各家学说临床实证》、《中医学术发展史》《近代名医临床经验谈》等相关课程也相继开展了PBL教学法改革;同时还探索讨论式教学的新手段,在课程中应用导读式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代文献和古汉语应用能力。引入PBL教学法这种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大大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这些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开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实际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信息掌握和管理能力,我校已成为以问题为导向的,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PBL标杆院校。

3、严世芸教授重视课堂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的联系,在中医基础理论和各家学说课程教学中引入实践性教学环节,推进中医各家学说与传统病房的综合教学改革,亲自担任病房顾问和指导教师,把部分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到临床,由教师带教中医、中基专业的本科生到附属医院去临床实践,在门诊和病房里选择病人,运用古文献及四大经典中辨证方法和治疗原则给学生讲解,使古典理论变得更加鲜活。

4 配套教材和专著的延伸和补充,拓宽学科研究领域

为了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严世芸教授主编了配套的习题库:《中医药文摘题库―中医各家学说分册》《中医药多选题库―中医各家学说分册》(均为1988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十五”规划教材的配套教学用书:《中医各家学说习题集》2004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学问答题库―中医各家学说分册》、《中医学多选题库―各家学说分册》(均为2001年山西科技出版社)。

这些题库既可配合“十五”教材,章节对应,试题题型多样,附有参考答案,方便学生课后学习自测评估。也可作本课程考试题库使用,尤其是问答题库,对于各家学说课程学习中之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均有详细的论述,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深入学习各家学说课程使用,亦可作为青年教师教学参考使用。这几本习题库都印刷了数千册,广为传用。

1991年严世芸教授携教研室全体同仁撰著出版了《中国医籍通考》,共辑集医籍达九千余种,上塑出土文物,下迄清代医书,旁及日本、朝鲜的中医古籍,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详实的中医文献资料。1993年严世芸教授还主编了《宋代医家学术思想研究》,作为补充材料充实在教学中。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2002年出版的《中国医籍大辞典》(编委会常务副主编)是一本大型的工具书,为国家组织的中医药辞典,囊括古今,收录宏富,集医学之大成,包括现存古医籍以及近代至1999年出版的有一定价值的中医药巨著,考证辑录历代亡佚的医书,是对我国中医药宝库内容的首次全面系统整理与研究,也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书。

    中医经典著作是培养学生掌握灵活的思辨能力的核心课程,是几千年来中医伟大成就的集中体现,不仅包含有经典的中医理论和哲学方法论,同时也是临床实证的重要文献。严世芸教授提出了编撰《内经临床学》著作的设想,在他的引领下,在医史文献学科领带和学术带头人的共同努力下,该著作在2010年得以出版,成为经典著作学习和临床实践的重要参考书。

十、主要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著作及自编教材情况

论文(著)题目/教材名称

期刊名称、卷次/出版社

时 间

《中医学术史》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895

《宋代医家学术思想研究》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938

转变教育观念,促进高等中医药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

中医教育  1996.3

1996.3

高等中医药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9.3

1999.3

加入世贸组织背景下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

中医教育 2002.3

2002.3

十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医各家学说》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2

中医药教育创新与现代化

医学教育2003.6

2003.6

中医药教育创新与现代化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3.7

2003.7

《中医学术发展史》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49

十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医医家学说及学术思想史》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512

转变教育观念,促进高等中医教育人才培养()()

天津中医药2006,3,4

2006,3,4

《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报告》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6

 十一、科研工作情况

    1、严世芸教授目前主要着力于中医学术发展史、中医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及学术经验、中医心血管临床和实验研究。主持课题有:宋代医家学术思想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藏象辨证论治体系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历代名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特色综合研究(上海市卫生局)、魏晋南北朝医学学术史研究(上海市教委)、强心饮防治慢性心功能不全MMP1RIMP3调节机制的研究(在体和离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中医综合心脏康复对急性心梗后心肌重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上海市科委)、慢性心力衰竭时骨骼肌功能受损及新加坎离煎干预影响的研究(上海市卫生局)、中药可心舒胶囊开发研究(上海市科委)、中医药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及有效形式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及有效形式的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证候、证治部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教育部)、中医学本科教育高地建设(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医药教育发展纲要――中医药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

2、严世芸教授担任国家教育部中医医史文献重点学科、上海市医史文献重点学科、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重点学科等学科带头人,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作为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中医医史文献重点学科带头人,严世芸教授主持和带领全学科成员进行了中医与中医传统文化的系列研究,开展了敦煌医学研究、《道藏》医籍研究与校注、儒、释、道与中医、新出土简牍涉医文献整理与研究、上海地区清末前馆藏未刻中医药抄本研究、《永乐大典》医学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具有文、史、哲与中医学研究结合密切的特点,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

严世芸教授主编的《中国医籍通考》是第一部比较全面的医籍目录通考的专著,全书共收医籍8194种,500余万言,是目前收录医籍最多的权威性著作,其数量、质量均超过日本的《医籍考》,其辑录的医籍,上溯出土文献,下迄清代医书,旁及日本、朝鲜的中医古籍,凡近代史志和近贤所著的医书目录,有载必收,有遗则补,并从有关资料中收录钱谦益、史可法等文集中所未见的医籍序跋,举凡孤本、珍本、手抄本均在网络之列。该书的出版改变了中国没有一本自己编撰的完整医籍通考,同时也从此改变了我国中医文献研究和教学的被动局面,在中日医药交流中,弘扬了中华民族自尊精神。具有开创性和权威性,解放日报曾赞曰:“一本书改变了一段历史”。该书获2004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文献类三等奖。

严世芸教授主编《中医学术发展史》依据历代医学文献,寻流溯源,概述了自春秋至清末的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轨迹;论述了中医理论与临床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总结了临床各科的形成、发展及各历史阶段的学术成就。内容翔实,资料可靠,全面反映了中医药学的光辉业绩。是学习、研究中医药的重要参考书。该书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另主编《宋代医家学术思想研究》,获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医医家学说及学术思想史》获卫生部优秀教材三等奖。负责《中国医籍大辞典》获2005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009年初严世芸教授主编的《实用中医内科学》出版。

近年来严世芸教授又开展三国魏晋南北朝医学研究,该项研究运用史学、中医文献学和医籍研究方法,对这一时期散见于后世的各种医著中的亡佚医籍进行查缺补漏,钩玄索隐,整理辑复,以恢复其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撰著出版《三国两晋南北朝医药总集》。该项目的研究在国内外中医学术界具有先进性,填补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研究的空白,对医史文献、学术理论和临床实践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对各种传统辨证论治方法进行科学继承的基础上,从1995年始,严世芸主持创建了中医“藏象辨证论治理论体系”,该体系梳理整合中医历代各家各派散在的各种辨证方法,以中医固有的辨证思维、整体思维的方式,构建一个以藏象理论为核心,能包容脏腑辨证和其它各种辨证论治精华的藏象辨证论治新体系,是对传统辨证方法的一种创新、发展和提升。藏象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全面继承了中医各种辨证方法的优点,又通过重新整合、提炼、补充、演绎和验证而形成一个崭新的体系,能极大地提高辨证水平和临床疗效,为中医辨证论治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目标及中医走向国际奠定临床辨证的方法学基础。得到业内邓铁涛、任继学、裘沛然、颜德馨、何任等中医前辈的充分肯定。其主编的《中医藏象辨证学・肝胆病论治方案》已出版,《藏象辨证论治学》也即将出版。同时在藏象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利用现代生物学研究手段及五脏相关性病---效系统研究模式,针对慢性心力衰竭等疾病开展了相关藏象和治则治法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以阐明中医藏象辨证论治的特色和优势。

    目前在研课题中医学术发展史――先秦汉晋经子典籍与医学相关性研究,主要着力于中国传统典籍丛书《十三经》、《二十二子》中先秦汉晋时期的文献著作,结合西汉《白虎通》、东汉王充《论衡》、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等对医学论述相对丰富的子学思想著作的研究,挖掘其对中医学思想的发生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医学相关文献资料,并分门别类进行注解论述,形成《经子医读》专著。此书的关键,在于将经、子有关文献,联系中医学术理论进行阐释,从医学的角度阐述理解传统文化,为中医文化研究重要内容之一。

    同时还对诸子百家“和”与中医“和”思想进行研究,认为“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带有特征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孕育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学,无论是《黄帝内经》,还是历代医家学术理论和思想,都渗透了“和”的理念。表现为“生命观――精气神的和谐,人体内部以及人与自然天地的和谐为自己的特征,失和为致病的根本原因,治疗的目的就是达到“和”,这些理论,最终发展成完整的体系。是中医学思想的原则之一。“和”是中医学术思想的重要原则,并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始终。

3、为了推动中医标准化的建设,在1997年颁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严世芸教授完成了由其主持的《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的标准修订,本次修订,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参照国际标准制订方法,力求适应国际学术交流的规则。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代表性、权威性和先进性,适用于中医医疗、卫生统计、中医病案管理、中医临床医疗质量评定、科研、教学、出版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等领域。并已作为中医国际标准在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制订世界传统医学国际标准会议上被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