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约青 石坤和 赵坚姜民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培养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是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认识论原理,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加强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及临床科研能力,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尽早适应临床工作。
外科学是一门以手术或手法为主要治疗手段的科学,因此临床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手术既是一种治疗, 同时也是一种创伤,手术台上任何一点的疏忽都有可能牺牲一个病员的生命。所以为使手术能够更好的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就必须充分重视外科无菌技术和手术基本操作技术(切开、止血、结扎、缝合)两项外科手术学训练。如何有效地将书本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是目前外科教学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 两项基本技术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意义
目前,人体手术种类繁多约有近600余种,而且由于病情不同选用的手术方式也各异,虽然不同种手术在技术和方法上要求也不同。但无论何种手术、也不管手术的复杂程度怎样、手术属于哪个专科及何种具体操作方式,其关键要素却是相同的,即无菌技术和手术基本操作技术。在手术教学中强调这两项基本技术的训练,就抓住了教学的核心和关键[1],为今后更好的适应临床需要奠定基础。
外科手术与生产实践或其他科学实践中的技能训练不同,以生命结构为对象是手术技能训练的特殊性。不良或错误的手术给病人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很难补救。过硬的手术基本功,娴熟精湛的手术技巧,乃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这种基本功就包含在无菌技术和手术基本操作技术当中。如果在手术学教学中要求学生每项操作都能体现严格的无菌观念,都能符合操作原则和要领,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切开适度、显露充分、止血彻底、打结可靠、缝合正确稳妥,那么自然会提高练习质量,保证教学效果。不论是现代显微外科技术,以其高度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开拓了外科手术治疗的崭新领域。还是更尖端的外科手术新技术,这些手术技术不仅没有改变外科手术基本技能训练的重点,而且对无菌技术和手术基本操作技术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以便在引进新的手术技术的条件下充分保证手术质量。以适应医学科学的高速发展。
目前,有关临床医学研究表明[1],影响各项诊疗技能迁移的诸多因素中,基本技能的掌握是最主要因素。在手术技能中,最根本、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内容既是无菌技术和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他对其他临床诊疗技术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和显著的迁移能力。因此,把“两项基本技术”训练好,根据技能迁移这一普遍规律,不仅为手术操作技术打下了基础,也为其他诊疗操作技术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2 合理的授课方法
教学可以说是一门特殊的艺术,没有好的教学方法,就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我们采用授课和实习结合的方法进行手术学教学。手术学教学应该包括“无菌技术”、“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麻醉”及“手术基本操作”等内容。“麻醉”一般由专门的麻醉课程讲述,其余内容根据笔者体会应按照以下顺序安排较为合适[2](见表1) 。
表1 外科手术学教学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学时 备注
无菌技术 授课 2
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 授课 2
手术基本操作 授课 2 切开、止血、结扎、缝合
五种手术简介 授课 3 静脉切开、阑尾切除、胃穿孔修补、小肠切除吻合、胃空肠吻
手提式高压蒸气灭菌器应用 实习 1
手臂消毒、穿无菌衣、戴手套 实习 2
常用手术器械的辨认及使用 实习 2
打结法 实习 2 单手、双手、持钳打结法
缝合法 实习 3 3 类、13种均操作
外科手术示教 实习 3 完成5种手术
术前讨论 实习 2 任课教师主持
动物手术 实习 7 必须完成四种(除胃肠吻合)
机动 实习 4 考试或总结
“无菌技术”是手术学之首,在两个学时的授课后,实习时重点介绍高压蒸气灭菌器的应用,因其携带方便,便于现场示教,且与其他高压蒸气灭菌器原理相同,也便于同学毕业分配到基层后能自己掌握高压灭菌技术,更好的在基层工作。“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安排在手术操作前讲授,使同学们较早的了解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处理的重要意义, 并在术前讨论中结合运用,然后再过度到“手术”这一环节。实习前另安排2次授课,扼要讲授手术基本操作和五种手术介绍(静脉切开、阑尾切除、胃穿孔修补、小肠切除吻合、胃空肠吻合) ,简明阐述具体手术的术前准备、术后处理、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步骤等, 使同学们自己手术时有条不紊的按程序操作。同时放映相关内容的电教,然后进入实习阶段。
由于现代外科学的飞速发展,要求外科医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与手术相关的局部解剖、影像学、病理、生理学知识,在总结经验与教训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实践经验。手术学教学尽管学时较短,看似比较简单,但医学生如果毕业后从事与外科相关的专业,那么在手术学课程学习阶段所接受的基础训练会对将来的临床工作能力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新的教育体制下,在手术学教学中不能以单纯传授知识为目的,既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外科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行规范、有效的入门训练[3]。结合手术学的教学特点,转变教学观念,培养适应现代外科学发展方向的高素质优秀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田力,赵俊,马丽,于东.再谈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突出两项基础技术的意义.局解手术学杂志[J].2006.15(2) 123.
2.梁力建. 外科学[M].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3.金钢,蔡郑东,卓冬兰,徐逸萍.加强外科手术学教学的几点体会.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J].2006 Apr;13 (2) 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