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学生中医内科临证思维方法的探讨(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论文40)

发布时间:2008-09-25

   何颂华,茅建春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临床辨证;临证思维方法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的基础学科,学生经过四年的理论学习后,在。第五年毕业实习中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是放在我们每一位临床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而且中医内科学是临床的主干学科,若能使学生初步建立起中医内科的临床辨证思路,对学生学习其它临床学科可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这也是我们临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提高学生的临床辨证能力,建立起中医内科学的临床辨证思路,我院中医内科教研室从三个方面入      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加强《中医内科学》教材建设

  以往的《中医内科学》教材过于理论化,与临床实际情况存在脱节。如在辨证论治的辨证要点上,过于笼统,大多泛泛于气血、阴阳、虚实、表里等八纲辨证内容,缺少与具体病证相对应的且有鉴别特征性的症状、症候的区别,使学生在熟读书本的同时却茫然于临床一病一证的鉴别诊断,缺少临床可操作性,且辨证方法内容陈旧,不能体现中医的发展现     状。为此,我们结合临床实际及现代医学进展,对以往的《中医内科学》教材进行了内容充实,重新编写了符合现代中医特色的新教材,将一些现代医学有助于鉴别诊断的实验室检查内容及临床新近体会的中医症状、症候辨证方法吸纳入新教材中,同时补充了以往教材所缺乏的病与病、证与证之间的转归与联系,从而让学生学会用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观进行     中医内科学的辨证。   

  编写《中医内科学》辅助教材   

   《中医内科常见病证的辨证思路》一书,从临床实际出发,帮助学生整理了中医内科常见51个病证的临床辨证思路,使学生在临床接触每一个病证时,有个基本的辨证思维程序和思路,同时将一些临床常见且以往教材未收入的证型编入其中,以丰富学生的临床辨证思维。对于一些寒、热、虚实错杂的病 证,多从临床实际情况出发,帮助学生分清主次,寒热虚实兼顾,学会因人因证地辨证,而不是凝固于一证一类的模式化辨证。

  以多媒体形式模拟临床四诊和辨治过程

  对于一些有明显临床症状、体征的病人,我们与熟悉多媒体教学的人员共同合作,建立了《中医内科临床实践考核及练习电脑多媒体资料库》,其包含15个病证模板,涉及约30个章节内容,发挥人机交互的功能,以多媒体形式模拟临床四诊和辨治过程,供学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选择诊疗方案,训练和考察学生的具体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的准确性,并由电脑自动判断和登记成绩。通过95、96、97三届学生的教学试点,这一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表明了该资料库设计新颖、教学理念先进,对培养学生的中医基本功和整体临床医学思维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该成果在1999年全国中医本科教学评估中获得了教育部专家的一致好评,同年还通过了上海市教委的成果鉴定。

  总之,我们从2000年逐步开始加强学生中医内科辨证思维的教学改革,重点训练学生临证时的辨证思路,通过3届本科毕业生中医内科临床技能考试检验发现,他们的中医临床辨证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思路较往届生开阔,学生对中医内科的兴趣也明显提高,使我们的中医内科的临床教学效果上了一 个新台阶。

  (收稿日期:2003―08一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