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临床课程开展PBL教学法的若干思考(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论文39)

发布时间:2008-09-25

  

林勋

  

PBL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目前正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通过实地考察学习以及查阅相关文献可以了解,PBL教学法相比较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主要在于以下三点。首先,在于它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自主地、积极地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十分容易地获得来自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信息;其次,可使有关课程的问题尽可能多地当场解决,在讨论中可以随时纠正自己不正确的观点,加深对正确理论的理解,还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使学习过程缩短,印象更加深刻;第三,它不仅对理论学习大有益处,还可锻炼学生们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主导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些将对学生今后开展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等打下良好基础[1]

  

  必须引起注意的是[2] [3],临床课程应用PBL教学法,教师应该熟悉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能力情况,这样才能规划好学习的重点、难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讨论提纲,选择出适当的临床病例,此为做好PBL教学的基本前提。其次,学生应该有主动学习的自觉性。PBL教学的成功开展,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从准备资料开始,就要结合提纲、病例去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做出初步的判断,并积极与同组同学交流沟通,大家同心协力得出最佳结论。这样的学习,花在前期准备工作上的时间精力大大多于普通的课堂学习,因此需要学生们有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标。再者,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技巧。PBL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对本专业、本课程内容熟练掌握,还应当扎实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并要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寓教于乐、控制课堂节奏等技巧。因此教师自己也应当在平时注意积累,打好基础。最后,还需要注意配套设施的建设。PBL教学将部分以往由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交给学生自学,为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们必须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这对医学院校的信息资源提供也提出了较高要求。除了传统图书馆内的纸质资料,今后越来越多依赖的将是网络信息资源,此外针对临床病例的问题也需要进行前期准备等。

  据文献报道[4],目前国内采用PBL教学法的主要程序及实施步骤主要是设问-讨论-总结三段式教学,包括:

  

  1、准备讨论提纲。在每一章节学习开始前,教师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及知识结构,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核心,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小问题,配合相应的临床病例,作为课堂讨论提纲。

  

  2、学生分组预习。学生按每8~9人划分为一学习小组,预习教材相应章节内容,并查阅参考文献,仔细思考并讨论提纲中的问题,做好笔记,如有可能也可提出新的问题。

  

  3、课堂启发讲授。教师在大课开始后利用较短时间介绍一些有关疾病的基本概念、临床特征、最新进展等内容,以便学生更好地讨论。

  

  4、课堂集中讨论。以问题为基础进行讨论。各组学生推选代表发言,阐述其对提纲中若干问题及所选临床病例的看法,做到各组畅所欲言,甚至展开辩论。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启发和引导的作用,可以控制讨论的节奏,协调各组之间的关系。

  

  5、教师归纳总结。学生讨论完毕,由教师对一些共同性的问题和争议大的疑难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归纳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同时对各组的发言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提出今后改进的要求。

  

  6、教学效果评估。分别通过书面理论测试和操作技能考核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估,理论测试包括多选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及病例分析等,操作考核包括书写病历、实际操作等。

  

  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医临床课程开展PBL教学法亟待做好以下4点工作:

  1、课程是灵魂。鉴于境外医学院校在前期教学中只有约20%的课程采用PBL教学法,由此中医院校在开设试点课程时更要慎重,不能全面开展,而应该遴选具备一定前期工作基础、师资力量雄厚、中医特色和学校特色显著的课程开展PBL教学法。

  2、学生是主体。任何教学方法的改革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过分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不善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也没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而PBL教学法将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差、知识面狭窄的学生对PBL教学的适应性不如基础好、知识面广的学生。目前正在接受临床课程的学生绝大多数均经过了多年的传统教育,如何接受并适应PBL教学法也成为一个新的问题。

  3、教师是关键。众所周知,实施PBL教学法不光需要“精兵”――学生,更需要“强将”――教师。如前所述,PBL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对教师队伍进行必要的培训。

  4、评估是保障。尽管PBL教学法在国内外教育领域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可靠的教学效果,特别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但是科学的评估体系尚未健全。因此在开展PBL教学法的过程中,应逐步建立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科学评估体系,由此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医学科特色的PBL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文.PBL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法探讨.中医教育,2003,22(5):59~60

  2、赵加泉.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中医教育,2000,19(4):34~35

  3、赵丽平,瞿幸.病案教学法在中医皮肤科教学中的应用.中医教育,2001,20(4):31~32

  4、黎烈荣等.PBL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中医教育,2001,20(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