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有阳疾者 取之下陵三里略释(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论文24)

发布时间:2008-09-25

张翠红

   

  提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灵枢・九针十二原》中“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的理解感到有困难,本人认为其中的“有”通“又”,所谓“阴有阳疾”,即为“阴又阳疾”,指寒热象不明显或寒热夹杂的病证。特从历代文献的注释、“有”字的字义、足三里穴的主治等三大方面说明自己的理解。

  关键词:灵枢    阴有阳疾    足三里

  

 

  1.前言

  在给本科生授课过程中,讲到《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这句话,学生对其中的“阴有阳疾”感到很难理解,个人认为这里的“有”字通“又”字,“阴有阳疾”即为“阴又阳疾”,是指寒热象不明显或寒热夹杂的病证。为了支持此种解释,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2.历代文献对此段话的解释

  为了正本清源,特查阅了从晋隋唐至20世纪七十年代的7本与《灵枢》相关的校释文献著作,主要内容如下。

  1)缺卷覆刻《黄帝内经太素》

  “刺热者,如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解释为“刺热者,决泻热气不久停针徐引针,使病气疾出,故如手探汤,言其疾也;刺寒者,久留于针,使温气集补,故如人行迟若不行,待气故也;阴有阳疾者,诸肠以为阴阳有疾也。”[1]这里将“阴有阳疾”解释为“诸肠以为阴阳有疾也”。

  2)《针灸甲乙经》和《针灸甲乙经校释》

  “刺诸热者,如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刺虚者,刺其去,刺实者,刺其来。刺上关者……,病高而内者,取之阴陵泉,病高而外者,取之阳陵泉。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

  《针灸甲乙经》对本段原文没有注释,其对本段原文的记载是在“刺诸热者,如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与“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之间还有“刺虚者,刺其去,刺实者,刺其来。刺上关者……,刺下关者……,病高而外者,取之阳陵泉” [2]这一段话,可能是皇甫谧编撰《针灸甲乙经》时对原文顺序作了调整。

  山东中医学院主编的《针灸甲乙经校释》对本段话解释如下:“刺一切外因热病,针当浅刺快出,好象手探热汤,一触即还。刺阴寒凝滞的病,应当深取留针,静待气至,好象行人有所留恋,不愿走开一样。刺正气虚的病,要用随其气去以济之的补法……。热在阴分的病,应刺足阳明经合穴三里” [3]。将“阴有阳疾”解释为“热在阴分的病”。

  3)《类经》

  此段话下注释为:《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此以下皆言刺治诸病之法也。如以手探汤者,用在轻扬,热属阳,阳主于外,故治宜如此。如人不欲行,有留恋之意也。阴寒凝滞,得气不易,故宜留针若此。阴有阳疾者,热在阴分也,下陵即三里,足阳明经穴[4]。此处从《针灸甲乙经》,将“阴有阳疾”解释为“热在阴分”。

  4)《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此段话下注释为:此言诸病各有当治之穴也,凡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其热可畏也。刺寒冷者,如人不欲行,其寒可畏也。阴经有阳病者,当取之下陵三里,系足阳明胃经穴(即三里穴,系四一名,又见下本输篇)[5]。此处将“阴有阳疾”解释为“阴经有阳病”。

  5)《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此段话下注释为:寒热,风雨寒暑外袭也,故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谓热在皮肤所当浅取之也。寒清者,内因之虚寒。宜深取之,静以守气。故如人不欲行也。阴有阳疾者,阳邪而入于内也,下陵三里,在膝下三寸,足阳明之经,阳明之主合也[6]。将“阴有阳疾”解释为“阳邪而入于内”。

  6)《灵枢识》

  “如以手探汤”下注释为“张云:用在轻扬,热属阳,阳主于外,故治宜如此。”

  “如人不欲行”下注释为“张云:有留恋之意也,阴寒凝滞,得气不易,故宜留针若此。”

  “阴有阳疾者”下注释为“张云:热在阴分也。”

  “下陵三里”下注释为“马云:足阳明胃经穴,即三里,系四字一名。” [7]

  可见丹波元简的注释多从张介宾和马元台,将“阴有阳疾”解释为“热在阴分”。

  由以上各家的注释可以看出,对“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的理解没有很大差异,都认为热性病留针时间宜短,寒性病留针时间宜长。但对“阴有阳疾”的理解则各有不同,主要有四种:一是《黄帝内经太素》的“诸肠以为阴阳有疾也”;二是《类经》、《灵枢识》《针灸甲乙经校释》的“热在阴分也”;三是《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的“阴经有阳病”;四是《黄帝内经灵枢集注》的“阳邪而入于内”,个人以为以上四种理解都很牵强,不易理解。

  3.“有”字的字义

  对“有”字的字义查阅了相关典籍,主要内容如下。

  1)《尔雅义疏》

  �、庞,有也”条下有“有之为言又也,亦言富也,易杂卦云大有众也,有与大皆丰厚之意,故其义相成矣。” [8]

  2)《说文解字注》

  “有”字条下有“又声,云九切,古音在一部,古多�有为又字。” [9]

  3)《汉语大字典》

  “有,《说文》:‘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声。林义光《文源》按:有非‘不宜有’之意,有,持有也,古从又持肉,不从月。”其大意有三,主要如下。

  (1)       yǒu《广韵》云久切,上有云。之部。下有意项22种,主要有

  n         与“无”相对

  n         取,获得

  n         保存,保护

  n         丰收

  n         果

  (2)       yòu《集韵》尤救切,去宥云。之部

  通“又”,清朱骏声《说文通讯定声・颐部》:“有,�借为又。”

  n         表示重复连续

  n         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3)       wěi 同“洧”,古水名,即今河南省双洎河。[10]

  由以上查阅到的“有”字字意,可知古代“有”多假借为“又”,这也是本人将“阴有阳疾”理解为“阴又阳疾”的文字学依据。

  4.足三里穴的主治病证

  在查阅了历代文献对“阴有阳疾”的解释和“有”字的字义后,再从足三里穴的主治病证说明“阴有阳疾”是指寒热夹杂或寒热象不明显的病证。

  1)《灵枢・五邪》

  “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 [11]

  2)《针灸大成》

  “三里,主胃中寒,心腹胀满,肠鸣,脏气虚惫,真气不足,腹痛食不下,大便不通,心闷不已,卒心痛,腹有逆气上攻、痛不得俯仰,小肠气,水气蛊毒,鬼击,痃癖,四肢满,膝��痛,目不明,产妇血晕。”

  秦承祖云:诸病皆治。

  华佗云:主五劳羸瘦,七伤虚乏,胸中瘀血,乳痈。

  《千金翼方》云:主腹中寒胀满,肠中雷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腹痛,胸腹中瘀血,小肠胀皮肿,阴气不足,气不足,小腹坚,伤寒热不已,热病汗不出,喜呕口苦,壮热,身反折,口噤鼓颔,肿痛不可回顾,口僻,乳肿,喉痹不能言,胃气不足,久泄利,食不化,胁下支满,不能久立,膝痿寒热,中消谷苦饥,腹热身烦狂言,乳痈,喜噫,恶闻食臭,狂歌妄笑,恐怒大骂,霍乱,遗尿失气,阳厥,凄凄恶寒,头痃,小便不利,喜哕,脚气。[12]

  3)《腧穴学》

  膝胫�痛,下肢不遂,脚气;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疳疾,水肿,喘咳痰多,乳痈,头晕,鼻疾,耳鸣,心悸气短,癫狂,妄笑,中风;产妇血晕,体虚羸瘦。[13]

  从以上的记述可以看出,足三里穴主治病证范围广泛,疾病不分寒热,均可取其进行治疗。

  5.从医理文理角度

  根据上下文再去理解“阴有阳疾”,上文提到“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诸热者”是指热象明显的病证,可以理解为阳病;“寒清者”,是指寒象明显的病证,可以理解为阴病。这样热病、寒病都有治疗的方法,那对于寒热象不明显,或寒热夹杂的病证如何治疗呢?所以接下来讲到“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这是从文理上讲;从医理上讲,足三里穴调和作用明显,治疗的病证不限寒热。实验也表明,足三里对人的消化、呼吸、免疫等系统均有调整作用。

  6.结论

  相关文献表明,历代对“阴有阳疾”的理解各有不同,《黄帝内经太素》中“诸肠以为阴阳有疾也”的注释很难理解;《类经》、《灵枢识》、《针灸甲乙经校释》、《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集注》的解释倾向于阴分感受阳邪而发的病证,不免有些偏颇。

  通过查阅以上相关文献,个人认为将“阴有阳疾”理解为寒热夹杂或寒热象不明显的病证,更符合《灵枢》的愿意及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  隋・杨上善撰注.缺卷补刻黄帝内经太素.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0 :50

  2.  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第1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77

  3.  山东中医学院校释,针灸甲乙经校释.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701-702

  4.  明・张介宾编著,类经.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772

  5.  明・马莳撰,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1

  6.  清・张隐庵,黄帝内经灵枢集注.第1版.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9~10

  7.  日本・丹波元简等著 聿修堂医学选 素问识 素问绍识 灵枢识 难经疏证.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555

  8.  清・郝懿行撰,尔雅义疏.第1版.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2:21

  9.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14

  10.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字典.第1版. 成都:四川辞书山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2041

  11. 李生绍,陈心智点校,黄帝内经灵枢.第1版.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44

  12. 明・杨继洲著,针灸大成.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207~208

  13. 罗永芬主编,腧穴学. 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