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进
多年来,常有人说,《金匮》与《中医内科学》在教学上多有重复,此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确实,从内容而言,二者都介绍内伤杂病的诊治,涉及的许多病证也都类同,如胸痹心痛、肺胀、中风、呕吐、黄疸、水肿、消渴、虚劳、痢疾、泄泻等等;也均述及脉症、治法、方药等。粗粗一看,似乎重复得很,甚至会认为,《中医内科学》已可以覆盖《金匮》。
其实,如深入学习这两门课,对教材作仔细的分析,并进行临床体验,可以感觉到并不是这么回事。笔者根据多年来学习、教学和临床的体会,认为《金匮》教学其实与《中医内科学》并不重复。从内容而言,《金匮》虽不如《中医内科学》系统和全面,但是,《中医内科学》并未包含《金匮》中的诸多特色,而恰恰这些特色在当今临床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金匮》中的理论闪光点及宝贵经验至今仍是我们所渴求的,仍有莫大的启迪和借鉴。众所周知,对一千多年前的经典求其完备是不近情理的,也是不科学的。所以,我们应抱取其精华的态度,改变面面俱到的思路,用突出特点的方法来对待这门课程,这样,《金匮》的价值便会凸显出来。在教学中,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应着重加以体现:
1、强调思维模式
《金匮》原著在整体观的指导下,以脏俯经络理论为依据,建立了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因此,首先,要将整体观贯串于各篇讲解之中。整体观是《金匮》的主导思想,也是中医学的灵魂之一。可以从防病和治病两方面来阐述。防病可以从养慎的角度,解释未病先防的意义和方法;而治病则是重点的角度,探讨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有病早治、既病防变等机理,通过“肝病实脾”、“欲作刚痉”、“欲作奔豚”、肺痈“始萌可救,脓成则死”等例子的讲解,把整体观深深地植入学生的头脑之中。其次,必须在明确病名诊断概念的基础上,讲清疾病的发病机理、变化、相应的治疗措施和预后,而不能让学生只记概念和证型而忘记过程,忽视变化。从原文的体例来看,其思维模式是连贯、综合和随机应变的。这种思维模式就临床而言是简明实用的。如讲授痰饮病,在交代了四饮等基本内容后,可以花一些功夫指导学生认真学一学该篇的35~40条,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辨证论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有助于提高临床综合分析及应对的能力。还有,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金匮》治疗思想的一大特色,在教学中亦须予突出。诸如一病用多方,一方治多病等,应注意分析和归纳,使学生懂得针对疾病过程中的具体矛盾,应采用相应的具体方法予以解决,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突出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精华。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金匮》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掌握中医经典思维模式的过程。
2、着力介绍经方
《金匮》原著前二十二篇共载方205首。这些经方用药精当,配伍严谨,化裁灵活,疗效确实,适用范围广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故《金匮》被誉为方书之祖。这些经方若按目前方剂学分类,大致可归纳为1 8类。内寓丰富的治法。《方剂学》和《中医内科学》中虽选入了部分经方,但是,《金匮》中不少有价值的方剂却未能涉及或略而不详。如百合地黄汤、赤豆当归散、甘草干姜汤、桔梗汤、附子粳米汤、当归生姜羊肉汤、旋覆花汤、甘姜苓术汤、泽泻汤、己椒苈黄丸、当归芍药散等等。经方是学中医者不可不知的,也是学习《金匮》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应着力介绍经方。对《方剂学》和《中医内科学》已涉及的经方须结合原文进行阐述,以加深学生对其的进一步理解;对未涉及的经方则更应该详为讲解,从功效、适应证、配伍、用量、剂型、加减变化等方面,将经方的精妙之处交代明白,如人参、附子、白术、甘草、大枣等药的配伍规律,五苓散、泽泻汤的药量比例等,都应着力介绍,为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经方打下良好的基础。
3、注重取效环节
学习《金匮》,还有助于重视影响诊疗效果的各个重要环节。如《金匮》方的煮服法便颇值得一讲。有临床体验者都知道,煮服法是治病过程中直接影响疗效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考试却很少涉及,学生往往不予重视,这就影响了对经方的掌握。因此,教师在授课中不应该忽视这一重要环节的介绍。对药物的炮制、煎煮法、服法、服药后的将息以及注意点都应结合临床,加以必要的讲解。由此使学生明白,治病过程与诸多环节密切相关,欲求疗效,即使某些细节也不能不予重视,培养其严密、仔细的临床思路和习惯。
4、导读古典医籍
《金匮》原文简朴、古奥,初学者不易理解。教师首先应将原文的字词之义解释清楚,并疏通文理、阐明医理,还要介绍原著中的一些特殊文法,如省文、倒装、插笔、互文见义等。此外,尚须介绍以方测证、以证测方、方证对照、前后左右联系等方法,有助于学生自学。学生通过《金匮》课程的学习,可以打下阅读古医籍的基础,并掌握学习古医籍的方法,有利于今后进一步提高。
5、深入认识病证
《中医内科学》虽然对某些病证论述甚详,但是《金匮》所述内容有其自身特色。如论治虚劳,从病机上看,重视阴阳两虚;从脏腑上看,重视脾肾;从治疗上看,重视甘温扶阳,扶正不忘祛邪;从用药上看,与《中医内科学》也不同。诸如此类例子颇多。所以,通过本课程的讲授,有助于学生了解某些杂病之源,拓展临床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