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医学教育的取向(教育教学管理改革论文55)

发布时间:2008-09-25

王易

  21世纪的最初五个年头中,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上,高等教育经历了一次跨越式的发展。使中国高等教育完成了一次史无前例的蜕变。这次变革对教育领域、对经济文化发展以及整个的国民生活都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变革

  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继续飚升,达到21%。1792所高等院校的在校生总数达到2300万人,其中200所医学院校的在校生113万。据教育部周济部长预测,在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可达25%。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可达40%。这些数字背后的意义是:中国高等教育终于跨过了精英化(Elite)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化(Mass)教育阶段。这一本质性的改变,促成了中国高等教育从发展模式到教学理念的一系列转变,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新的矛盾。

  1998-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      单位:万人

  

   项目

  年份

  

普通高等

  

教育招生

  

研究生招生

  

 

  

扩招比例

  

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

  

毛入学率

  

1998

  

108.36

  

7.25

  

7.5%

  

642.98

  

9.8%

  

1999

  

159.68

  

9.22

  

47%

  

742.3

  

10.5%

  

2000

  

220.61

  

12.85

  

25%

  

939.85

  

12.5%

  

2001

  

268.28

  

16.52

  

17%

  

1214.38

  

13.3%

  

2002

  

320.50

  

20.26

  

19.4%

  

1600

  

15%

  

2003

  

382.17

  

26.89

  

19%

  

1900

  

17%

  

2004

  

447.34

  

32.63

  

17.3%

  

2000

  

19%

  

2005

  

504.46

  

36.48

  

12.7%

  

2300

  

21%

  

  资料来源:教育部1998-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一)中国高等教育的模式转变

  1、“苏联模式”与“美国模式”

  中国高等教育是一种舶来品,在建立伊始就浸渍在国际教育理念之中,此后虽历经更迭,但在政治与经济因素的干预下,都不外乎沿袭现成的国际教育模式,并未创立起一个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教育模式。在近百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曾经起过主导作用的教育模式主要是“苏联模式”与“美国模式”。

  “苏联模式”的特点是强调高等教育为政治与经济服务的直接性;强调高等教育规划的计划性与指令性;强调科研与教学的区分;强调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取向;强调教育计划的刚性因素;强调教育、教学环节的“三基”;强调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强调教育、教学评估的统一性与专业化因素。

  “美国模式” 的特点是突出高等教育与政治与经济关系的间接性;突出高等教育规划的市场性与指导性;突出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突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通才性取向;突出教育计划的柔性因素;突出教育、教学环节的实用性;突出教学过程的个人取向性;突出教育、教学评估的多元性与非专业化因素。

  “苏联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在短期内提供经济建设的急需人才与高素质的后备劳动力。缺点是教育、教学的规划与过程比较僵硬,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美国模式” 的优点是教育、教学的规划与过程比较灵活,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但提供高素质后备劳动力的效率稍嫌欠缺。“苏联模式”的实质是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模式,“美国模式” 的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大众教育模式。

  2、中国高等教育模式转变的过程与原因

  1949年建国以后,由于实行“一边倒”的政治决策,以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为标志,中国高等教育全盘接受“苏联模式”,这既是当时“冷战”所形成的国际政治形式的必然,也是国内经济文化建设需求的结果。实行“苏联模式”的结果是我国的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材基本满足了第一至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保证了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科学研究的发展,奠定了中国的工业化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改革进入了一条崭新的轨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际、国内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以及由改革带来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教育需求的增长,都迫使人们不得不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苏联模式”重新加以审视。这个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显现。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规模的高等院校重组为契机,以“211”工程和“985”计划的实施为标志,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了模式转变的进程。而这个模式转变的本质就是从“苏联模式”向“美国模式”的过渡;从精英化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过渡。而200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15%可以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模式转变基本完成的一个标志。

  (二)高等教育模式转变后出现的新矛盾

  和世界各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一样,中国高等教育模式转变也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和经济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新的矛盾与问题。

  1.教育质量问题

  中国高等教育模式转变后,长期存在的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的矛盾更尖锐化了,规模的扩张客观上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质量下滑,这是所有经历过高等教育大发展阶段的国家都不能例外的。即使以量少质高而享誉世界的德国大学,在大众化过程中也一度出现质量下降问题。高等教育经历了数量增长――质量下降――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这样的发展进程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我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高等教育大发展,尽管数量不足的矛盾仍很突出,但质量问题已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高校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师资短缺、开课困难、教室和实验室场地设备紧张、学生学习生活条件恶化的现象较为普遍,教师的正常发展也受到限制。

  2.教育经费问题

  中国高等教育模式转变后,经费投入的不足与高校规模扩大的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质量提高的“瓶颈”。“穷国办大教育”使我们不得不以全世界不足3%的公共教育经费支撑着全世界19%的在校生的办学规模。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证明,单纯依靠政府投入难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美国高等教育经过300多年发展,逐渐形成由政府与企业资助、银行贷款、半工半读项目、基金会赞助、个人自费以及减免税等优惠政策组成的多样化财政体系。因此寻求资金投入多元化以确保充足的办学经费是解决经费投入不足的有效途径。

  3.社会公平问题

  中国高等教育模式转变后,严重的公平问题在高等教育地区发展的巨大差异中凸现出来。在2005年,北京市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2%,上海市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3%,占全国的第一、二位,而同年西部与边远省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尚不能达到10%。另外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高校收费制度改革,对贫困地区学生造成的经济负担和因之产生的失学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平。

  4.毕业生就业问题

  中国高等教育模式转变后,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了毕业生数量扩大、就业竞争压力增大的局面。加上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社会需求脱节,产生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二、医学教育的取向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的医学高等教育,不仅面临中国高等教育模式转变后所需要解决的所有普遍性问题,同时还存在着医学高等教育的特殊性问题。

  (一)医学高等教育在模式转变后的矛盾特殊性问题

  1.职业要求精英化问题

  从医学诞生之初,医生这个职业必须由社会精英承当就是一条社会公认的法则。因此高等医学教育尤其是临床医学教育在本质上必须是一种精英化教育。当整个高等教育过渡为大众化教育时,如何维持医学高等教育的精英化就成为一个矛盾的特殊性问题。

  2.学科基础广泛化问题

  现代医学是建立在人类所有科学研究结晶基础上的生命科学,其学科基础极为广泛。为满足医生的职业需要,医学高等教育必须能够提供较为完整的普通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

  3.学习周期延长化问题

  如上所述,医学高等教育需要提供较为完整的普通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所以其学习周期必然相应延长、学习成本必然相应提高(这是世界各国医学生学习年限普遍延长的依据)。当整个高等教育过渡为大众化教育时,如何解决医学高等教育的投入与产出间的平衡、个人付出与社会需求间的平衡也是一个矛盾的特殊性问题。

  (二)医学高等教育在模式转变后的取向

  为解决这些矛盾特殊性问题,在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或普及化教育阶段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模式”中,采用了医学高等教育的“本科后教育”形式。我国近二十年中采取了招收七年制医学生、医学院校与综合性大学重组等措施,但经过这些年的实践,上述矛盾并未得到充分化解。2004年教育部批准试点举办八年制医学教育,迄今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华中科大等在内的9所地方院校和3所部队院校试办了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2006年8月在武汉召开的,有23所院校参加的中国八年制医学教育峰会上,与会专家指出,当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时,就应当形成以八年制为主体的医学学制。按目前国情,我国医学教育学制仍以五年制为主体,八年制为发展目标。由此可见中国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已经明确。上海市与周边“长三角”地区的人均GDP已达到6000美元,所以在东部发达地区形成以八年制医学教学为主体,五年制医学教学为辅助的教育格局取向已是指日可待的了(毋宁说已经迫在眉睫了)。

  三、中医药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在了解了整个中国高等教育模式转变与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向之后,反观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的现状,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向应该是可以预见的。

  (一)中医药高等教育将面临的挑战

  1.如何处理“大众化”与“精英化”的矛盾

  中医药高等教育同样也面临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医学教育的精英化的两难悖论。而且与其他医学院校相比,还面临生源选择的困境。是继续扩招,走高等教育大众化之路,还是限制招生数量,重返精英化教育,是一个进也难、退也难的抉择。

  2.是否接纳长学制医学教育体制

   当其他医学院校将长学制医学教育体制作为发展方向时,中医院校又将何去何从。这同样需要抉择。不予接纳可能面临发展的危机,予以接纳可能缺乏生存的基础。

  3.怎样理顺医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

  在长学制医学教育体制(其实目前的七年制医学生已经属于这一体制)出现后,医学生的前期理科通识教育、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知识教育、传统医学基础知识教育和临床医学知识教育以及实践环节间的知识结构体系如何组成?如何合理化?如何取得较大的“效价比”将成为一个长期而困难的研究课题。

  (二)几点看法

  1.接纳长学制医学教育体制是一种必然趋势

  在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医学教育精英化的矛盾中,长学制的“本科后”教育体制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较好解决方案。因此接纳长学制医学教育体制是一种必然趋势。如果中医药高等教育要维持其目前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地位,接纳长学制医学教育体制可能是一种唯一的选择。

  2.积极寻找长学制医学教育的合理知识结构

  一旦接纳长学制医学教育体制,现有的中医药高等教育课程与知识体系都将捉襟见肘,不敷应用。凡事预则立,在总结现有七年制医学教育得失的基础上,进一步编制长学制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已是当前中医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3.加强现代生命科学知识的学习比重

  目前国内采用的八年制医学教育体制是四年理科通识教育加四年医学专科教育,这样的模式显然不能直接套用在中医药高等教育(失败的教训已经俯拾皆是)。但无论以后采用何种方案,从理科通识教育向传统医学基础知识教育和临床医学知识教育过渡中,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知识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且对于高层次的中医学临床人材而言,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知识的拥有量是直接决定其科研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大幅度的提高现代生命科学知识的学习比重势在必行。

  4.构建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新框架

  诚然,在目前的高等教育现状下,只重视长学制医学教育体制的发展是行不通的。在考虑建设长学制医学教育体制的同时,还必须因时因地制宜,构建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新框架。以目前的上海地区而论,这种框架似以长学制中医教育为主导;五年制中医教育(应与全科医生教育相结合,以培养具有中医特色的全科医生为目标)为主干;三年制涉医高职教育为支撑的教育框架最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