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山1 蔡巧玲2 汪 浩2 张顺兴3
[摘要] 根据国外医学课程设置调查、中国医学教学史研究与国内医学教学需求分析,国内医学院校开设医学术语学教学有其必要性。相应的措施包括:医学术语学可成为一门预备医学而非外语教学课程;开设最佳时机应在本科生阶段;虽为必修课,但课时与学分设置不宜过多;医学术语学教材应由国家医学教育部门统一编写。此外,编写该教材的基本原则与实践方法也予以详细探讨。我国医学院校实施统一正规的医学术语学教学,将有益于我国医学教学与双语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医学术语学;医学英语;本科生;必修课
据了解,国内大部分医学院校尚未开设英语医学术语课程,作者认为这一现象必须改观。从国内外医学教学情况与国内学生需求角度审视,有必要把医学术语课程列入国家医学教育而不是单纯语言教学的必修课。
一 医学术语列为医学院校必修课的理由
1.英美等国高度重视医学术语学研究
美国国家图书馆(NLM)关于英语医学术语学(medical terminology)的藏书多达250种(见图1)。经查,中国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图书馆的此类藏书总共为20种。英美等国与中国对于医学术语研究反差如此之大,耐人寻味。
图1. 美国国家图书馆(NLM)英语医学术语藏书量
2.欧美等国很多医学院开设医学术语学课程
欧美等国许多医学院校把医学术语教学列为学分课程。虽然其课时与学分很少(4-10课时;1-3学分),但毕竟是必修课程。开设此课程的有欧美日韩等国。反观中国国内医学院校,正式开设医学术语课程者寥寥无几。
3.美国医学职业考试包括医学术语学内容
例如美国医师执照考试(USMLE)的若干考试科目(如遗传学)包括医学术语学内容。美国职业医师规范学会考试课程内含医学术语学。
4.我国历史经验
1847年Devan著《初学者入门》(The beginner's First Book),以中英文对照形式,介绍
医学用语。此为中国第一部医学英辞典,在时间上仅次于中国第一部西医医籍《泰西人身说概》。
1886年,外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中国博医会,后成立名词委员会,负责统一医学名词工作。
1916年,在黄炎培支持下,中华医学会成立医学名词审查委员会。因为在医学名词审查中,大量涉及其他科学,医学名词审查委员会扩大更名为科学名词审查委员会。在历史上,中国的医学术语研究为众科学之先。
5.国内实际需求
许多医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与六级考试后,仍不能与国外学者顺畅地进行信息交流。多归因于医学术语未过关。为此笔者对469名研究生作医学英语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医学术语学课程列为榜首。国内编写的医学词汇学习出版物,在上世纪90年代后大幅度增加,也是国内对医学术语学习的需求日益高涨的佐证之一(见图2)。
图2. 国内上世纪60年代后医学术语或词汇出版物统计
通过对国内20名留学归来医师调查发现,反映在国外进行日常生活英语交流有困难者为零,而反映听专业授课与讲座有不同程度困难者占85%,其中反映障碍最大的是医学术语。
最近在国内开展的医学专业双语教学中,双语教师反映最棘手的问题是医学术语的认知与发音。很多术语甚至无法在国内外词典中查找。
6.信息时代要求
信息爆炸往往体现为术语迅速派生,而信息检索技术也取决于术语的熟练掌握程度。如果不熟悉本专业的医学术语,岂能充分利用网上医学信息?无高质量的医学信息检索,即无高质量的医学科学研究。
二 关于开设医学术语课程的若干建议
1. 医学术语学的教学地位
国内有识之士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自行开设医学术语课程 [1]。众多医学院校对医学术语学教学普遍予以重视,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作者认为,医学术语教学不应该停留在个人行为水平上,而是应该升华为国家教学行为。由国家医学教育部门规定,医学院校必须开设医学术语学课程。无疑,其教材应由国家部门统一编写。
2. 医学术语学教学的课程性质
医学术语学在英美等国属医学或医学预备课程,不作为语言教学,其理自明。而国内往往把医学术语课程归属外语教学部门内。本文认为,医学术语课程是一门医学边缘课目,最好由复合型人才授课为宜。医学术语学教学在内容上能与基础医学教学平行,故可成为一门与医学专业教学密切结合的预备医学课程。
3. 医学术语学教学最佳时机
开设医学术语课程的最佳时机是本科生阶段,若延迟至研究生阶段,为时已晚。但是为了与一年级医学基础教学配套,医学术语学教学还是以前期为主,尽量与解剖、生理、微生物、细胞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基础教学大致同步进行。这样的医学术语教学能为目前或将来的英语教授医学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医学术语学教学的权重
在国外,医学术语学教学也是一门边缘学科。在中国,医学术语学教学的权重应自然加重,但不可过分。本文认为,课时不超过30学时,学分不超过3分,以不过分增加学生负担为宜。
三 医学术语学教科书编写新概念
上已所述,本文推荐的是医学术语学教学,而不是医学词汇教学。所以必须以全新的概念编写医学术语教科书,否则会重蹈医学英语教学与医学实践相脱节之复辙。为此有必要澄清以下若干问题:
1. 教学切入点是词汇还是构词形(combining form)?
根据我国传统的医学英语教学方法,医学词汇教学历来以“生词”为主。本文主张教学切入点不是“生词”而是构词形,即构词能力极强的词素[2] [3]。以构词形-spiro-为例作一说明,只要掌握-spiro- 本义是“螺旋”(coil),除了记住主要用于呼吸系统以外,还可有效记住用于其它系统与专业上的术语(见表1)。这种教学方法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表1 构词形spiro-多系统应用一览表
系统或专业
| 术语
| 中文
|
呼吸系统
| inspiration
| 吸气
|
expiration
| 呼气
| |
respiration
| 呼吸
| |
医疗仪器
| spirometer
| 肺量计
|
spiro-CT
| 螺旋CT
| |
微生物
| spirochete
| 螺旋体
|
药物
| spiromycin
| 螺旋霉素
|
spironolactone
| 螺旋内酯(安替舒通)
| |
生理
| perspiration
| 出汗
|
其他
| expiry
| 截止期
|
sprite
| 精灵
| |
inspiration
| 灵感
|
根据国际最著名的医学词典分析,构词形总数为500个左右[4]。根据本作者分析,常用的有不足400个。以构词形为基础的医学术语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不受系统与专业分类限制,具备举一反三地认知各种医学术语的能力。
2. 采用单个术语教学法还是术语组合(trilogy)教学法?
本文作者对近一万个英语医学术语作词源分析发现,医学术语存在一种特殊现象,即每个经典的医学术语(不包括现代医学术语)均有盎格鲁-萨克逊、希腊、拉丁三个词源,作者对之特别命名为trilogy -“一词三式” [1](见表2)。以“一词三式”方法进行医学术语教学,具有规律性强、印象深、费时少等优点(见表3)。
表2 近1万个英语医学术语词源分析
语源
| 希腊
| 拉丁
| 盎格鲁-撒克逊
| 德语
| 法语
| 阿拉伯
| 意大利
| 西班牙
| 瑞典
| 其他
|
%
| 48.2
| 38.3
| 12.2
| 0.6
| 0.3
| 0.2
| 0.06
| 0.05
| 0.03
| 0.06
|
表3 英语医学术语最基本特征“一词三式”举例
汉语
| 盎格鲁-撒克逊源
| 希腊源
| 拉丁源
|
心
| heart
| cardia
| cor
|
肾
| kidney
| nephros
| renes
|
铁
| iron
| sideros
| ferrum
|
红
| red
| erythros
| rubrum
|
血
| blood
| hema
| sanquis
|
3. 医学术语是否有其发音规律?
公共英语单词的发音本来就不很规则,医学术语的发音更是令人头痛不已。作者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医学术语有其特殊的发音规律[5]。根据其特殊发音规则,稍加培训即能对多数医学术语自我确定其音标。从这一层面上来讲,在教材中编入英语医学术语的特殊发音规则的意义不可小嘘。
4. 以文章内容为主还是以术语为主?
如果单纯以构词形为教学内容,日久生厌。为了加强医学术语教学的实战性,教科书应该配套原版文献,不过在教学中还是以构词形为主。医学院校的医学英语课时一般不多(30-60课时),因此所选医学文献宜短不宜长,文献内容尽量具有共性,即对所有专业均有用者为宜。
5. 以“以词定文”还是“以文定词”?
以往医学英语教材编写一般是先选好文章,然后从文章中列出生词表。此法优点是选材耗时少,缺点是系统性不强,对构词形涵盖不全。现经笔者多年研究,已琢磨出计算机化的选材方法:即以美国权威性医学辞典为基础,选择各系统构词形作为检索词,利用计算机输人世界著名医学文献库,选取具有共性的短篇医学文献,并使每篇文献的医学术语密度至少高达20%,以此加强医学术语学的教学效果。
6. 配套原版文献应强调医学专业的共性还是个性?
本科生的学习分前后两期,后期涉及临床各专科;研究生亦分为临床与研究两型,各型再有专业分类,因此配套医学文献难免众口难调。其解决方法是,尽量采用基础学科素材,使配套文献尽量适用于多数专业。
7. 学习构词形是否需要练习?
以前关于医学术语速记书籍甚多,但编写医学术语练习者不多。光记不练,等于不学。采用传统的多项选择题型,效果不大。为了训练学生不依靠词典而是根据构词形猜词义的能力,本作者推荐自创的“五元配对”练习,作为每篇文献阅读的“词汇热身”。“五元配对”练习,可促使学生通过自身劳动解决词汇量问题,如此可获深刻记忆[5]。
显而易见,在新世纪前后,医学术语学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医学术语学是一门小学问,但绝不是雕虫末技。我坚信,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一定会使我国的医学术语与医学英语教学更加理性化,为我国医学教学前沿化与双语教学制度化作出有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明山. 医学英语术语教程. 上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0.
2. 肖希哲, 张兰清. 医学术语构词手册. 长春: 吉林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2.
3. 张季平. 医学生物学领域英语术语词典. 北京: 科技出版社, 1975.
4. Douglas M. Anderson, chief editor. Dorland’s Medical Dictionary.28th edition. 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1988.
杨明山. 医学英语快速阅读. 上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