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忆勤,陈 晓,梁尚华
21世纪的中医药教育改革已拉开序幕。如何提高高等中医教育的质量和办学效益,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适合逐步转变的医学模式、医疗服务模式对现代中医人才培养的需要?这是我们每一位中医药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并积极解决的问题。
1 中医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现存的中医教育体制、课程体系主要参照2o世纪5O年代前苏联的教育“蓝本”而形成的,其特点是强调专业和系统。它在数十年的应用过程中为我国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中医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医学模式的逐渐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深刻变化,现行的课程体系便显出其明显的不足。传统、系统、重复、陈旧已成为其主要弊病。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1)课程体系完整而庞杂,课程门数多,教学时数高,学生消化不良,学习负担过重,学生课外学习时间过少;(2)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过专,基础面过窄,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过少,学生知识面和视野不宽;(3)课程体系多而杂,未能及时反映当代科技和医学科学发展要求,没能充分包容医学生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和新兴学科的内容;(4)课程间彼此脱节又重复,尤其是基础与临床间缺乏相互联系与渗透,缺乏整体优化和灵活性;(5)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待进一步加强。由此可见,中医教育改革已势在必行。
1.1 中医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教育观的改变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江主席的这段话,强调大学的功能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才。现代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未来工作所需要的综合分析能力、判断应变能力和发展创造能力。中医教育任务主要是让学生牢固地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博闻好记的人才。其教育模式是重专业知识、轻复合边缘知识,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技能。结果是高年级学生进入临床后出现许多问题:口头表达能力差,如病例报告、论文答辩成绩平平;文字表达能力差,如病历质量低,论文论点不清,论据不足;语言交往、工作协调能力差,如获取不到完整的病史,课题研究困难重重。然而,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使教育主要为知识积累的目的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要树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观,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来追求。特别是要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成长为知识面宽广,能主动及时吸取新的知识,并具有探索创新意识。且强于实践的现代人才。
1.2 改革课程设置是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
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来完成,教学计划的核心是课程体系。近几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研究方式日趋成熟。用这些最先进的科学方法论规范中医学的研究方法和指导原则,诠释古老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治法方药原理等,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改革。现代医学模式已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化,医务工作的重点将逐步转向为社会提供全方位个体化的医疗保健服务。传统中医教育严格遵循以专业教育为轴心的教育模式,课程围绕专业或单一学科划分,缺乏专业间的有机联系,严重忽视了学科分化和综合的关系,其结果使学生知识面狭窄,缺乏想象力。中医药学本身就是一个集医、文、理、哲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因此,下一步的课程改革须将中医各专科的知识点交叉、渗透、融合,处理好传统中医与西医两大学科知识的关系,处理好中医学与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1.3 改革课程体系是中医药学自身更新的需要
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现行的中医本科课程体系的基木框架构建于20世纪5o年代,历经学科间的拆合,分科愈趋细化。教材编撰也历经改革,但不同课程间由于强调完整性而多重复,教材越编越繁。如临床各课中有关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不少内容与基础课或临床各课之间相互重复。学时数多,学生超负荷听课,甚至有每周听课达5o学时以上者。课时膨胀,必然导致新课设置困难,知识更新缓慢。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课程体系作重新的审视,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重视学科发展前沿性知识的传授,合理与充分地运用新兴、交叉、边缘、横断等学科的知识。同时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深刻理解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深远意义,实现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的发展目标。
2 新世纪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对策
2.1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教育目的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于自身理论体系的独特性,中医的创新更显不易,但应有创新的意识,有创新的思路和火花,尤其要扶持、鼓励、容纳创新的探索与争鸣。因此,中医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改革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在教学工作中要引进新技术、新手段,创造新方法、新工具,因材施教,实行个性化教育以突出创新意识,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也要大胆提出新问题、新理论、新思想,积极开拓新领域。现代教育思想是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题。21世纪是科技文化高度发达和民主竞争更为激烈的世纪,所以人才培养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主动追求与探知科学的精神,重视培养人的事业心和追求事业成功的进取奋斗精神,重视培养人的团结协作、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强调学生的自主个性发展,使学生在教育中得到更多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把教师的启发、引导、讲解、示范与学生的阅读、观察、思考、讨论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勤于思考、独立探索的能力与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2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中医学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它是在中国古代特定的地理、经济和社会人文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精华蕴涵于中医学理论中,如中医学中“大医精诚”的医德观,体现了传统文化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因此,围绕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应是我们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和特色。古今中外那些卓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不仅仅精通某一专门学科,同时在其它方面也有极高的修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医药学更是这样。目前大学普通教育中基本的人文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都很薄弱,人文教育内容贫乏,失去了教化功能;自然科学教育大多是为专业打基础的角度而设计的,因而看似普通教育。实则为专业教育的基础部分,从而失去了提高科学素养的功能。如我校在全面学分制实施过程中已先后开设了音乐、美术、古代哲学、心身医学、中医学方法论、医学 tL,理学与伦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以后还可以尝试开设科学思维与技能训练、假说与发明、医学法学、卫生国情、中国传统道德、科技写作、公共关系概论、社会学、美学基础、社会医学、康复医学、全科医学、行为医学、卫生保健学、卫生事业管理等等课程,以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功底。
2.3 学科调整优化组合
学科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培养高层次教学、科研人才的摇篮,是孕育高水平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的基础。学科建设和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医药学术水平和教育水平,是带动教学内容更新、课程设置改革发展的前提。因此它同时也是中医药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改革的关键所在。进行学科调整,就是为了理顺学科关系,优化组合,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使人才资源、设备资源充分得到共享,为中医药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服务。学科建设,人才是关键。人才梯队建设拟打破封闭式培养、自我繁殖、封闭式使用的陈旧模式,努力建立起相对开放、流动的模式。培养方式既讲究以我校为主的单一模式,重点培养中基专业人才;更主张与兄弟院校及不同学科的联合培养,以造就复合型高级人才。
2.4 设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我们认为,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立应体现以下目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具有医学专业知识,又能融汇贯通其它文理知识,基础扎实,知识宽厚,能适应未来社会环境和综合科学发展,品格高尚,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等中医药人才。为此,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2.4.1 通过医学基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按照“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人才培养三要素的模式来重新构建课程体系,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4.2 加强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教育,优化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教育的比例和结构,改变单科性培养模式,在培养过程中实现文、理、工、医相结合和相互渗透。
2.4.3 强化中医药人才前期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实践。
2.4.4 实现中医临床学科与临床实践的有机融合,强化以中医教育为主体思想和中医临床能力的培养。
2.4.5 在总体培养目标指导下,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化,加强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发展教育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基础,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新世纪中医药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所有中医药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关心和支持,中医药教育改革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完善,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21世纪的中医药将是辉煌的,21世纪的中医药将是创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