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勃 闫晓天
Key words:discipline;discipline construction;system;mechanism;innovation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在十六大报告中将“教育创新”作为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的重要内容加以强调.从而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如今的高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态势,面对这种态势,高校不但需要重塑现代高等教育的理念,而且需要大胆地改革和创新。我院为积极应对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和挑战。利用近一年的时间通过缜密的部署和扎实的工作,同绕学科建设大胆开展了学科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打下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实现跨越式
发展的坚实基础。
1学科体制创新的思路和做法
1.1调整定位,破旧市新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高校办学必须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教育产业的观念、教肯国际化的观念.要善于根据变化对学校办学定位做出及时调整。为此,我们改变过去对中医学院学科专业设置土要面向医疗服务事业的单一定位,转而扩大为面向更大的医药经济市场.将学院类型亦逐步从单科性院校定位转为以巾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并根据医药经济对高素质人才、创新性成果、应用性技术的需求,确定学院应具有教行、知识创新及社会服务等多项功能。并根据学院众多学科中人才培养层次的不断捉高、科学研究水平及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的现实.改变长期形成的教学型院校的定位.转而定何于以教学型院校为上,逐步向教学科研型院校转型:此一系列服务方向、学院类型、学院功能的定何调整决定了我们必须尽快突破旧有的办学格局.而学科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则成为最佳切入点。为此,我们首先从取消职能单一的教研室编制入手,改以具有教学、科研、医疗、社会服务伞方何职能的学科及学科群为基本教学机构编制,进行了学科建制的改革实践。
1.2学科建制,体制创新
随着学院教育事业的发展,教研室在学院学科建设中作用的局限性日益明显。首先,由于学院的任务已不再是单纯的教学及教学研究,而是担负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医疗等多项职能,而以课程为依托的教研室体制已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其次,要建设教学科研型院校,必须进一步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以及科学研究水平.这就要求学院要优化学术资源配置,形成集团优势,而条块分隔的教研室体制不利于形成集团优势、形成高层次突破;三是,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其落脚点存基层,而教研室体制下,学院有抓学科建设的专门机构,系部以下均为教学管理部门,缺乏学科建设及管理的相应平台,幕层参与学科建设的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使学科建设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四是,教研室体制卜,教师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缺乏学科间的交义渗透,任适应学分制改革,开展课程体系改节,实现科技创新,培养复合型人才等诸方面存在困难,为此我们件大胆开展教学岗何令员聘任
制改革工作之初.首先在教学机构中取消了传统的教研室设置和教研室主任岗位,本着淡化单学科发展,强化学科群融合,集成创新要素,有效整合教育资源的思路.参照国家有关学科分类的标准.结合学院自身学科发展的实际和学院“创特色,上水平,争一流”的规划要求.在全院设置了涵盖公开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在内的共48个学科,48个学科的设置中不仅突出了对中医药特色学科的重视,还通过件第一、二临床学院各9个临床学科的设置为中医临床专科专病建设搭建了平台。
1.3引导竞争,机制创新
(1)学科带头人遴选。知识经济时代,高明的管理者总是会不遗余力做好聚集和使用优秀人才工作,高素质学科带头人、教师作为高校的重要生产力,是学科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所存。我们在完成了学科设置之后,首先抓住教师全员聘任制改革中对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工作,建市了学科带头人、学科负责人的遴选机制,严格规定了涵盖旨存反映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管理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八大申报条件。在机制中充分引入竞争,规定满足申报条件的即使足普通教师亦有资格参加学科带头人的竞聘,通过考核打分和公开竞聘,最后17名学科带头人从50余名申报者中脱颖而出,他们小有6人过去仅是活跃在学科建设一线的普通教师。
(2)教师岗位竞聘。“相竞则进,相安则退”,为进一步鼓励竞争,我们在根据学科进行定岗定编的基础上.又建立了较为彻底的教师全员聘任机制。由学科带头人、负责人全过程参与,对各岗位开展了聘任.教师根据业绩及综合定性定量评议结果竞聘上岗.学科无岗位而教学工作确实需要设市流动岗。聘任结果中有13名副教授仅获得了流动岗聘任.他们或就此分流剑其他学科,或通过积极参与学科建设.任本学科建设层次提高成为重点学科而
获得更多正式岗位编制后,有可能被聘正式岗位。这充分体现了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的理念,建立起了教师岗位流动管理的机制。
(3)实施岗位津贴制。为引导竞争向深层次展开,充分实现教师在学科建设工作中的优劳优酬、多劳多得,我们继而开展了教师津贴制改革,根据教师在学科中的岗位及学科建设的主要成绩确定津贴级别和数额,敢于拉开津贴档次,从而建立起了良好的激励机制。
(4)建市新的投资机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高校的建设经费普遍紧张,而我院义处于征地建楼的特殊时期,我们为此决定利用贷款开展学科建设,启动了“千万投入”学科建设资金项目,从而改变了学科建设的投资体系.为发挥“千万投入”的最大效益.努力实现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合理的功能.进行内涵扩大再生产.我们件实施“千万投入工程时适时引入了竞争机制。建立了学科建设经费的项目招投标机制、重点学科和特色优势学科的滚动投资机制、投资收益的评估机制,这足将竞争机制引入投资体系的一次新尝试。
2学科体制创新带来的变化
我院开展学科体制创新改革的实践尚不足一年.学科建设的积累性和连续性决定了学科体制改革对学科建设的推动作用尚难以完全吲步体现.尽管如此。此项改革给学院带来的变化足深刻而明显的。
2.1进一步强化了学科建设在学院工作中的地位
学科体制的改革促进了学科建设工作由粗放型、自发型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转变,且随着重点学科对学院整体学科建设工作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日益凸现。目前,全院教职工对什么是学科,学科建设的目的及内涵是什么.如何开展学科建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对如何围绕学科建设丌展服务及管理工作思路亦更加明晰。学院除专门设市了独市的学科建设办公室外,还成立了学院及各二级学院“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院长及各二级学院行政一把手亲自主抓学科建设工作.从管理体制上使学科建设工作得以保障。
2.2调动了学科人员投身学科建设的积极性
经过层层竞聘和答辩.全院范围内各层次人员均体会到了危机感和使命感,单纯教学的惯性做法受到强烈冲击.广大教职工开始主动把自己的命运与学科发展紧密结合起米.主动围绕学科建设重新调整自己今后工作的重心.积极投身于具有丰富内涵的学科建设工作之中。尤其是学科带头人,从宣布结果的那一刻起.明显感受到了工作压力和责任.无怨无悔地承担起了学科建设的领导和组织工作,“我要建设”正在成为学科建设的主流。
2.3分层次建设的格局正在形成
由于过去学科设置不规范,开展学科建设的项目少.学科建设就难以形成层次.仅仅有重点学科建设,而无特色学科建设,激励优势学科以突出重点均无从抓起,此次学科设置工作为分层次建设提供了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建设深入实施优先发展重点学科.催化激励特色学科.扶植新兴交义学科,助动普通学科的战略,学科分层次建设格局将进一步形成。
2.4 学科建设分级管理得到落实
学院建立了学科建设的三级管理制度,实行“学院――二级学院――学科”的管理模式。在学科设置、带头人遴选、人员聘任、学科建设与管理等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单位任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有力扭转了学院抓学科建设,基层管理部门旁观的被动局面。随着学科建设分级规划、分级负责制度的落实,各二级学院还将更广泛地围绕学科建设和学科带头人开展服务和管理工作,为学科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5学科建设工作得到全面促进
通过半年多学科体制学科建设工作的开展,特别是经过学科设置工作和岗位竞聘工作,各学科进一步理清了本学科富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向,明确了本学科的优势和不足。围绕学科的各研究方向深入开展系列的科学研究,内引外联争取大的项目,住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标志性的成果已成为广大学科带头人的共识。同时加强学位点及专业点建设,加速学科基地及学术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育人质量.加强学科内管理也已成为各学科的中心工作。这些在省级及国家级课题申报及研究工作、省级重点学科点的年度评估工作、博士单位授权点及新增硕士点的申报工作、非硕士学位人员参加研究课程班学习报名、利用日元贷款1700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中均得到了充分体现。
当然,改节从来就是一项艰苦的探索,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在改革巾也遇到了诸如新任学科带头人角色转换不彻底,老师由于学时多无暇开展学科建设,对学科各岗位教师的考核如何实施,既要尊重现实又体现学科建设的导向作用。学科建设在现有的学科设置下如何实现开放建设等一系列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力争通过改革和创新,使学科体制不断完善,使学科建设工作得到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