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鸿毅 徐竹林 顾 璜
摘要:在21世纪,中医药同样面临着创新与发展的问题。在创新过程中,必须遵循中医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充分尊重中医与母体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强调创新是多元的融合,而不是替代和“猎奇”。在探索创新过程中必须保持中医药本身的优势,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中医发展;创新
Abstract: In light of the different view-points of how to blaze new trail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TCM) in current academic field at the turn of centuries, it is thought that academic discussio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law of TCM. We should consider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Chinese culture. It is stress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of TCM means the multi-element merge, which is neither a same concept of “replacement” nor “seeking novelty”. In exploring the new way of education, the strong points of TCM should be retained, and the weak poin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brain cultivation should be innovated.
Key Words: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education; blazing new trails
孔子曰:逝者如斯乎?物换星移,我们已经走到了21世纪。新科技一直是传统文化的挑战者,传统的东西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与时代的脉搏相统一,与现代发展的节奏有共鸣,于是传统就不能一尘不变,唯有所创新才能不断丰富、不断发展而得以保存和获得新生。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的瑰宝,中医药的发展创新是其中之灵魂。因为有了创新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适时调整自我找到存在的位置,也才能成为现代科学的一个组分,实现其应有的价值。然而传统的创新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它的辉煌毕竟是在久远的过去。中医之所以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说明它的合理内涵与现代意识有相当的共通性,创新就是要想方设法地去探究它的精髓,离开中医几千年来赖以生存的特有规律而妄谈创新实际是对中医的抛弃!创新必须有源动力,同时作为创新主体的人的活动又是创新的实现形式。因此有必要以这二方面来考察中医创新教育的可能途径。。
中医药创新教育的根基
1、 中医药发展过程中哲学的地位
这个问题初看似乎已经成为定论:中医药的理论基于中国传统哲学。但从没有一门应用性学科像中医那样与哲学有如此密切的关系。中医药的成就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哲学发展的成就。如六气论,天人相应,阴阳五行学说等均是先秦之后诸家思想的直接反映。从唐以后中医药发展脉络来看,其兴盛转折,流派形成又与各时代哲学发展的轨迹又有惊人的相关性。简而言之,中医学从汉袭先秦的朴素开放,到唐宋的各派纷呈又趋融合,再至明清集大成而又走向自我封闭,正是中国哲学由诸子百家的哲学雏形,转而三教鼎立转而三教合一,继之形成理学新儒家的发展之路。哲学理念中的法家思想演生出了中医攻下派,心性学说又为养生学说的思想基础等等均是强有力的说明。 [1]中医理论形成和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都从当时的哲学成果中吸取有益的养分,也可以说中医理论体系是从属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的,如“天人相应”和“气”的概念,就分别派生于秦汉哲学家董仲舒的“或使说”和王充的“莫为说”理论。[2]因此从来没有一种学科象中医这样从形式到内涵都渗透着哲学的意味,同时注定了它不象其它种类的“技术”那样容易被替代。只要它所根于的哲学基础未被抛弃,那它就有永远存在的可能,也就是中医历经几千年仍然生生不息。创新中医首先要发展它的整体观、联系观、思辩观,掌握了中医的哲学观并努力地以中医的思维去对分析研究现代生命和医学问题,获得一条崭新的、不同凡响的捷径,就有可能获得独一无二的成果。从70年代以来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和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等理论来看,已经证明了中医哲学性的生命力,中医在很早的以前已经有了相接近的看法,并且长期地指导着医疗实践。中医的这种特点使得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其它分支,如绘画、书法等艺术品种有着共通性,中医较之西医更讲究证治和处方的艺术审美价值。要发展中医的哲学性就得从深究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只有得到了这样一种文化氛围的熏陶才能理解中医的内涵奥旨,才能有所感悟。我们常常要求学中医的人中医味道浓一点,但不能只灌输中医理论,这样无异于囫囵吞枣,应同时大力加强文化的培养,因为只有文化才是最不容易淡化和消灭的,这样一来才能达到消化、吸收、创新的目的。
但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并没有离开当时政治,经济及社会大背景,长期追求政治上的高度集中统一,以及过于分散的小农经济体系,使得小富即安不求思进的小农意识也同时渗透到哲学思想领域,尽管宋明理学讲求“王霸杂用,儒法交合”,但总的来讲是崇尚理在气先,反对变化发展。而科学的本质就是发展,要求弃旧图新。但哲学对中医有影响但并不能将其与医学发展的自身要求相等同。从客观上讲,医学发展的本身动力仍然是“世俗”的,正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人类对健康和生命观有了进一步的追求,才最终推动了医学不断地以解决层出不穷的疾病、实现人性关怀为目的飞速向前。古代医家虽然在思想上信仰某一宗教哲学,甚至为求“道”而强身,但是仍以“疗君之疾以尽忠孝”,“不为良相为良医”的世俗动机来寻求医学技术的提升。问题在于中医发展到明清时代,其发展的全部动力被寄托于哲学的自身完善上,而忽于吸收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使得中医丧失了系统的开放性,其局限性也越来越显露出来。因此,在当今时代,中医的创新,就要历史地对待中医哲学基础,在汲取其精华的同时又必须善于将现代哲学、社会科学、技术范畴中的有益的成果有机地融入中医体系内,将中医特色不断地提升为不可替代的优势。
2、 中医药发展和创新的一般规律
诚如上述,中医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践。现在有一股风气,把创新与猎奇等同了起来。猎奇是一种哗众取宠,创新则是科学的本质,创新的成果将最终被科学的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江泽民同志告诫我们搞创新要讲求积累。中医是实践医学、经验医学、疗效医学,离开了对实践的不断总结就没有中医治疗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新理论的科学性就值得怀疑。仲景之所以能对中医辨证有如此大的影响,除了积极实践外,更主要的是总结出了辨证的规律性,写下了《伤寒论》;它如李杲的“脾胃中心论”,明清温病学派突破伤寒体系而创立卫、气、营、血辨治等,都是从当时、当地的临床实际出发加以归纳、总结、升华乃至求新、求变的结果。离开实践或离开总结都不能推动中医的现代化,中医或者成为无本之木,或者永远不能上升为科学理论而发挥指导意义。要创新中医就要老老实实的实践和观察,要彻底的摒弃“江湖意识”,不能夸大中医的客观疗效而把中医引向玄学,要减少科研中的“拍脑袋”作风,创新的研究要有充分的根据性。同时要善于总结,及时地把临床实践转化为新理论或新假说,陈竺能以砷剂来开拓诱导细胞的新途径,正是从中医过去和现在大量的砒霜疗病实践中得来的,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今后是否可以鼓励临床辨证总结的小课题研究,然后在其中选择有前途的疗法或方药,集中财力物力进行深入研究,做到优势效应。国际上高科技的大集团都是以一个主要品牌为基础而后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我们应该加以借鉴,适时改变目前遍地开花的研究方法。
另一方面,中医药的哲学理念还体现以人为本、注重个性特征上。中医十分讲究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和临床个案的总结,太炎先生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医之成就,医案最著”[3]。中医以前有孟河派、攻下派、河间派、脾胃派、海派等各种流派,这些分别适合于不同地域或疾病不同阶段的诊治特色,在古今临床上取得了不可否认效果,正是这种独特理念的具体体现。中医要发展,自然不能拘泥古经、保守退化,但是必须善于保持其合理内核。这些观点也是中西汇通的早期阶段丁福民、周雪樵等人所极力倡导的[4],现在看来仍有现实意义。在中医的研究中不应不加选择地把西医的研究体系套用过来,不能因为要与国际接轨而甚至以西医的标准来规范和评价中医,这就容易抹杀中医的特色,最终将会迷失中医的发展方向。我们还是应该把眼光主要放在对国人的健康研究上,10亿人口为基础的医疗实践是最有说服力的。反观目前医学界也在探讨基因共性与个体特征的关系问题,可以预言谁能正确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就能处于领导地位,这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中医恰恰有此方面的优势。
二、中医药创新教育的实现方式
1、创新教育的核心要素
在商业竞争中,创新的东西要带来效益,关键是比别人早到“5分钟”,医学的创新也是这样。为什么我们自己没有运用好中医理论的先见之明早到“5分钟”呢?这里还有个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同时还必须讲求融会贯通,古语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深入了解中西医各自特点,才能找寻到两者结合的最切点,才能有所创新。张仲景倡导“勤求古训”,大椿先生讲“医者非贤莫为”,由于中医有很强的哲学性和艺术特征,学习上讲求传承性和悟性,正如意大利“学院派”奠基者法契诺所提示的“艺术一旦秘诀失传,就将遂趋衰落”[5] 。造就好深厚中医功底的人才是中医发展和创新的起点,大量的中医古代文献和治疗方法不但要保存好,更要有后来的实践者在运用的过程中加以整理精炼和提高,并且从中探求到中医的奥旨,体味中医的真谛,延续中医的医学体系。从目前看,我们的中医教学模式仍把“通才教育”等同于“全才培养”,层次性不强,尤其对传统的继承上尤显薄弱,新中医中缺乏高水平、有艺术修养和悟性的后继人才。有人讲现在的年轻中医是“三不精”,虽有偏激但中要害。因此有必要探索创新中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创造性思维及创新精神一方面体现在能应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及现代信息手段获取新知识上。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大学教育,能树立健康的个性,面对复杂的环境,能独立地吸纳人类科学文化领域内的各种合理的精神财富,对多元文化善于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并具有终生学习的兴趣及技能。中医药的独特性更对此有突出的要求。但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忽视教学中易感受、体验过程及双向的交流启迪过程,学生处于教学的被动地位,未能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决策者及主体;以专业为主导的单一课程设置也拉大知识面与社会需求之间距离。各校开始屏弃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育,学分制模式被广泛采纳,并逐步转变单一标准的评估体系,增加学生学习决策的能动性。同时大力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社会适应性,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及实践的重要意义,大力推动学科交叉及课程整合,努力构建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和谐发展的课程价值体系。风行全球的“洛扎诺夫暗示教学法”及奥恩斯坦等人对“裂脑人”的实验研究也证实了机械、呆板的传统教学方法只能扼杀人类的伟大潜能,而发展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适应个性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的一致方向。
从另一方面,动机、兴趣、意志性格以及其他各种个性心理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又是决定创新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开展的一个前提。认知结构主义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就明确指出:“当估量要改变课程艺术的状况可能需要做些什么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讨论学习动机的性质……,这些事情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我们学生的兴趣也有关系。”学生在情感、兴趣、态度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到他的学习结果,反之亦然。歌德也曾经讲:“天才所要求的最先和最后的东西都是对真理的热爱”。兴趣―爱好―专长―成材,也成为一种连锁反应。人们已将知识层面的思考转入了个性层面的探索。越来越多的教育家认识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现代教育价值观的核心,将个体的全面发展同个性发展统一起来,将个体的人文精神同科学精神的养成统一起来,坚持社会需求与个人发展、专门知识技能训练与科学人文素养的协调,充分地开发个体的智能,培育高尚品德、健康心理、富有学识和创造力的全面的人。其中对于道德概念在教育概念中的首要性的认识尤受重视,教育实践的道德性质越发彰显,教育的价值取向也越来越以道德的取向为依托,并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在随着经济与信息全球化,以及不同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创新必然基于既懂得保持本民族的价值规范体系,又能理解、尊重、包容多元文化传统,且善于将创新的科学成果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而一切协作精神、集体观念、科学诚信等创新要素也往往构筑于道德概念之上。
从90年代开始,我国高教界提出了注重素质教育,注视创新能力、注意个性发展的“三注”思想,推动了人才培养观的变革,文化素质或“通识”教育被提上了重要的地位。国内外经验表明,对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绪、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极为重要。著名的美国哈佛大学把有清晰的思考及运用文字能力、能用批判角度去欣赏有关宇宙、社会、道德问题,能用一个比较宏观的文化及历史角度去体验自己的生活等人文内容于深厚的专业知识一齐列为“有素养之人”所必备的品质。从市场人才需求的现实,也显示出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已从业务知识转向做人基本素质层面上。良好的文化氛围,成为培养学习兴趣、影响人才定位的重要元素。在美国及前苏联,从80年代起已开始了压缩专业课程,在本科一、二年级加强“通识”及自然科学基本学科比重的教学实践。强调“宽基础、个性化”的方针正是顺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的要求。目前人们更关注的重点,已深入到如何被文化素质和道德教育融入而非游离于专业教育领域这一全新的课题上来了。
2、改革中医药教育可能探索的方向
从国外医学改革的趋势看,一方面加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模式外,打破了基础于临床的绝对界限,大力推进了多层次、交叉性学科整合,并注重基础知识的宽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社会适应力;另一方面认识到实践对医学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早临床”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初级医疗学社会实践能力。与此同时,高层次医学教育中不断引进了文化背景及人际交流能力的培养。英美国家已尝试制定合适的自我评价等级及批判性能力评估标准,努力奠造自信概念,培养做医生的正确态度和行为,强化医学生将来应具备的对病人、同事、社会的责任感,并将此作为创新素质的中心加以营造。
回顾中医药教育发展来看,尽管五十年来进行多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但基本上都是在专业层面上的调整,而调整结果未触动中医人才培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专业知识仍然单一,缺乏多样性,自然科学基础较为单薄。而中医学历来重视的实践性、悟性与思辩性教育被忽视,诸如 “大医精诚”等专业技术与道德、哲学、文化理念的统一性也未能充分体现。教学模式上“重技轻道”,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背景在营造个性方面的作用,与以记忆、灌注、强制为特点的输送教学模式之间的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的提高,其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价值观念的独立性和自信力不足,缺乏创新素质。因此突出中医特色道德、文化的重要意义,从兴趣、智能、个性等创新层面构建新的培养模式尤为迫切。
诚如上述,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应以个性为起点,充分发挥学分制优势,在学生与教师两个层面,围绕素质与创新能力,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环节、评价方式等入手,将中医特色道德价值与文化特点融入其中,充分落实“厚基础、宽出口、高素质、能动手、个性化”的教学要求,为提升我校教学质量,造就适应21世纪的开拓性、强竞争力和创业精神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提供条件。应努力改变单科性培养模式,在培养过程中实现文、理、医结合和互相渗透。在课程设置上优化自然学科、人文学科、行为学科及中国优秀文化课程的比例、科目和内容,减少非本阶段必须的专业课课程,加大素质培养的力度;在课程序列安排上,尝试专业课程的重心后移,早期强化自然、人文、行为学科课程,尤其对本科长学制人才培养中进一步优化前期文理基础课程设置,体现全学程的综合素质培养。同时,从中医教学特点出发,遵循由浅入深、形式多样、层次分明、有所不为的个性培养规律,改革专业课程。实行宽口径、长学制本科教学模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面;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实施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办法,根据社会需求,增强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再之,要深化临床教学及实验教学改革,以职业训练为载体,以面向社会与市场为导向,给予学生更多的有效实践机会,将“早临床、多临床”拓展为“早实践”、“多实践”。通过初级化社区医学实践、小型综合性实验、教师主导下的学生小型课题等方式,多层面培养学生中医特色价值观、人文素养以及实践能力。
“智者不背时而侥幸,明者不违道以干非”时间难得而易失。让我们只争朝夕,以科学的态度来追求创新,从中医的根基出发发明宏论,祖国医学的杏林之树必将茂盛有时。
参考文献
1. 祝世讷.中西医学早期差异的历史考察[J].医学与哲学,2000,21(8):47.
2.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丛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第1版
3. 秦伯未.清代名医医案精华[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第2版.
4.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研究室.中西医汇通研究精华[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3,12;第1版.
5. 迟轲.西方美术史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5;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