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群 郑 莉
摘 要: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临床医学院从1998年起就对中医本科生的临床带教试行教学评估,通过实践并于2002年对原有的评估方案进行修改,着重点在临床小讲课、教学查房、临床带教质量的临床教育评估,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临床带教质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评估工作目标更明确,方案更科学实用,效果更显著。在教学评估中,笔者认为:1、建立一套合理的临床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是做好评估工作的前提;2、认真组织评估是公正客观的重要措施;3、教学评估必须有利于发展个性的进行小讲课;4、教学评估必须有利于规范教学查房。
关键词: 临床实习; 教学管理; 教学评价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学校走向临床并最终成材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今后从事临床工作的重要阶段,临床实习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医学生对老师教授的医学理论的掌握,关系到医学生将来的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而开展临床教学评估对实施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只有及时沟通学生、教师、管理者之间的信息,才能实行有效调控,使教学达到良好状态,取得最佳效果。在教学评价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和管理者是直接和间接的被评价对象,教学效果是评价指标,一切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宗旨展开。
2002年,我们对中医本科生在临床实践中小讲课、教学查房的临床带教评价工作进行了改进,以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
1 建立一套合理的临床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把好教学质量关是搞好临床实践教学的关键,正确有效的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检查可以大大促进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建立一套合理的临床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在于可以公正和客观的评估临床教学质量;可以对临床教师的教学进行引导和控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可以激励教师,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和教师自身水平,教学相长。为此,我们在研究参考各类评估指标体系后,根据我院原有的评价体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较为切合实际合理的临床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小讲课、教学查房、临床带教三方面),改变了原来所用评价表比较单一的一级指标内涵,明确制定了两级指标体系,其中小讲课评价表一级指标有三个方面(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两级指标内涵有5个项目的内容。教学查房评价表主要有5个方面的一级指标(教学准备、教学方法、临床分析技能指导、启发教学、为人师表)以及相应的两级指标内涵,并对每个项目分配了加权比重,其中启发教学所占的比重最大,为30%。同时在表格的下方设有总体印象评分等级A、B、C、D及含义,留有填写评语的空白。
2 组织实施
评价对象为有实习生的17个临床科室的带教老师。
评价者为参加教学查房、小讲课的实习生,每次3-6名组成
首先,组织评价队伍,由实习生、各科教学干事、教学处管理人员三方面组成。其中教学干事负责安排落实并督促本科室的小讲课与教学查房,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我们要求有实习生的科室,每周至少组织一次有针对性的教学查房和小讲课。而实习生是评价的主体。在学生进临床实习前,由教学处组织学生召开座谈会,强调教学评价在临床实习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评价的具体要求和方法进行讲解,使学生从思想上了解和重视,认真客观的做好评价工作。学生在每次小讲课或教学查房结束后,经过集体讨论再填写评价表,评价表以无记名形式,评估内容统一用量表,各项目逐项填分并做具体评价。教学处则定期下科室参与检查,负责表格的数据处理,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相关科室。我们认为评价结果基本上客观反映了临床教学的实际现状。
3 小讲课评价必须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中医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中医本科生从学生转为医生的临床实习阶段,小讲课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非常有效和实用,可将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临床能力。另外,由于小讲课可以结合学生亲见的病人的实际病况,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临床思维,同时,教师遵循各科专业规律向学生进行传授,针对性强,能极大地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临床实习热情和兴趣,是深受广大学生的喜欢的教学方式。
附属医院是医教研的统一体,教师的教学水平是这个统一体能力的载体。无论从医疗、教育、研究哪个角度出发,都必须加强毕业实习过程中的小讲课,从教学质量评价上必须有利于小讲课资源的开发。基于这个认知,我们专门设计了小讲课评价表,评价的第一条就是教学态度,强调为人师表,备课认真,充分准备。第二条要求教师重视三基理论,结合临床介绍本学科学术动态和新进展,使学生能及时掌握医学新动态、了解新成果。第三条是强调激发学生临床思维,重视能力培养。最后一条是评价教学的手段形式,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上课内容理解。如2002~2003学年我们对17个临床科室的小讲课教师460余人次评价结果见表1。
表1 2002~2003学年临床实习小讲课评价结果
一级指标
| 教学态度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 ||
二级指标内涵
| 重视基本理论严格要求准备充分
| 重点突出难点讲解清楚
| 结合临床介绍本学科学术动态和新进展
| 激发学生临床思维重视能力培养
| 手段形式有利于学生对上课内容理解
| 总评分
|
标准分
| 20
| 20
| 20
| 20
| 20
| 100
|
心内科
| 20
| 19.4
| 18.7
| 19.6
| 20
| 97.7
|
呼吸内科
| 18.6
| 18.4
| 17.9
| 18.5
| 18.4
| 91.8
|
消化内科
| 19
| 20
| 18.8
| 20
| 17.2
| 95
|
肾内科
| 19.6
| 18.8
| 19.2
| 18.4
| 19.6
| 95.6
|
肿瘤内科
| 19.4
| 19.6
| 19.4
| 19.6
| 18.8
| 96.8
|
血液内科
| 19.5
| 19
| 18.7
| 19.5
| 19.5
| 96.2
|
干保科
| 18.8
| 18.3
| 18.3
| 17.9
| 17.2
| 90.5
|
中内门诊
| 20
| 20
| 19
| 18
| 17.1
| 94.1
|
神经内科
| 19.6
| 19.5
| 18.4
| 19.4
| 19.6
| 96.5
|
西医外科
| 20
| 19
| 17
| 19.5
| 19.5
| 95
|
中医外科
| 19.4
| 19.7
| 18.5
| 20
| 20
| 97.6
|
骨伤科
| 20
| 19.3
| 19.3
| 19.3
| 20
| 97.9
|
妇科
| 19.7
| 19.6
| 19
| 19.2
| 19.4
| 96.9
|
五官科
| 20
| 20
| 16.1
| 20
| 18.7
| 94.9
|
针灸科
| 20
| 18.4
| 19.2
| 18.4
| 19.2
| 95.2
|
推拿科
| 18.8
| 16.3
| 17.1
| 18.5
| 19
| 89.7
|
肛肠科
| 19
| 19
| 18
| 18.2
| 19
| 93.2
|
各项指标平均分
| 19.57
| 19.06
| 18.43
| 18.47
| 18.9
| 94.43
|
注:* 为指标评价结果的最低值
(1)横向比较各科室的总平均分可以看到:我院临床小讲课教学总体成绩优良。从表1可见:心内科、肿瘤内科、血液内科、神经内科、中医外科、骨伤科妇科小讲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评价认为,教师语言生动、善于激发学生临床思维,师生互动性较强,深入浅出,易于理解,能引导学生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实用性强。而干保科、推拿科教学效果略显不足。经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是由于上课教学方式呆板,理论联系实际不足等。对此,我们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相关科室,并与科室研究制订了以教学评价数据为主要参考指标的改进措施。经后一个学期的实践,这些改进措施的实行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2)通过评价表五项评价指标的纵向分析可以看出,在教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讲解重点难点问题方面的评价较好,学生认为教师上课认真,准备充分,能结合临床和自己的实践经验,使学生学到了课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收益非浅。但在结合临床介绍本学科学术动态和新进展和重视能力培养方面有待提高。
4 教学评价必须有利于规范教学查房
教学查房是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结合,训练和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其指标包括教学准备、教学方法、临床分析技能指导、启发教学、为人师表,具体的评价内容涉及教学查房的各个环节,。能较全面的反映教师的实际查房综合能力。我院对15个临床科室的教学查房教师370余人次评价结果见表2。
表2 2002~2003学年临床实习教学查房评价结果
评分标准
| 教学准备
| 教学方法
| 临床分析技能指导
| 启发教学
| 为人师表
| 评分等级
| 总评分
|
标准分
| 10
| 20
| 20
| 30
| 20
| A、B、C、D
| 100
|
心内科
| 10
| 17.7
| 18.8
| 26.5
| 20
| A
| 93
|
呼吸内科
| 9
| 18
| 17.5
| 27.8
| 18.5
| A
| 90.8
|
消化内科
| 9.3
| 17.3
| 18.6
| 26
| 18.6
| B
| 89.8
|
肾内科
| 9.5
| 19.1
| 18.7
| 26
| 18.7
| A
| 92
|
肿瘤内科
| 9.6
| 19.5
| 19.6
| 28.8
| 20
| A
| 97.5
|
血液内科
| 10
| 18.7
| 19.4
| 28.4
| 20
| A
| 96.5
|
干保科
| 10
| 17
| 17
| 25.5
| 20
| B
| 89.5
|
神经内科
| 9.7
| 18.8
| 19
| 28.3
| 20
| A
| 95.8
|
西医外科
| 10
| 19.1
| 19.5
| 24.8
| 19.9
| A
| 93.4
|
中医外科
| 10
| 19.2
| 19.2
| 28.8
| 20
| A
| 97.2
|
骨伤科
| 10
| 14.7
| 17.7
| 23.5
| 20
| B
| 85.9
|
妇科
| 9.8
| 17.8
| 19.2
| 28
| 19.2
| A
| 94
|
针灸科
| 9.7
| 19.4
| 18.6
| 29.1
| 20
| A
| 96.8
|
推拿科
| 10
| 17.7
| 18.8
| 26.5
| 20
| A
| 93
|
肛肠科
| 9.5
| 17
| 20
| 28.5
| 20
| A
| 95
|
各项指标平均分
| 9.74
| 18.09
| 18.77
| 27.07
| 19.67
|
| 93.34
|
注:* 为指标评价结果的最低值
表2的评价结果显示:肿瘤内科、血液内科、神经内科、西医外科、中医外科、针灸科、肛肠科教学查房得分均在95分以上,其中肿瘤内科得分最高为97.5分。在担任教学查房的临床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临床教师有267人次 ,占被评人次的72 %,学生评价认为教师查房思路清晰、善于激发学生临床思维,能引导学生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使同学认识到详细的问诊和检查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意义。而骨伤科得分较低,总分为85.9分。其中分项指标2教学方法和3启发教学分别为14.7分和23.5分。经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在教学方法、手段方面基本功不够扎实、与学生交流较少等。
5 讨论:
综合分析评价结果,我们进一步了解掌握临床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提高改进医院的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小讲课评价结果分析,我们认为,各科室可形式多样地开展小讲课,可以根据各学科的特点,结合临床综合考虑;可以以教师主导,锻炼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补充相关领域的新动态,新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学生主讲,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讲解总结、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提出一个专题,组织学生针对这个专题查阅文献,展开讨论。总之,小讲课的质量可以反映该科室对学生临床实习的重视程度及科室的讲课水平。
对于教学查房教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准备充分,突出重点,紧扣主线,应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带教老师为主导、素质培养为主线的“三主”教育思想。带教老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病房收治病种提前制定出具体计划,并通知全组实习生针对所选病种进行准备。每次教学查房一般要使学生掌握一个病种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方法,融理论于临床病例中,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的思维,通过以问题为引导,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积极主动思考,对学生所熟知的书本知识,要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引伸和归纳,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和最适合的处理方法。从而增强学生对临床工作的兴趣,真正找到做医生的感觉。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坚持评定制度,每个月都将教学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各临床科室主任,学期结束时在全院教研室主任会议上做一次教学评价总结分析。评估结果与各教研室的年终考核奖金挂钩,各位教师的评估结果还作为晋升职称的参考之一(教学部分占晋升职称考核百分制总分的15%),同时以教学评估结果为主要依据,针对中医临床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在各教研室尝试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活动,以病案分析为主导,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构建有效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定期在各教研室开展小讲课、教学查房竞赛和示范教学。开展优秀临床教师的评选活动,增强全员教学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来促进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严晓萍 关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6)48-49
2、郭常辉 提高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25-26
3、毕光忠、王滨. 临床教育质量评估方法初探.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5(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