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为华
摘要:对二级学院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作了初步探讨。认为首先要确定培养目标,进行分类管理;其次要加强三级学科的管理和考核,聘请临床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的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研究生的临床带教老师;第三,要强化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
关键词:二级学院;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50(2002)02―0049一02
为了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临床医师的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我们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临床医学院是首批试行单位,现将我们三年来对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管理经验作一总结,供同道参考。
1确定培养目标,进行分类管理
1997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将硕士、博士分为二类:一类为“医学科学学位”,即“临床科研型”;一类为“医学专业学位”,即“临床技能型”。前者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以培养高级临床医师为目标。为了贯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精神,二级学院教学处与导师、研究生一起研究制定出每位研究生的培养计划。 1.1 临床技能型研究生培养方法
临床技能型研究生,先集中半年在学校上课,然后还有二年半的时间到二级学院实习,除了随导师门诊、查房、在导师所在的科室管床位、参加值班外,还要参加急诊科、功能科(心电图、B超、放射科、内窥镜室)以及另一个三级学科的轮转。时间安排一般为:本科室1年,每个相关科室各3个月,剩下约半年时间,重点做课题、写论文。研究生的课题大多是老师课题的一部分,他们的学位论文则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研究新的治疗方案、新的
方法、新的治则治法指导下的新药、新的诊疗设备以及对有效治疗方法的机理研究等。硕士学位论文要求有创新的见解,博士学位论文要求有创新的成果。
1.2 临床科研型研究生培养方法
医学科学学位的研究生,一般多为已从事过多年临床医疗工作,有的已取得了主治医师以上的职称。因此,他们的重点是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及某些特殊技能的培训。例如:中医内科消化专业的临床科研型研究生,除了随导师门诊、查房、在导师所在的科室管理一部分床位外,还必须到放射科、内窥镜室轮转,以达到正确读好GI片子,独立操作胃镜、肠镜等。
2加强三级学科的管理和考核
我们请临床三级学科(主要是内科)根据自己科室的特点,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颁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中医部分临床能力考核指标体系”,制定出本科室研究生出科考核标准(包括本专业和非本专业,硕士和博士),同时聘请临床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的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研究生的临床带教老师,以确保带教质量。并由该科室的科主任、带教老师以及教学处分管研究生工作的老师组成出科考核小组,对每一位去该科室轮转的研究生进行出科考核。如果成绩未达到优良者,要延长出科时间,直至达标为止。
3强化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
我校的研究生来自全国各地,每个人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在临床考核时,我们发现许多研究生操作不够规范。而我校是首批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育评优的学校。为了使研究生操作规范,我们请西内教研室的老师给研究生补上规范化体检这一课,包括组织观看规范化体检的录象,给每个研究生发放规范化体检的讲义,并对每位研究生进行规范化体检的考核。
4重视研究牛开题,把好学位论文关
学位论文的质量是衡量每一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学术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体现。为此,我院研究生无论是医学科学类,还是临床专业类,都要求请外院(或外系统)的专家来参加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会(硕士一般请1~2位外院专家,博士一般请3~4位外院专家)。这样,从一开始就体现了对学位论文的严格要求,从而使研究生的论文在选题等方面较为准确、适当,使论文有了明确的目标。
5今后设想
5.1 加强中医理论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作为中医临床专业的研究生,应加强中医理论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精读古医籍,随师门诊等来总结、继承和发扬中医特色。特别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5.2 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
导师的言行对研究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导师的政治观点、学术思想、医德医风、治学态度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我们要建立一支思想过硬、治学严谨的导师队伍。导师必须承担起培养研究生的职责。要加强导师负责制,严格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