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区位资源 强化素质教育------中医药专业学生人文社会实践课探索(教育教学内容改革论文17)

发布时间:2008-09-24

叶启晓  王秀兰  俞宝英  秦红  王丽丽

  摘  要:结合中医药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将来从业方向,利用学校所在区域的区位优势,与地方需要相结合,选择合适的项目开展人文社会实践课活动,不仅是引导中医药学生提高人文社会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产学研结合,使学校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两利多赢的一种教研方式。文章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究,重点探讨了课程平台建设,课程内容设计与课程框架搭建等,并在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后,进行师生交流,从学生、教师、学校和地方四个方面,对课程效果进行了评估。

  关键词:中医药 学生 人文社会实践课 探索

  当今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知识爆炸,科教普及,信息革命如潮汹涌;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人类技能延伸,地理坐标缩短,时间节奏加快,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知识经济和‘后现代’进程,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悄然改变着社会劳动布局和智力结构,更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大量出现。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它所培养的学生能否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有用人才,是衡量高校教育成败的重要指标。新形势一方面是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实际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对大学生的就业,形成了严峻的市场选择环境和包括专业理论与实践水平在内的人文社会综合素质的竞争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与时俱进地合理调整教育模式与结构,因时所需地培养造就出一批批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是高校面临的一个紧迫而严峻的课题。张尧学**先生认为,当前大学生急需培养四种能力:交流、动手、创新和社会适应能力[1]。这些能力的提高与学生人文社会综合素质的培养密切相关。美国一项雇主对大学毕业生素质需求的调查资料表明,雇主们最注重的素质中,第一位是“与人沟通”的技巧,第二位是专业工作经历,而学业成绩列在了第六位[2]。哈佛大学则不仅有一流的教授讲课,还以重视社会实践闻名于世[3]

  然而,在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活动中,特别是在非文科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人文社会学教育和人文社会实践课程的安排大多比较薄弱(中医药专业教育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倾向),以致许多学生在新的社会选择中出现问题[4]。因此,许多著名高校,都在有意识、有计划地加大对学生,特别是非人文社会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社会学教育[5];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着力强化学生人文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期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

  为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强化中医药专业学生人文社会实践综合能力培养,最近我们在学校教务处指导下,结合中医药专业学生的特点,利用上海中医药大学东迁浦东带来的新机缘,以上海张江城乡社区、张江高科园和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为依托,开展中医药专业学生人文社会实践课探索,受到学生欢迎。现就中医药专业学生人文社会实践课的有关问题,谈些认识供讨论。不妥之处望指正。

  一、利用区位优势 研发课程平台

  人文社会实践课,是让学生用人文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接触社会,认识社会,锻炼提高人文社会实践本领和素质的难得机会。怎样结合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和经济便捷、易于操作的项目,研发出相应的课程平台,让其真正走入社会去实践,在实践中思考和提高素质,是实践教研活动取得成效的重要环节。

  上海中医药大学东迁浦东张江,恰为高质量地开展这项活动提供了契机。张江地区,是一个具有多元社会结构相互整合,不同层次人群混杂交融的社会区域。在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这里不仅有中国式的乡村或传统式的农业社会;也有在与现代科技产业相互碰撞,并迅速向现代都市化过渡的城镇社区;还有走在现代文明前沿的高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加之上海中医药大学校园内的上海中医药博物馆,这座具有丰厚中医文化内涵的艺术殿堂[6]等等;为中医药大学及其学生融入张江社会,开展人文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践课资源和真实典型的人文社会场景。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和条件,将其整合为适应中医药学生进行人文社会实践活动和素质教育的教育资源,并籍此搭建起适合中医药学生的实践课平台,引导学生们投身到这些真实而典型的社会场景中去实践,去认识,去思考;在这块社会实践平台上受到锻炼,增长才干,提高素质,不仅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积极意义,也有利于节约社会实践课教学成本,促进学校人文社会实践教育的长远发展。

  我们研究认为,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所在的张江地区,适合中医药学生知识背景和需求,可以整合为中医药学生人文社会实践课程平台的项目,至少可以研选十几个类别。比如:以张江镇政府为依托,搭建张江城镇与乡村“健康社区建设”调研实践活动平台;以张江镇政府社发科为依托,搭建张江城乡医疗卫生现状调研实践活动平台;以驻张江边防部队为依托,搭建军营健康卫生问题调研实践平台;以现代农业园为依托,搭建现代农业与健康调研实践活动平台;以张江高科技园区管理部门为依托,搭建张江药谷产业调研实践活动平台;以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为依托,搭建中医药文化传统与人文社会专题调研实践平台等;还可以就某些相关题目创建实践活动平台,如社区老龄化问题,三农问题,城乡环境与健康问题,文化与健康问题,资源利用问题,城乡人口质量问题,社区传染病与防治,环境污染问题等等,建立中长期的学生人文社会实践调研项目和平台。这样的平台搭建起来,并在实践中逐渐完善,就成为中医药学生利用专业所长观察了解和认识社会的窗口,成为校地共建的学生人文社会实践能力与素质教育的社会课堂。学生们在这里,可以直接接触和感知与专业知识和今后事业相关的真实社会场景;直接接触和感知由不同角色的‘人’构成的现代社会中的人文环境与特征;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用人文社会学的观点分析判断事物,从宏微观角度研究人与社会,人与社会事物及其事物间的关系;在社会实践中结合专业知识,认识中医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作用,进而对中医药的社会分工与地位,传统、现状和未来等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思考,探索其发展的规律性,升华认识层次,使之专业理论、实践本领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这样的人文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中医药学生无疑是一项弥足珍贵的锻炼机会,也是不应或缺的必修课程。规划建设好人文社会实践课,对于学校,不仅益于有针对性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中医药专门人才,也益于促进办学模式向“产学研一体化”开放式办学的方向转变,还益于及时获得行业发展的第一手信息,逐年积累科研资料,提高教研水平,使教研活动直接与地方和企业的需要相结合,探索中医药教育以多种方式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思路。对于地方,则完全可以将高校师生的智力资源及其学校的科技资源与自身的智力结构相整合,把握好学生实践题目与地方发展所需的结合点,并将其纳入或不脱离地方社会发展需要,悉心指导,付诸实施,使学生实践的智力成果,为地方社会建设和发展服务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其功效和意义是多方面的,利益是多赢的。

  二. 适度把握内容 搭建课程框架

  在构思实践课框架时,课题组认真分析研究了中医药学生的知识结构,承受能力,培养目标,未来可能的社会角色,以及他们个人开阔视野,接触社会,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需求,认为我校学生人文社会实践课的教研活动应着重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问题:

  1.当前,放眼长远,明确目的

  充分研究利用张江地区的区位内涵和优势,优选符合中医药专业学生特点的人文社会实践项目与基地。把握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摸索建立相对完善而科学的实践教育模式,探索建立相对稳定和长期的人文社会实践教研基地。让中医药专业学生真正走出教室,走入真实的社会,在认识适应社会的同时得到全面锻炼和全面发展,努力为社会塑造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2.专业 把握方向 优选内容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培养目标,就近选定与学生专业背景相关的人文社会实践地点与方式,把握好中医药学生这个受教育主体的共性和个性特点,根据他们的专业知识结构、接受能力、兴趣喜好、年龄性别、年级层次,能力弱项和人生走向等,反复推敲和不断完善实践课的内容;研究人文社会实践客体的代表性和真实性,注意实践内容的针对性和典型性,使教研活动紧紧与中医药学生的特点相结合。

  3.得当 理论先行 笃意实践

  给学生以理论指导,授以人文社会科学的简明理论与基本方法,让学生运用正确的理论与方法,自己带着问题真正走入社会去感悟去思考去笃意实践;引导他们分析把握社会资料,提炼认识,学会用人文社会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社会,锻炼培养能力,提高增强素质。

  4.可行 强度适当 经济安全

  人文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社会课程,课程设计与安排除要考虑课程的内容细节,也应充分考虑学校和学生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包括课程运作的复杂程度、时间选择、地理气候环境、交通方式、食宿条件、安全和经济因素等,考虑实践活动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这些方面同样关系到实践课能否成功,要事先准备充分,踏察清楚。

  5.相长 校地双赢 促进教研活动与地方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人文社会实践课教育,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教研活动,应把握好“育人”与科研的关系,不断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研究水平和执教能力。实践课程设计,要倾心谋求教研活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在地方领导的支持下促进教研实践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利”与“双赢”。

  基于上述,我们在张江镇政府、张江高科园区和学校博物馆的支持下,反复磋商,先行遴选出三个地点和四个与地方发展需要相结合的题目,做为第一批中医药学生人文社会实践课活动的项目。同时,对每个大的题目进行分解,列出难度适当的若干小题目,让同学们选择和参考,以便使每个同学都能按其志趣确定出适合自己的实践选题。

  在前期工作基本就绪后,课题组拟以04级医院管理班为主体,利用小学期两周实践课学时,实施教研活动。同学们闻讯后积极报名,有的同学甚至不要学分也愿意参加这项走出课堂的人文社会实践活动,许多同学因名额限制而未能如愿,实践课受到了学生欢迎。

  我们选择其中22名学生参加第一批教研实践,将他们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位指导老师负责带教,并事先备课和联络,以确保实践活动的正常进行。为使同学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社会实践,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尽力压缩课堂教学,仅安排精简的理论课和必要的知识铺垫,使同学们掌握基本的人文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初步了解实践内容、区域概况、基本步骤,纪律要求、考核方法等,其它内容则放在实践活动中一并进行。为保证社会实践的时间,师生们都放弃了休息日。之后,课程设置了师生交流会,并规定每位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就本人实践课题撰写一篇有主题、有数据、有分析、有观点、有建议和结论的调研报告,做为实践课成绩考核的书面依据。这样即初步搭建起较完整的人文社会实践课基本框架和程序。

  三. 交流实践感受 升华认识层次

  人文社会实践回来后,学生除撰写调研报告外,师生交流会十分必要。同学们参加的实践项目不同,题目不同,观察事物的角度、认识水平和个人的体会及收获等都不尽相同。因此,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和借鉴,是共同提高的重要步骤。师生交流会能促使师生们认真思考,相互启发,相互借鉴,促进信息交流与反馈。同学们在准备交流会发言时,需要进行逻辑思维,归纳组织发言稿,制作相应的PPT辅助课件,也要提炼、升华认识;发言时,则是锻炼表述能力的机会。这些都是提高综合素质的过程。在整体上,同学们的发言大多包括了实践题目、背景情况、实践过程与方法、对课题中的人文社会问题的认识与评价,课题的基本结论、实践活动的体会和感受等。许多同学的发言报告出乎意料,受到师生的好评。

  张江高科园药谷小组的同学,交流了他们深入药谷实践的过程,谈出了张江药谷行业的宏微观布局、结构特点和在国内外的地位与影响;分析了药谷产业链的研发生产现状,介绍了不同企业在高新技术研发应用方面的情况,以及相关企业产供销运行的基本环节;归纳出中医药研发生产企业在药谷中的比重、发展状况和前景;探究和品评了现代药谷中不同企业的人才结构特点,人才需求和不同学历不同专业人才的适应状况,以及现代企业中人才使用和管理、待遇等情况。同学们既感到振奋又感到压力,既学到了新知识又悟出了努力的方向。从而在基本素质和思想认识上都产生了很大飞跃。

  张江农村小组的学生,深入乡村感触良深。其中城镇出身的同学,谈出了所看到的乡村社会和他们所熟悉的都市社会的差别;农村出身的学生则从更高的视角,用科学的理论深入认识乡村中人文社会问题的本质。他们不仅看到当今中国都市化进程中,乡村社会落后的方面,也看到乡村社会飞速发展的成就和光明前景。通过调研,学生们不仅深刻认识到农村百姓卫生健康事业急需发展的紧迫现状,也看到国家和政府对农村百姓卫生健康的密切关注。比如为农村老人提供免费医疗,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开展科学就医用药宣传等。同时,更了解到张江镇的领导层对农村健康事业的重视,他们从关心百姓的身体健康开始,进而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构建一个和谐的农村社会而积极努力着。至此,迅速改变农村健康卫生现状的责任感和投身于农村健康卫生事业的情感在学生们的胸中涌动,学好专业本领在中国农村社会发展中施展才华和贡献力量的抱负油然萌生并升腾。

  张江现代城镇小组的同学们,谈到了他们深入张江镇35个不同类型社会组织或单位部门的感受。他们将张江现代城镇社区与毗邻的张江高科技园的社会环境进行对比。既分析出高科园的建设促进和带动了张江原有城镇的发展,也分析了两者在思维理念、管理模式、生产力结构、生产方式和人口构成,以及社会功能和环境与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别。认为张江现代城镇建设的许多方面还应更快发展,以适应高新科技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使整个张江地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学们还就城区内的学校、机关、企业、军队、商贸服务和医疗卫生,以及对社区居民和居委会等的调研活动做了精彩交流,发表了他们对张江镇创建全国健康社区的看法和意见[7]。有些意见受到张江镇政府的重视。

  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小组的同学,不仅谈出了该馆在宣传中医药文化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方面的社会作用,也谈到了他们走访全市相关博物馆后,通过区位分析、内容对比,场馆设施和观众结构及数量,以及人员与资金等的比较,归纳出中医药博物馆扬长避短持续发展的建议。问题看得准,思想有深度。能够看出他们已学会了获取和运用第一手资料的方法,并站在全社会的高度,用以人为本的观点分析认识问题,更籍此来把握问题的结论。他们的认识社会的综合能力的确提高了。

  同学们还就人文社会实践课内容、过程和各步细节,谈出了他们体会的建议。可以看出通过实践,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对问题的认识水平,以及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分析课程过程 评估教学效果

  从全过程看,我们进行的中医药学生人文社会实践教研活动总体上很平稳,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为正确评估教研效果,我们从学生、教师、学校、地方四个方面听取反馈,获取评估信息。

  同学们普遍认为,这样的人文社会实践课值得上,有意义,的确增长才干受到锻炼,是难得的亲身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好机会。一名叫张昊的中医临床班同学说:“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同等重要,希望学校和社会结合多办实践基地,令学生有机会学到更多书本以外,相关的人文实践知识”[8]。04医管班的沈培荣同学说:“这样的活动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帮助,感谢学校为我们开设了真正的人文社会实践课!”[9]。也有些同学提出:对于一个中医药学生而言,这次的实践课的确很好,收获也很大,但是实践活动安排还是觉得节奏太快,事先的知识铺垫和思想准备不够充分,有些事来得太突然,来不及深入思考,实践课的社会活动就要结束了。

  带教的教师们,从课程立项、前期调研,到与学生一起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再到社会活动结束后与同学们交流分析,感到这种有针对性的人文社会实践课实在是太必要了,课程不仅对提高学生人文社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对教师的教研活动也有极大的帮助。学生是轮换的,但教学研究却是连续的。这种连续的有针对性的人文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教师、行业、社会,学校与地方,生产与科研联系在一起,资源共享,信息畅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教师本身的人文社会实践本领和认识水平,及其教学与研究能力等都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相应提高[9]

  学校教学部门对开展此项人文社会实践课探索非常关心和支持,认为方向对头,针对性强,方法和课程结构比较合理,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教研活动,希望进一步研究,并建立相对固定而长期的各类适应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人文社会实践课基地,以期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也在提高教研质量,探索教育直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积累经验。

  张江高科园管理层和药谷企业的老总们,对中医药学生结合专业来张江药谷进行人文社会实践,给予高度肯定与赞赏支持。高科园区丁永岳副总工程师认为,这是一项非常好的事情,可以逐步拓展到园区的各个纵深领域,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长实践能力,也发挥年轻学子的活跃思维,让他们来思考张江高科园的深层问题,为园区的长远发展献策献力。张江药谷瑞德肝脏疾病研究(上海)有限公司的CEO胡卓汉博士说,这项实践课是战略性的,站得高,有远见,对医学生和医药研发企业都有益处,我们欢迎。

  张江镇政府把“打造健康和谐的张江新社区” [10]做为中医药学生人文社会实践与地方工作配合的结合点,认为镇校联手,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前景广博,大有可为。政府办张晓芸同志说,此次中医药学生的人文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学生真正走入社会,将专业知识真正应用于实际,社会适应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都得到锻炼提高;同时,镇政府通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不仅便于摆脱各种条框束缚,使调研结果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真实性,也解决了政府人手不足问题。学生们在调研报告中反映的人文社会问题和提出的建设性建议,将做为政府部门制定新一轮五年规划的依据和参考[11]

  中医药学生人文社会实践课研究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教研课题。这里的探索仅仅是初步的。在本次教研实践过程中也揭示出许多问题,比如时间的合理性,形式规模的多样性,内容的针对性,理论的科学性[12],以及教学成本分析和操作的便捷性、安全性,不同类型的教研基地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等,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研实践中不断深入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尧学:高等教育面临哪些挑战 《中国教育报》2005-9-15,五版.

  [2、3]杨宝忠:美国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及其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5,(11): 48-51.

  [4] 王英杰:大学危机:不容忽视的难题《探索与争鸣》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5(3):34-38

  [5] 许智宏:《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总序,《人类学是什么》(王铭铭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3-6.

  [6] 叶启晓:走进上海中医药博物馆 《中国中医药报》2005-3-5日,一版

  [7]  俞宝英 秦红:张江镇健康文化建设调研总结上海中医药大学科研项目中期报告资料

  [8,9]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专业学生人文社会实践课探索]课题组:《张江地区人文社会实践文集》内刊2006,95-99 125-130 18-36.

  [10]  上海市浦东新区爱委会办公室:《健康城区》内刊,2004,42-64.

  [11]  张晓芸:镇校联动 共建健康社区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专业学生人文社会实践课探索]课题组:《张江地区人文社会实践文集》内刊2006,34-36.

  [12] 周大鸣 刘朝晖:中国人类学世纪回眸,《21世纪人类学》民族出版社 200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