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中医药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论文60)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5-23浏览次数:241

高等中医药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严世芸 徐竹林

中医高等医学教育 1999年第3

    结合面向21世纪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要求。我们组织人员分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进行“中医专门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素质改革”的调研.征询和学习这些院校的教学改革经验,同时分别两次召开课题的专题研讨会。在研讨会中,邀请在沪的中科院院

士及部分教师、教学管理干部等进行专题报告,提高和认清开展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启发研究思路,并且查阅了有关课程体系改革的论著和论文,研究中医药专门人才应具有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

 

    一、中医药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教育改革的回顾

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专门人才知识、能力结构和现行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是在50年代全面学习前苏联的影响下,又沿用了古代和近代中医药教育传统形成的教学模式。几十年来,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4次统一修订教学计划,经历了以知识教育为主向知识,能力教育的转变.我校于1965年、1979年两度制订了《高等中医药教育基本功训练项目》.经当时中央卫生部转发全国各高等中医院校.但中医药课程设置基本上没有变化。在文革中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趋于停止状态;在文革后的改革,大致走过了三个阶段。首先是恢复、整顿阶段:自恢复高考招生后.197$年国家卫生部中医司颁发了指令性计划,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统一计划、统一课程、统一大纲、统编教材.这对当时稳定教学秩序、逐步规范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1978年修订的教学计划中,增加了一门由内经分化出来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其次是调整、充实阶段:为了充分调动学校的办学积极性,鼓励各校办出特色,国家教委高教司在1986年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的专业设置进行研讨,于1987年颁发了《专业目录》.并制定了教学计划指导性文件和各专业主要课程的基本要求,强化了宏观管理,进一步明确了各专业主要课程要求。同时各地高等中医药院校相继进行中医基础学科分化改革的探索,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上海中医药大学严世芸教授牵头组织了《中医学科建设及课程设置优化方案研讨会课题规划》研究。就中医基础学科新体系、中医基础学科课程设置的优化方案和教学目标、中医基础学科为中医临床学科服务的方案,途径。中医基础学科建设方向和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途径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前后由14所院校自编或协编了中医基础学科分化教材1323门,曾在12所院校投入使用。但仍缺乏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教学计划安排也几乎都是与所学专业直接相关的课程。这种单一行业化的培养棋式,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分离的倾向,长期以来阻碍着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各高等中医药院校虽然也都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但这种传统单一的“专业教育’,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第三是深化改革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加快和促进了高校教育改革的步伐,《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克服学校教育不同程度存在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现象。各校相继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探索和重新思考,力求从当今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要优化课程结构,重组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中医药人才的要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界提出的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为主的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正是针对我国高等教育普遍片面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人文素质等全面素质教育的现状提出来的。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学教育思想的又一次重大转变。是一次从以经济〔科技〕为本位的教育转变为以人的全面素质为本位的教育,是从知识-能力教育转变为知识-能力-素质教育;是坚持教育的经济(科技)本位与教育的人本位的辩证统一:是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现时代的具体体现;是在更深的层面、更广阔的视野上体现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要求。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理论依据

    ()科学技术的发展。

    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医学学科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涌现出大量的边缘学科、综合学科。从而使医学课程体系越来越庞大,导致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与知识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教育思想的更断。

现代教育思想把学生看成是能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教师的职责在于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把知识传授和智能培养完美地结合起来。教学任务的转变、教育思想的更新,向高等中医药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要求。

 (三〕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教育的模式是与一定的医学模式相适应的.并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而演变。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把人看作生物学上的人,过分强调生物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上的作用.忽视了病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教育模式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它不可避免地向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不但要有较丰富的知识与较强的熊力,更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

 ()国外医学课程改革的发展。

传统的医学课程是按学科开设的。其特点是学科与课程一致,这就是“以学科为基础的医学课程模式”。本世纪中叶以来一些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先后开展了医学课程改革,其特点是学科与课程分离,一门课程综合多门学科的内容。即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将不同学科的内容按不同的方式重新综合起来,开设综合课程。实行综合教学,这就是“综合性医学课程模式”。

〔六)现代“科学素养”与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相关性。

当前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现代科学素养与课程的编制、教学内容的更新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科学素养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方向。根据国外二十余年对“科学素养”内涵的深入研究,发现现代“科学素养”是目前“科学扫盲”的基本内容,是培养科学公民的必备素质。所谓现代“科学家质,由5方面组成:

1.概念性知识��构成科学的主要概念、概念体系或观念;

2.科学的理智��科学所具有的价值标准.亦即科学研究中科学家的行为规范,也称作科学态度或科学精神;

3.科学与人文��科学与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文化要素的关系;

4.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政治、经济、产业等社会诸侧面的关系;

5.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及差异。

    三、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与借施

()基本思路。

    中医药教育是特殊的专业教育,中医药工作者从事的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对中医药人才知识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应有更高的要求。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基本素质教育。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这就要解决学校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基本累质培养之间关系的问题。我们将从七年制中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出发,寻找课程体系和人才素质培养的切入点,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重新组合。

1.从面向未来的目标出发。重新明确和完善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培养目标。

2.重新明确中医药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根据上述要求.确立中医药人才的知识模块.即本专业较系统的基础理论,一定量的专业知识和本专业科技的发展;一定量的社会、人文、心理、管理科学知识。

3.削减学时,合并课程,确立新的主要课程体系,加强基础,确保中医药课程的完整性,理顺课程体系.精心组合课程.

4.加强实习、实验课程.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强化能力的培养。

5.完善课程的基本建设,包括教材建设,试题库建设,电化教材建设,CAI课件建设和教具模型建设等。

6.加强外语教学和计算机应用教学。

7.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特别要重视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措施。

根据上述思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措施可综合为:

1.修订教学计划。课程论认为.教学计划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其主要反映在几个比例关系上.即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课内与课外这几方面,这些比例可从不同侧面反映课程体系的轮廓,借以建立优化课程体系的主要途径。

2.制定课程教学目标。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各门课程教学来完成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各门课程的内容体系主要体现在教学大纲中.应根据国家教育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课程基本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及其在中医药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在完善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基本心理素质和开发学生智力中应达到的目标。

3.加强预防医学教学,适应医学模式转变。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将医学教育与卫生服务的需求吻合起来;增加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课程,注重预防医学和群体医学教育,树立大卫生观念。

4.打破传统的中医药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改革以一本经典著作为一门课程、一个教研室的现状,重新划分中医药各门课程的界限,理顺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组成新的中医药课程体系.

5.加强基础教学。减少专业课学时数.精选传统的经典知识.接受现代新科技和新技术教育.对外语和计算机的训练要进一步加强。

6.淡化专业。实行大口径招生.专业概念淡化,前期课程趋同,是实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

7.因材施教.注重非智力因素和素质教育.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加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不断得到更新,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8.分清层次,优化教学。设置主要课程群和必修选修课程群,实施模块式教学。

9.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课程教学内容.重新组织教学实践.使各门课程从以往的知识-能力型向知识-能力-素质型教学模式转变。把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对学生进行基本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10.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注意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景质的形成之间的关系,使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更加密切结合,在教学内容上更应体现注重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走向社会、选择职业所应具备的景质教育。

11.课程建设。(1)建立新的教学体系。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同基本素质教育有关的选修课和系列讲座,并设置必要的实践环节,建立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成立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和文化艺术、社团管理、第二课堂教育三个中心。(2)建立新的课程. (3)建立新的教研室定编数和工作量的计算方法。(4)重新确定和评价课程及其地位.(5)重建和制订指导性教学计划、重编教材。(6)改革和充实教学直观教具,拍摄新的幻灯录像.编制新的多媒体软件和CAI课件。

12,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挖潜力,多渠道地增加经费投入,为教学改革提供财力保证.

13,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基本素质教育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