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育观念,促进高等中医教育人才培养(一)(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论文56)

发布时间:2011-05-23

  转变教育观念,促进高等中医教育人才培养(一)

天津中医药  2006年,第3期、4

    按照张伯礼校长对我的要求,就有关高等中医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一些思考,跟大家进行交流,探讨的题目是“转变教育观念,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的人才培养”。这个题目已经讨论很多年了,在当今时代,高等中医教育这条路到底如何走,应怎样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才能改革和发展高等中医教育,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

高等中医教育在其近50年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周折,争论一直不断。比如,近十多年来有一个十分严峻的争论:中医教育是师承教育(师带徒)行,还是高等教育行?有人认为大学教育不如师带徒。我认为,现代高等教育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人类文明的进步而逐步形成的,并不断地得以完善,它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继承、否定和发展。高等中医教育也一样。中医的师承教育与高等教育是存在着根本差异的,很难进行比较的两个不同教育层次,就象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与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一样,如何比较呢?即使手工作坊或师带徒的生产或教育形式还存有某些特点,使之在当今时代赖以存在。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得出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或师带徒的教育方法比工业化生产或高等教育好的结论。大学是现代意义上最高层次的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一种高级形式,它对一个人的培养凝集着诸多学科专家组成的教师团从的共同心血,同时它的组织教育方法使其有可能成千上万地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满足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求。这与师带徒一对一的教育方法有着根本差别。有人认为高等中医院校培养的学生并不精通中医,主张恢复师带徒的教育方法,才能培养真正的中医人才,以此否定高等中医药教育。提出这种观点的学者,其为保持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特色和质量的拳拳之心是可明鉴的,然而其结论是不能苟同的。对此,我在一次中医人才培养座谈会上谈了两个观点:其一,对教育而言,无论哪种人才培养模式,质量是永恒的主题。高等中医教育要培养具有鲜明中医药特色的人才是它持之以恒、长期追求的质量目标。就拿我们学校来说,为了这个目标,吸取师承教育的某些特点,15年来一直坚持让本科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让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在导师指导下接触中医临床,使他们能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学好中医学等等。近50年来,高等中医院校的毕业生已成为中医事业的中流砥柱,为它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尽管高等中医药教育还存在各种质量问题,但是大家正在不断努力解决这些前进中的问题。同样,师承教育也有质量问题。回眸历史,师承教育着实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医学家和中医临床工作者,同时毋庸讳言,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庸医。这是师承教育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特征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我相信,在高等中医教育的毕业生中出现庸医的几率要小得多,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把两者对立起来,而是通过互补提高高等中医药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其二,中医人才的成长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全责之于高等中医教育。众所周知,中医院校只承担了使一名高中毕业生成为一名中医师的初始训练,以后能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医师,影响的因素非常多,除了个人原因以外,成长环境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为什么我们高等中医院校培养的人才到国外去,可以使美国及诸多国家为中国的中医、针灸立法?因为通过他们临床工作,使这些国家的人民和政府相信中医有切实可靠的疗效。同样的人才在国内,他们的中医特色为什么反而少了,淡化了呢?很重要的原因是毕业后的成长环境问题。现在,中医的职称评审、医疗事故处理、业绩考核、中医院校的管理模式、中医病房治疗手段、科研导向、药证等等,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认真、专一地去学习、钻研中医学术。所以,一方面高等中医教育要继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具有深厚的中医功底,另一方面也必须积极地解决好他们的成长环境问题。

以上的争论只是高等中医教育的一方面问题,而高等中医教育还承担着为中医药事业的未来发展培养人才的任务,因此我们必须从当今时代背景及其发展趋势为出发点,深刻思考如何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积极开展高等中医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符合“三个面向”要求的中医人才;同时也要考虑用什么理念和方法去做好工作。就此谈一下个人的意见,跟大家一起讨论。

1 背景和形势

11 社会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以人为本”的社会主题越来越凸现,为人类生命健康创造更好的条件,是这一主题重要内容。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后,追求长寿,对自己的健康更加关注,对保健提出更高要求,追求医疗安全。在这方面,中医药学具有诸多优势。当然,中医不能全部替代西医,但是确实能解决许多西医所不能解决的医疗保健问题。正因为如此,中医药学才能走向世界。1997年,美国为针灸立法,直到现在中医药学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开展防病治病工作,有四五十个国家为中医药学立法,这是了不起的事情。至少可以说明,他们看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魅力,看到了它的疗效和实际利益,相信它能为他们国家的人民、能为人类的健康产生良好的作用。现在,在美国、欧洲及东南亚、日本等世界诸多国家的超市里都摆放着很多中医药保健品,在美国纽约州、加利福尼亚州注册的针灸师都有1万余人,英国伦敦注册的中医诊所有三四千家,德国、法国、东南亚各国也一样。这种情况,充分体现了自然医学是人类对健康的一种追求,是希望用一种新的理念治疗疾病,使他们保持健康,这给中医药的发展提供很好的空间、条件和环境。面对中医药学的这种发展态势,应该培养什么样的高等中医药人才,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12 医疗制度改革近1O年来,中国实行了医疗保险制度,它对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改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上海为例,医保在全市范围内放开,持医保卡的患者可以在全市任何一个社区服务中心、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就诊,患者可以任意选择医生。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中医、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如上海的中医师总数占全市医师总数的113%,而中医、中西医结合急门诊总量占全市门急诊总量的135%;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病床数占全市病床总数的5%,而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住院人数占全市住院总人数69%。同时,中国的医疗卫生的法律也日趋健全。因此,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能符合医疗制度改革和医疗卫生法所提出的行为要求,能致力保持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不断提高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的能力,这对高等中医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 多学科交叉、融合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极其活跃普遍,学科间的壁垒逐渐消融,不仅自然科学各学科间相互渗透,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间也相互渗透。世界科技史的研究成果表明,整个科学技术发展的轨迹,就是一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历史。中医药学也不例外,《内经》的形成就综合了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等13个学科与当时医学交融的学术成就。可见,这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是从古到今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现在随着国际、国内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医药现代化已成为引领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思路。既要扎实地做好继承,也要着意创新,这都必须走多学科交叉的道路,离开这一条,中医药学现代化将难以取得进展。我相信,在中医药学科学研究方面,单纯用西医药学的方法研究和论证中医药等的局面将被打破。现在中医药学的科学研究,主要是用西医药学的思路、方法和技术手段,但这是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其研究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这并不是说西医药学不能研究中医药学,西医药学作为现代科技的组成部分,用它的方法来研究中医药学是理所当然的,有很多很方便拿来就能用的方法、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揭示中医药学一些问题的本质。但是,5O多年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事实。中医药学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复杂的问题,不能通过单一方法、单一学科去解决,要用复杂的方法去解决,与世界科技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相一致,必须用多学科融合的方法去解决中医药学学术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形成新的概念体系、方法论和研究领域。以此反思于高等中医药教育,是对我们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性问题,必须深刻思考。

14 要从世界科技(包括医学科技)的发展趋势中,思考高等中医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21世纪新科技的六大新趋势中,把生物技术(包括农业、医药、食品、环境等)放到十分显著的位置,其必然对中医药学产生巨大影响。21世纪将开创生命科学的新纪元,随着学科融合,生命科学的新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将不断形成和发展,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一方面,微观领域的研究继续深入;另一方面,有关种群、生态、生物圈的宏观研究将不断加强,群体医学、环境医学、社会医学、自然医学崛起和发展,生命科学朝着定量、理性、数学模拟、综合的方向前进,一个新的综合科学的高潮正在酝酿之中。中医药学在这种发展趋势中,将与现代医学互补,发挥其自身优势和作用,为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高等中医药教育面对生命世纪的到来,我们在培养人才方面应有什么对策和改革措施。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

15 人才培养随着中医药学走向世界,这不仅意味它在医学科学中的地位提高,与之俱来的是中医药学领域中严峻的科技竞争和挑战,“墙内开花,墙外结果”的可能性明显存在。中国有四大发明,但结果呢,我们是发明者,但不是最后的利益获得者,也不是这些科学成就顶峰的缔造者。“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一定要有紧迫感,努力做好中医药学的继承与创新,走中医药现代化的道路,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在这方面,尽管面临很多、很复杂的问题,但是关键还是组织人才队伍的问题。面对21世纪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再局限在个体的专业特长上,而要求致力于提高培养对象的综合素质以及由这些个体组成的群体的创造性素质上。同样,中医药学的重大科技问题也不是单靠个体能力所能解决的,要靠群体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去解决。显而易见,群体的组合效应就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了。我们必须思考高等中医药教育应该用怎样的制度和模式培养人才,才能实现中医药队伍组合的整体优化,使之具有群体的创新能力和突破能力。

2 转变教育观念。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

针对以上这些背景情况,我们应该审思一下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对于中医人才培养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和冲突,仔细分析,都是观念的冲突,是原有观念与新建立起来观念的冲突,由于观念不同,导致行为上的差异。所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是首当其冲的。我们应从“教育既要为社会发展服务,又要为人的发展服务”这一命题出发,去除传统教育观念中那些陈旧落后的方面,吸收现代教育观念中科学、合理、先进的部分,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21 克服单纯强调知识储备的倾向,树立知识结构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的理论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引起了世界教育界广泛重视。在以后的讨论中,对知识结构的组成有6要素、5要素、4要素、3要素等不同见解。1985年我担任教学副校长以后,也专门作了研究。我认为知识储备、能力和素质的3要素较为合理,简明、概括、实用。素质是一个人在一定时期、环境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格;能力包括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获得知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等等;知识储备是获得知识的深度、广度。这三者是一种立体的三维结构,缺一不可。单纯的知识组合或储备,不是知识结构。某种意义上说,单纯的知识传授,不是真正的科学的教育。知识结构的理论要求教育能使教育对象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得到同步、合理的发展,克服它们之间存在的剪刀差,缩短成才周期。有一种说法:“书读得越多越愚蠢、越迂腐。”这种现象确实存在,错不在知识多了,而在于没有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有了知识不会运用,没有实践、创新能力,结果成为书呆子。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成才的,业绩突出的学生,他们在校期间大多是学生干部、体育或文艺积极分子、社会活动积极分子等,而成绩只是中等或中上水平。相反有些学生在校期间考试成绩总在前几名,但对各种活动都不感兴趣,这样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成才的很少。这说明,知识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方法、媒体才能转化成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我们在人才培养中,应该充分注意这一点。这次我来天津中医药大学,看到学校中医、理、文、管专业相结合,文化、科技、体育活动也很活跃、丰富,学生的能力、素质就能在这种环境中潜移默化发展。他们以后要到社会上去拼搏,靠什么竞争?除知识以外,就是素质和能力。所以,学校应该努力营造一种环境和氛围,也要形成一种制度和新的评价观念,以促使学生知识结构的健康发展。

22 克服“百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大一统教育思想,走“多样化”发展的道路,使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办学模式各具特色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建国以后,主要是照搬苏联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1952年进行大规模的全国性的院系调整,综合性大学几乎都拆成了单科性大学,专业越分越细,实行计划教育、学年制教育的教育制度,各种专业都统一教学计划、统编教材、统一教学大纲,形成了百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局面。尽管这种教育制度在建国之初的国家建设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发展到今天其问题和弊端凸现了出来,不仅各校办学特色丢失了,同时所培养出来的同一专业人才的群体组合效应与一个人差不多,你会的我也会,你不会的我也不懂,其在科技方面的突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不理想的。1956年,全国第14所中医学院就在这样背景下成立的。所以,高等中医药教育在它诞生之日起就是计划教育、学年制教育,教育模式单一,压抑了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地方特色和优势的形成。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情况有所好转,但仍没有得以根本的扭转。我认为现在各校办出自己特色的教育大环境已经具备,问题是我们自己如何从几十年中形成的传统教育观念的惯性中摆脱出来,充分考虑地方特点、学校的条件和优势、社会需求等因素,研究形成学校自己的教育理念、办学风格、学术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高等中医药教育百花争艳,光彩夺目,蓬勃发展。

23 在强调培养对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时,要着意他们的个性发展贯彻教育的“个性化原则”是传统和现代教育观念共同的重要特征。长期以来,严格的计划教育把培养对象的全面发展贴上了统一标签,根本不考虑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只是一种装璜门面的空泛口号。在影响成才的诸多因素中,个性发展是一个重要因素。不重视发展个性的教育,不是科学的教育,既不利于人才培养,也不利于专业队伍的群体组合效应。我们应努力创造条件,处理好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教育的本身就是要创造一种环境让学生各方面(包括个性)得到发展。应该承认,学分制教育是有利于贯彻“个性化原则”的一种教育制度。1987年我校实行学年学分制,经过近7年的积累和准备,1994年在吸收学年制一些优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学分制教育。在指导性教学计划中,开始时70%左右是必修课,30%左右是选修课,以后逐渐缩减,现在必修课与选修课分别是65%和35%,如果今后必修课和选修课能进一步调整到60%和40%就比较理想了。与此同时,我们实行了以下几项制度:专业主辅修制(达到规定学分积点,在毕业证书上注明辅修专业);双学历双学位制(需延长23学年的修学时间,达到规定学分积点给予两张毕业文凭和学位证书);弹性学制(可提前1年,延迟两年,最多不超过3年毕业)3学期制(两个15周、110);学制互通制(5年制、7年制);学分绩点制度;教师挂牌上课制(学生根据选课本选择课程和任课教师);重修制(实行必修课成绩后5%的课程淘汰制);体育俱乐部制(以体育项目开设各类不同层次的体育课,学生根据兴趣选修)等。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让他们能根据自己的素质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自己各类课程。这样,通过必要的合理的科学的管理和引导,不仅能保证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同时也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能力和个性发展,有利于缩短成才周期,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群体组合效应,提高群体的创造能力。实践证明,学分制是一种颇具活力的教育制度。

当然,在实行这种教学制度改革和个性化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包括教育观念的转变。例如,学分制条件下,班级的概念淡化了,年级界限也不那么严格了,既要管好学生,又要帮助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管理工作应如何改变?又如学生选了课,又不去听课(大多是因教师照本宣科,上课质量不高所致),通过自学,并考试合格,对这种情况应如何评价和对待;还有,有的学生专选容易拿学分的课,或者广选少听,造成教学资源浪费等。我们都应以积极的态度,通过研究和实践,逐步加以解决。

24 创造条件,促进多学科交叉渗透,处理好针对性和超前性、专才和通才的关系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计划一直把专才作为培养目标,具有近乎单一的行业针对性。对此,尽管无可厚非,但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当今,科技高速发展,学科交叉融合的整体化发展趋势,已经并必将进一步对中医药学术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更新、职业变动会越来越频繁。改革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有预见地主动转变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是高等中医教育的任务。这种适应性不是狭隘地指向适应当今,而是要适应未来一定时期内科技文化的发展,“今天的高等教育,是明天的科学技术”,高等教育效应的滞后性,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具备敏锐的超前意识。高等中医药教育也一样,我们培养的人才大概在他毕业后510年才真正发挥作用,崭露头角。因此,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不能仅仅按照当前的需要去设计,否则在学生毕业时就已经落后了,应该在对未来科技和中医药学发展趋势的预测和研究中,确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等,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立足于所处的时代,并取得发展。如果说这是一种适应的话,那么这种高等中医药教育的适应性,正是来源于它的超前性。

基于以上观念,在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上还应注意两点。第一,注意处理好专才与通才的关系。所谓“通才”,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宽泛的专业口径及厚实的基础,它会给人以较广的适应领域和较好发展后劲。现代教育观更强调本科教育的基础性,老子有句话:水之积也不厚,其举大舟也无力。我们要造就的是“图钉”式的通才,而不是“大头针”式的专才,有宽厚的基础知识,有较宽的专业面和适当深度的专业知识,既“通”又“专”,在“通”的基础上有所“专”。第二,要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包括中医药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现代医学、药学等基础的复合。在这样的人才身上具有两个以上学科知识与思维逻辑方法的融合与碰撞,基础宽广,知识扩散,联想丰富,有利于把握中医药学及相邻学科的动态趋势,具有跨专业、跨学科的结合力,能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合作共事,追踪、开拓、占领本学科科技发展前沿的能力。在中医队伍中有一批这种类型人才,对于中医药事业的未来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美国的医学生培养,前4年分别在其他专业学习,后4年才学医学知识,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使美国的医学科学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也大多在美国。对此,我们应该借鉴。1991年开办7年制高等中医药教育,提出必须安排学生在综合性大学学习现代科技基础和人文科学基础2年的要求,以及近些年来招收非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攻读中医药博士学位(简称非医攻博)的研究生,都是从这种教育观念出发,培养复合型人才,对今后中医药学的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此我们应该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加以推进、深化和发展。

25 不断变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人的开拓精神、创造能力、应变能力、参与社会活动能力及跨国工作能力当代国际社会的人才观集中反映在培养和发展人的这些精神和能力上,因此也必然成为高等教育,包括高等中医药教育的重要目标。为此,国际高等教育十分重视处理一些关系。在对待基础和专业关系上,更加重视基础。因为基础理论应用面广,也较稳定,抓住这一点,可收到以稳应变,以简驭繁的效果。在对待知识和能力关系上,主张变“信息传授教育”为“方法论教育”。在对待当前和未来的关系上,更加重视未来。此外,还提出了“博才取胜”、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途径、加强外语及国际化教育等观点。所有这些,总的来说适用于我国,也适用于高等中医药教育。因此,我们应该摒弃把专业划分过窄、知识分割过细的观念,强调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素质教育;摒弃单纯传授具体知识的观念,强调分析、启发思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摒弃灌输式教育方式,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方法和技术进行双向教学,使学生具有自我开拓和获得知识的能力等等。

现在,全国诸多高等中医药院校都在积极开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诸如问题教学法(PBL)的探索、设计性实验及综合性实验等的实验教学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包括网上课程)的应用、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等,这些研究对于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建立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这种研究是十分艰难的,阻力也是十分现实的,而且形成成果有一个漫长的积淀过程,需要执着和韧性,坚持不懈,切忌追求形式。例如,多媒体技术对于解决教学中的直观、形象思维、师生互动等问题很有帮助,使用适当,可明显提高教学效果。但是,不少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设备仅仅把它作为投影教材文字或讲课提纲的工具,并没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教学,这样不仅没有好处,而且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单调、沉闷。可见,以改革为名,搞形式主义,不仅不利于改革,而且会把改革引入歧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主体是教师,因此在改革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教师自身素质和水平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把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26 破除狭隘的育才观,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狭隘的育才观的显著特点是把高等教育的任务局限在专业业务范围以内,排斥所谓非专业因素的教育,包括文化素质教育。与此相反,当前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热点却正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近十多年来,国家教育部也一再强调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现代教育观认为,人才质量的差别不仅在于人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在于人的基本素质,其中文化素质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里所说文化素质的内涵是指: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以及美学、艺术等。它是一种基础性教育,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从爱国主义、科学态度、敬业精神、道德、心理、情操等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影响、疏导和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培养对象的文化素质基础比起专业知识来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人才的质量。试想,一个没有诚信的人,一个抄袭毕业论文、编造实验数据、没有科学态度的人,一个没有社会责任心的人,一个不爱国、不爱自己民族的人,他的知识越多,学历层次越高,其危害性也就越大。高等教育的任务是为国家各行各业培养高层次接班人,文化素质教育必然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高等中医药教育也不例外。然而在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也要注意处理好一些关系。首先,在当前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结构要素的变化,多种经济体制的存在,规范性要素也随之发生变化,导致文化思潮的活跃及多种道德观念的存在,所以在引入文化素质教育内容时,更要注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第二,要把文化素质教育与德育进行整合,不要成为两张皮。通过整合,形成大德育的工作格局,使德育工作向以下几方面拓展:1)通过预测,使学生了解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未来有心理准备,减少盲目性和不切实际的幻想。2)要面向社会,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向世界,使学生懂得社会,了解世界,懂得人生价值,掌握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和道德观。3)通过人文精神引导,影响学生心理,使德育工作深入学生内心世界。第三,要处理好文化素质教育与学校其他教学活动、教学改革的关系,把文化素质教育与智育整合。一方面在教学计划中合理安排文化素质教育选修及相关活动的隐性课程,以保证学生从中获得教育;另一方面,要积极倡导文化素质教育向专业教学渗透,教书育人。

综上所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根本性的转变。汲取传统和现代教育观念中科学合理的部分作为指导,是高等中医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否则改革将成为无本之木,不可能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3 改革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31 要建立良好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发展的生态环境无论是自然、人类、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包括高等教育,乃至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发展,都有一个生态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多维要素构成的立体结构,它既是改革、发展的追求目标和结果,也是改革、发展的必要条件。学校中人才成长需要有一个良好环境,学科发展也需要有各方面的条件配合,学校的教育改革也必须具有良好的氛围等。这就是所谓的生态环境,它包括观念、体制、机制、制度、政策、条件、结构等各个方面。在开展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过程中,必须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意营造有利于推进改革、发展的环境,这是学校领导者的主要责任。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与学校的整体改革相结合,舍此,改革不是流产,就是失败。

32 面向社会,搞好产学研联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社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经费筹措等方面,都与社会建立了十分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因此,高等教育如何主动适应社会进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当前高教改革的热门话题。而从社会角度来看,“科教兴国”、“科教兴业”也已成为共识,这必将进一步促进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关心和支持。所以在考虑高等教育发展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致力于高教内部改革,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而且更应该把视线移向社会,包括产业和科研机构,把高等教育向社会拓展,向社会要教育资源,实现真正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产学研联盟。这样又将有力地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高等中医药教育产学研联盟的路是很宽广的。1995年以来,上海中医药大学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与上海市17家中医医院及周边城市的一些中医医院建立了“医教研联合体”,实行医疗产业、教学和科研的全方位合作,还与一些药业集团(如雷允上药业集团)、上海市生命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西南片7所大学(包括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联合,我校的3所附属医院也分别与市内外医院建立了龙华医疗集团和曙光医疗集团,岳阳医院正在积极筹建以资产为纽带的紧密型医疗集团。尽管这些工作还是很初步的,尚有待于深化,但是已为我校的医教研带来了活力,对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和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可见,高等中医药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一样,应该毫不犹豫地主动打开大门,开放式办学,融人到社会中去,使之紧随社会发展的节拍而发展。

33 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以科研引领教学对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师都应有科研要求,通过科研工作,可开拓教师的视野,促进他们去了解本学科新概念、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可提高他们的创新素质,也有利于充实和更新教材内容。只有教师有了创新素质,才能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所谓科研,不单是指实验研究,即使是搞中医经典著作教学的教师,也要开展文献或临床研究,成为该领域的专家,不断提高教学深广度和教学质量。为此,学校有责任创造条件和机制,促使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积极投身于科研工作,造就一支品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34 要实事求是 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与社会环境、教育投人、学校条件、学科优势、师资状况、地区特点等有着密切关系,既需要有激情,也要冷静沉着。我们应该处理好一些关系:需要和可能的关系,需要是多向的,然而在考虑教育改革需要的时候,要紧密结合学校的定位、目标、发展、特色等诸多方面的需求,同时也要充分分析其制约因素,从实际出发,做到科学、合理地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形成优势和特色。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不能不考虑稳定而盲目改革、盲目发展,也不能以强调稳定为由去压制改革和发展,应该是通过改革、发展,改变原来“稳定”中的不合理部分,在新的水平上取得新的稳定。高等中医药教育具有许多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不是简单地套用一般高等教育原理就能解决全部问题。所以,进行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时,在态度积极,锐意进取的同时,又要充分考虑中医药学这一传统医学的特殊要求和规律,保持教学秩序的稳定,处理好面上教学与试点改革的关系,有序推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和逐步深化。同样在规模发展与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也有一个实事求是的问题。这次有机会到天津中医药大学来评估,学到了不少经验。在规模和质量关系上,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充分考虑需求、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不断创造条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逐步、适度扩大学校规模。近几年来,在校学生规模从2 000多名稳步发展到4 000名左右,态度既积极又冷静。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深刻,不可能一蹴而就,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特别会受到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和原有体制、机制、制度的惯性作用的强烈对抗,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引下,直面困难,科学对待,方法得当,锲而不舍,一定会开创高等中医药教育新思想、新模式、新体系、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