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的教育与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论文54)

发布时间:2011-05-23

中医药的教育与创新

中医教育,200312

1  中医药教育发展的环境与自身的不适应性

人们有理由预料,21 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它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形态,人类将逐渐突破工业经济百年来不断完善所形成的各种“成规”,借助科学技术和知识信息等生产力发展内部要素,极大地推动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作为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特征的知识产业,高等教育也应主动、积极地思考和变更自身的社会定位,在教育思想、发展水平、教育质量、布局结构、办学模式等层面全方位走向现代化。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以观念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关键,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师资队伍为保障,同时必须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标准化与特色化的关系。高等中医药教育担负着造就适应社会、经济和医学发展要求的高规格人才的重任,其改革与发展事关中医药事业的兴衰存亡。与此同时,21 世纪也将为中医药产业和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人们对疾病的无毒(少毒) 、无创(少创) 、安全、有效的治疗的要求逐步提高,对亚健康状态的日渐重视,对保健强身意识的不断增强,为中医药拓宽了服务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医药学将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学术界、科技界的广泛关注,对中医药学的科学研究必然会在国际间广泛开展,并不断深化。中医药将更广泛地介入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将对医学科学产生深刻影响;中药学的研究将在各个领域中取得全面进展,中药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和地位将显著提高;中医药学将真正走向世界和实现现代化。21 世纪的新科技改革的六大趋势中,把生物技术放到了十分显著的位置。21 世纪将开创生命科学的新纪元,生命科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将不断形成和发展,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微观领域和宏观领域的研究将不断加强和深入,群体医学、环境医学、社会医学、自然医学的崛起和发展,生命科学正朝着定量、理性、数学模拟、综合的方向前进,一个新的综合科学的高潮正在酝酿之中。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中医药现代化必将走出当前几乎单一的用西医学研究中医学、论证中医学的科学性的局面,用多学科融合的方法解决中医药学学术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形成新的概念体系、方法论和研究领域。这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医学模式及医学服务的根本性转变,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 世纪后20 ,随着人类疾病谱、死因谱的变化,迫使医学从单纯的生物模式向超生物模式转化,形成了今天的“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新型模式,医疗活动也从单纯治疗拓展为以群体保健预防和主动参与为特征,以促进健全的身心状态和对环境、社会良好适应性为目标的综合态势。

面对机遇,中医药要走向现代化必然要求中医药教育的现代化,但目前高等中医药教育还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性:

其一,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封闭状态尚未根本解除,中医药教育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对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密切融合缺乏主动性,其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改革的内在动力不足。

其二,中医药单一职业教育的局面仍未打破,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道德情操、人文素质、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非智力因素对中医药人才价值取向的重要意义,人才适应性、针对性与超前性关系未能理顺,严重削弱了人才的发展潜力和普遍适应性。

其三,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及优化群体知识结构的组合效应方面还不成熟,人才的通用性和专一性关系有待处理,人才多样化成长所相应的培养模式、评价体系有待建立。

其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 ,中医药无论在货物贸易亦或在服务贸易领域都将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发展所带来的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医疗制度等变化将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教育的国际化也将促使中医药在人才培养、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与国际医学教育相接轨,加快其走向世界的进程。

其五,中医药终身教育体系仍未成熟,教育的层次性不够,前期教育所承受的负荷过重。

其六,学科体系分散并缺乏开放性,多学科交叉融合固有的屏障仍未打破,哲学、自然科学与中医学共同发展的平台尚未建立,使传统与创新这一对矛盾始终未能得到圆满的解决。

其七,高等中医院校的发展模式仍未走出单一性,办学体制与机制,质量、效益与规模,政府投资与多元融资等诸多问题仍处于探索阶段,对中医药教育的产业性存在片面理解。

2  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的可能途径

以上诸种不适应性并非高等中医药教育所独有,这也是长期困扰我国高等教育的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围绕中医药自身特点,其改革和发展的切入点必然有其特殊性。综观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其重点主要在于对其系统内部的自我稳定上,人们谈论的焦点大多集中在继承与创新、中医与西医的相互关系层面,其目的是求得中医药系统自我的完整性。这些争论在一定范围、时限内有其一定的作用,然而在日趋多元化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必须在系统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去完成其更高层次的稳态。因此,中医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探求一个全新的轨迹。我们应该尝试以系统进化的观点来处理目前面临的十分复杂的环境与问题。进化科学先驱者埃里克・贾菲什注意到:系统进化不仅能够从学术上增进我们理解现实生活各个层面如何与进化动力学相联系,而且还是指导人们在一个多变失衡的状态下和一个人类面临着重新抉择的时代如何规范自己、发展自己的非常现实的实践哲学。

高等中医药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环境,然而这其中又充满了复杂性和多变性,高等中医药发展系统要获得进化与发展的自由能,就必须对所处的环境和现实世界进行全新的认识。自然科学的发展所催生出的现代混沌理论告诉我们,要在如此非稳定环境下谋求稳定的发展,应首先制定出与新知识、新经济、新观念和新行为方式相同步的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同时应注重对发展战略的阶段性调整。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发展现状和矛盾性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自身系统发展滞后性的一种反映。要探索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新路,也应立足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问题。

2. 1  “以人为本”,重新审视中医药教育价值的核心

2. 1. 1  努力打造全面素质培养的教育环境 教育的本质不是物质生产活动,而是培养人的社会文化活动,它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地延续和发展,教育活动的基础是文化的传递、选择、融合和创新。中医药教育也不例外,应试图通过其培养的“人”来为中医药乃至社会这个大系统服务,也必须满足“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教育理念上不仅要培养有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更主要的是陶冶“人”的情操,养成其健全的且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人格。1999 年后WFME(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 首次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提出医学教育的核心要素必须包含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内容,把对医学生决策技能、批判精神、交际能力和医学伦理等全面素质作为培养高水平的执业医生所必备的条件。因此,中医药教育价值的核心不应仅仅停留在专业课程的数量上面。徐大椿先生倡言“医者,非圣贤莫为”。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关键还在于其人才是否有自我完善的能力和科学的精神。因此,在人才的规格上围绕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进行知识构架,努力突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特色,这已经不仅是专业上的要求,也是中医药教育实现其人才的社会普遍适应性所必需的条件。从这一核心出发,中医药教育的发展不应限于一个狭小的专业空间,必须创造有利于优秀中医药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其教育目标也必将更加呈现出可持续性,其内部的稳定性也将进一步加强。

2. 1. 2  充分重视本科教育的基础性 强调厚基础主要基于现代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科教育重在打基础。中医药学科的教育基础应包含中医基础、中医专业基础、中医临床基础、现代医学基础、横向学科基础、文化基础等多方面,厚基础应成为强能力、高素质的前提条件。注重强能力是指在诸多能力中要强调的是实践能力,跨专业跨学科的结合能力,追踪、开拓、占领中医药学科技发展前沿的潜在能力和对社会的主动适应能力等。高素质是指人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为人的品格,是一个人文化积淀的结果。培养高素质人才应以文化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培养对象的文化基础和文化修养比起专业知识能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人才质量上的差别性。要做到上述几个方面,目前需重点解决的问题是:综合及自主设计实验课的改革、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课程体系的改革(包括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相融性) 、信息技能的培养。同时,应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构建新的培养模式。

2. 1. 3  张扬个性,促进人才全面发展 不重视发展个性的教育不是科学的教育,个性化原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应该认识到,全面发展是指德、智、体、美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全面发展也必须具备个性特征。应该把个性发展看成是群体优化组合的前提,是提高群体创新能力的基础。中医药历来强调各家学说与流派的形成,说到底也是个性张扬的问题。在现阶段落实个性教育,不仅要在中医药专业角度进行探索,更重要的是能在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下,从中医药现代化的高度探索拓宽个性发展的途径。要在夯实中医药学基础、充分继承其精华的同时,将人才放在更为宽松和多学科的环境下进行“孵化”。保证个性发展,中医药学校教育要突破计划教育模式,大力推进和研究适合中医药教育特点的学分制改革,发展个性教育,尤其要研究评价模式的多元化,提倡以“鼓励”教育为出发点,围绕兴趣培养,探索个性评价的多种实现方式,理顺“通才”与“专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力避学习的功利性和盲目性,做到个性发展与团队精神的统一性。

2. 1. 4  提高继续教育层次,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高等中医药教育在通过素质教育提升人才超前性的同时,必须有目的地做好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衔接工作,要着力改变继续教育的低层次状态,其职责不应局限在解决中医药队伍中存在的低学历问题,应建立起与长学制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全新体系,把职业教育的重心从前期学校教育向继续教育转移,不断优化中医药教育的层次结构,理顺人才培养的超前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关系。同时,继续教育也应成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平台,要与研究生培养相协调、相呼应,吸引文、理、工、农等各学科人才相互交叉、渗透,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各种资源支持,同时也应成为及时传播中医药学科技进步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2. 2  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打造高等中医药教育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高等中医药教育立足市场、不断壮大的重要支柱。高等中医药教育在适度扩张规模的同时,必须注重质量、效益的同步提升。保证质量与效益,其实质是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良好的学科建设不仅为高等中医药教育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更是中医药教育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中医药教育有其独特性,但其独特性要内化为中医药教育的核心专长则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其发展进化并不与投入存在必然的线性关系。因此,学科建设的重点应放在机制和体制创新上,努力改善学科生存发展的“软环境”。与此同时,目前中医药教育的学科群体仍处在发展的上升期,其功能定位和所依赖的基础仍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单纯依赖学科内部力量并不能保证学科建设上等级、上水平。现阶段要利用联合办学的资源充实和提升中医药教育学科的品质。近年来,我们通过与国外联合办学、联合办实验室等形式,不仅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借此引进和吸收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中医药院校学科建设,一方面,应强调现有学科的有机融合,要有形成大学科的概念;另一方面,要努力创建一批新兴的多学科交叉学科,如中医药工程与信息、中医药管理、中医外语等,尤其是外语与信息学科,应该把它看作是中医药教育的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加以重视。

2. 3  探索产学研一体化新模式,改革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投入

机制

高等教育是一种非义务性的专门教育,从经济学上讲,它提供的是一种“准公共物品”。中医药教育也同样具有“准公共物品”的“公共性”和“私人性”双重特点。“公共性”指高等教育从来就是国家的事业,政府的财政拨款是中医药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从根本上说其受益者是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但其“私人性”又预示着高等教育是一种选择性教育,客观上存在着一个教育消费和需求市场。高等教育的成本补偿理论为现阶段扩大招生规模和提高缴费标准提供了依据。但经过一阶段的规模扩张,普通高校生均缴费收入占经常性成本的比例已经接近或超过25 % ,达到了世界大多数国家公立高等学校的水平,其上升空间日趋有限,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单纯规模增长对中医药教育投入的贡献率将保持稳定水平。因此,高等中医药教育必须利用其科技和学科优势,打破原来“封闭高校”的观念,改变资源内取为主的办学方式,积极发展资源外取和共享,寻求新的投入途径和机制。随着知识和信息已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已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高等中医药教育不仅要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而且应直接参与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探索产学研一体化新途径。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的提出是对传统办学体制的挑战。

产学研一体化并非传统意义上单纯以兴办校办企业和成果转化为主体的单一种增长模式,其内涵是指以政府必要投入与吸纳社会资金相结合的依托市场的办学机制,以编制管理为要素的自我约束与调控机制、教学质量和学术评价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和后勤保障机制等。产学研一体化过程更强调在互动过程中产学研三方合作的信任度、有效度和保持长期合作的稳定度。

从世界范围看,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据统计,1983 年全美还只有十几个产学研联合体,但仅过了3 ,就迅速上升到80 多个。产学研一体化的意义不仅在于为与社会企业之间实施的合作教育提供实践场所以及资金支持,更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与商品化的重要途径,将大大推进大学多学科与人才优势向生产力转化,同时对高等中医药教育本身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显著的影响。

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必须寻求提高现代大学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为此,应积极引进企业经营的理念和模式。长期以来,我们注重办学的社会效益和规模效益,尤其关注和保证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对如何改善学校内部的经营管理却有所忽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倾向,尤其是对如何开发、经营学校的科技产业缺乏经验。正因为如此,有必要通过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全面借鉴企业中全面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委员会管理的先进理念,加强决策研究和战略规划研究,防范决策风险。

高等中医药教育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必须与信息化相结合。为此,在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可以引入产业经济的发展思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具有不同学科、不同技术背景、不同领域的人员按照一定目标和方式组成虚拟研究和转化组织,以实现资源的快速共享,形成一批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研究中心。

中医药作为我国享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朝阳产业,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转变,中医药产业必将成为低风险高回报的新兴产业。因此,高等中医药教育应积极利用自身优势拓展资本市场,在严格管理的前提下,除发展银校合作参与项目建设外,还可以尝试引入风险投资机制,短时期内汇聚教育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除政府组织建立的教育投资基金外,还应尝试引进高等中医药教育产业投资基金,逐步形成中医药教育多元投资的格局。

“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中医药教育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将最终成为:体制、机制更加合理,质量、效益更高;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具有先进办学思想与理念的高等中医教育;更加开放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全方位、法律框架上的开放) ;更加现代化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更具创造性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更具特色的高等中医药教育;世界一流的高等中医药教育。

 

 

转变教育观念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中医教育,1999年第3

   邓小平同志指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这不仅是发展教育的战略方针, 也是对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高等中医教育要达到“三个面向”的要求,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刻的思考:

(1) 要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中, 从经济的“两个根本转变”中,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发展所带来的医疗市场、医疗制度、人才市场的变化中思考高等中医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规格、知识结构、制度以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发展, 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2) 要从对21 世纪中医药学发展的预测中及中医药学走向世界的发展趋势中思考高等中医教育的改革。在21 世纪, 中医药科技必将走出当前单一的用西医学研究中医学、论证中医学的科学性的局面必将与世界科技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相一致, 用多学科融合的方法解决中医药学学术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形成新的概念体系、方法论和研究领域。同时, 随着中医药学走向世界的速度的加快, 中医药科技不仅在医疗、保健、康复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而且也将引起学术界、科技界的广泛关注, 使中医药学的科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开展。我们必须面对这种挑战和竞争, 改革我们的高等中医教育。

(3) 要从国际大环境的变化中思考高等中医教育及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发展。世界经济的集约化、世界高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和发展等等, 都是我们在改革中应该给予关注的内容。

(4) 要从世界科技(包括医学科技) 发展趋势中思考高等中医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方向。21 世纪的新科技革命的六大新趋势, 把生物技术(包括农业、医药、食品、环境等) 放到十分显著的位置, 其必然对中医学产生巨大的影响。21 世纪将开创生命科学的新纪元, 生命科学与其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融合已成为潮流, 新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将不断形成和发展, 多层次、多方位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一方面微观领域的研究将继续深入, 另一方面有关种群、生态、生物圈的宏观研究将不断加强, 群体医学、环境医学、社会医学、自然医学将崛起和发展, 生命科学将朝着定量、理性、数学模拟、综合的方向前进, 一个新的综合科学的高潮正在酝酿之中。高等中医教育面对生命世纪的到来, 在培养人才方面应有什么对策和改革措施, 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

(5) 21 世纪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再局限在个体的专业特长上, 而是致力于提高培养对象的综合素质, 以及由这些个体组成的群体的创造性素质上。如何改革高等中医教育的单纯专业培养的格局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高等中医教育要成为开放系统, 还必须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 去除传统教育观念中那些陈旧落后的方面, 吸收现代教育观念中科学、合理、先进的部分, 促进高等中医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从“教育既要为社会发展服务, 又要为人的发展服务”这一命题出发, 在教育观念方面, 我们应该注重以下一些方面的转变:

(1) 克服单纯强调知识储备的倾向, 以知识结构代替单纯的知识传授。“知识结构”是由知识储备、能力、稳定的心理素质三种基本要素构建起来的立体结构, 三者缺一不可。单纯的知识组合决不是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的理论要求我们的教育要能使教育对象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得到同步、合理的发展,克服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剪刀差, 缩短成才周期。基于这一认识, 我校从1990 年开始探索, 在适当压缩理论课授课时数的基础上, 除保证实验课时以外, 从第一学年起, 每学年安排6 周的实践课, 让学生有早临床、多临床的机会, 早期接触社会。经过对照研究证明, 试点班的同学不仅理论课的成绩好于对照班, 而且在第五学年的临床实习中, 他们的临床技能、专业思想、服务态度、实习成绩以及最后的临床技能综合考核, 均优于对照班。

(2) 在强调培养对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时, 要注重素质和个性发展。贯彻“个性化原则”是现_代教育观念的一个重要特征。长期以来, 严格的计划教育把培养对象的全面发展贴上了统一的标签, 根本不考虑人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只是一个空泛的口号。实际上, 在影响成才的诸多因素中, 个性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不重视发展个性的教育, 不是科学的教育,既不利于人才培养, 也不利于群体组合效应。应该承认, 学分制教育是有利于贯彻“个性化原则”的一种教育制度。1994 , 我校在吸收学年制某些优点的基础上, 全面推行学分制教育, 实行了主辅修制、双学历双学位制、5% 课程淘汰制、教师挂牌上课制、三学期制、学分积点制、弹性修学制、学制互通等教学制度, 给学生以充分的学习自主权, 除必修课外, 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选修各类课程。事实证明, 学分制是一种颇具活力的教育制度。

(3) 创造条件, 促进多学科交叉渗透, 处理好适应性和超前性、通才和专才的关系。有人说, “今天的高等教育是明天的科学技术。”高等教育效应的滞后性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具备敏锐的超前意识。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学计划一直把专才作为培养目标, 具有近乎单一的行业针对性。当今, 科技的高速发展、学科的交叉融合的整体化发展趋势, 将很快地对中医药学术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技术更新、职业变动会越来越频繁。如何改革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有预见地、主动地转变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是高等中医教育的任务。现代教育观更强调本科教育的基础性, 重视和加强基础课程和知识的教学, 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现代人才的模式(特别是本科) 不应是“大头针”式, 而应是“图钉”式,既“通”又“专”, 在“通”的基础上“专”, 既有较宽的专业面, 又能融会贯通, 具有比较宽的基础知识和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 掌握主要学科以及相邻学科的动态趋势, 具备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和科学方法论知识, 具有跨专业、跨学科的结合力, 具有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合作共事, 追踪、开拓、占领中医药学科技发展前沿的能力。从这一培养目标出发, 我校从1987 , 特别是从实行学分制以来, 开设了大量相关学科的选修课,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多学科交叉渗透, 克服单一专才培养的格局,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 1991 年我校又开办了在综合大学学习两年的七年制高等中医教育, 以及理工科毕业后学中医与西医毕业后学习中医的第二学士学位班, 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中医药

人才, 受到了广泛欢迎。

(4) 突破狭窄的育才观,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狭窄的育才观的显著特点是把高等教育的任务局限在专业业务的范畴以内, 排斥所谓非专业因素的文化素质教育。与此相反, 当前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热点却正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更在于人的基本素质, 其中文化素质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培养对象的文化基础和文化修养比起专业知识来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人才的质量。这里所说的高等教育的文化素质的内涵是指: 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以及美学、艺术等。当然在强调文化素质教育时, 要注意引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素质这一性质, 同时也要处理好与学校其它教学活动、教学改革的关系。我认为, 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基础性教育, 除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兴趣外, 重要的是在人生观、价值观、人文精神、爱国主义、科学态度、敬业精神等等方面影响、教育学生。这几年, 我们把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与隐性课程结合起来,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我们开设了社会学选修课程10 , 人文选修课程18 , 自然科学普及课程20 余门; 成立了22 个社团(协会) , 每周开展的兴趣活动以知识传授、能力技巧训练及提高欣赏能力为容的活动12 , 各社团举办了48 次讲座, 一年来开授第二课堂讲座十多种。对社团进行定期评级,并组织社团展示月活动。到目前为止, 我校已成立了“大学生艺术中心”(含艺术团)、“大学生社团管理中心”; 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及文化素质教育考核办法; 每年(1982 年开始) 组织全校性的艺术节和学术节。所有这些都有效地提高了师生的素质修养。

(5) 不断变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培养人的开拓精神、创造能力、应变能力、参与社会活动能力及跨国工作能力。当代国际社会的人才观集中地反映在培养发展人的这些精神和能力上, 因此也必然地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为此, 国际高等教育十分重视处理以下一些关系: 一是在对待基础和专业关系上, 更加重视基础, 因为基础理论应用面广, 也较稳定, 抓住它, 可以收到以稳应变, 以简御繁之效;二是在对待知识和能力上, 更加重视能力, 要求学会学习, 学会研究, 具有扩展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主张变“信息教育”为“方法论教育”; 三是在对待当前和未来的关系上, 更加重视未来; 此外还提出了“博才取胜”、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途径、加强外语及国际化教育等观点。为此, 我们应该摈弃把专业划分过窄、知识分割过细的观念, 强调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素质教育; 摈弃单纯传授具体知识的观念, 强调分析、启发思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摈弃灌输式教学方式, 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双向教学,使学生具有自我开拓和获得知识的能力等等。

在这方面, 我校近年来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将与临床有关的专业合并为临床医学类专业对外招生, 大大拓宽专业口径; 二是更多地注意开设诸如科学学、中医方法学、科技发展史等等有关方法论的课程, 变“鱼”为“渔”, 提高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思维创造能力; 三是积极组织力量, 开展面向21 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课题研究; 四是积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 制作20 门课程的CA I 软件, 目前已有4 门通过鉴定, 并已建设完成四个现代化教室及一个CA I 课件制作中心; 五是成立了外语教育中心和计算机教育中心, 进一步提高外语及计算机教学的质量。

(6) 走向社会, 拓展教育资源。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在考虑高等教育发展的时候, 我们不仅应致力于高教内部的改革, 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而且应该把视线移向社会, 把高等教育向社会拓展, 向社会要教育资源, 实现真正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这样将更有利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 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1995 年以来, 我们按这一思想, 在市教委高教办、产学办、市卫生局的支持下, 成立了由我校牵头,我校三所附属医院为核心, 有十五所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组成的“上海中医机构医教研联合体”。联合体实行互惠互利, 优势互补, 在医疗上根据各医院的临床特长, 互相交流合作; 在教学上共同承担我校本科生临床见习、实习的教学工作, 并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 在科研上发挥我校基础研究的优势和医院的临床优势进行课题合作; 同时逐步进行三产方面的联合。我们的目的是建设“上海队”, 最终实现上海市中医整体水平的提高, 使上海成为全国中医的一流基地。两年来,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 我们已接受了2000 多名本科生的临床见习、实习; 14 名兼职导师与我校联合招收了硕士研究生; 建立了27 个合作科研课题; 互建了专病专科门诊或病房10 ; 并进行了医疗设备及“三产”方面的合作, 成立了“曙光中医医疗集团”和“龙华中医医疗集团”。这一组织形式, 已为上海中医界广泛接受, 目前又有4 家中医院申请加入联合体。联合体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我校的教育资源和办学条件, 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7) 改革单一封闭型德育教育模式为全方位的开放型的德育模式。笔者认为, 今后的德育工作要向以下几方面拓展: ①要预测未来, 尽可能降低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无知程度, 尽量减少工作的盲目性, 避免曲折和损失, 使预定教育目标能够实现; ②德育要面向社会, 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面向世界, 使学生懂得社会, 懂得人生价值, 了解世界, 掌握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和道德观; ③德育要向德育对象的内心世界深入, 要开展德育心理学研究; ④要形成德育与智育的整合, 德育与环境的整合, 德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整合, 形成一体两翼的大德育模式, 通过环境选择、建设、优化, 使环境条件成为德育的一个途径。此外, 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还应注意与学校整体的综合改革和转变运行机制相结合, 否则教育教学改革不是流产, 就是失败; 要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在指导思想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 在具体工作中的把握则应是稳定、改革、发展; 在遵循教学和科学发展规律上, 既要积极改革, 锐意进取, 又要保持教学秩序的稳定, 处理好面上教学与试点改革的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和逐步深化。